《浅谈对合唱指挥的认识》-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4640571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合唱指挥的认识》-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对合唱指挥的认识》-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对合唱指挥的认识》-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对合唱指挥的认识》-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对合唱指挥的认识》-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对合唱指挥的认识》-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合唱指挥的认识》-公开DOC·毕业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宾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 宜 宾 学 院YIBIN UNIVERSITY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浅谈对合唱指挥的认识 专 业: 音 乐 学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071302003 系 级 班: 07级2班 指导教师: 职 称: 副 教 授 宜宾学院教务处制9目 录摘 要I第一章 合唱的界定1第二章 指挥的概念界定及在合唱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第三章 合唱指挥应具备的素养43.1 专业理论知识修养43.2 合唱指挥的排练技能53.3 对合唱队音乐美感的训练与要求63.4 较高的人格魅力6第四章 总 结8参考文献:9致 谢10 摘 要 合唱是集体的声乐艺术,是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音乐形式,它

2、以统一和谐的声音,抒发情感,表达共同意志。我国的合唱艺术事业是在传统的,广泛的,群众性的歌咏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这种形式表达时代的强音和人民的心声,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它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群众性,所以对于合唱指挥的指导工作是进行合唱教学和开展合唱活动的关键。在群众合唱中,指挥的作用非常重要。对于非专业团体的群众合唱来说,指挥要通过明显的手势来对每个声部进行提示,以达到声部的和谐统一,使合唱进行整齐划一给人以没的享受。关键词:合唱学:指挥学;实践第一章 合唱的界定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它是声音共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

3、段及处理方法达到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有机组合的和谐的整体。合唱包括了和声的功能,复调,转调等多种旋律织体的表现形式。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极富于声音表现力。一个合唱团艺术水平的高低,预示了这个团每个队员的音乐功底,修养和文学造诣。因此合唱指挥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一个好的指挥的排练能给合唱队员留下最有价值的音乐知识和对音乐的感受了,更能给观众留下最有价值的艺术享受。合唱艺术代表着一个国家名族文化艺术素质,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它是体现国风国贸的一个方面。合唱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合唱艺术最能够体现人们群体的思想感

4、情,同时也最能提高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合唱艺术是声乐领域中更高层次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延长可以给人们多形式,多音色,多声部,多层次的艺术享受,同时陶冶人们灵魂,提高人们审美能力,使人的精神领域得到一种升华。因此合唱艺术有着它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合唱与齐唱一样是多人参加的集体演唱,但它同齐唱有很大的区别。虽然合唱中也常出现几个声部的齐唱,但合唱却不以齐唱为主要表现手段,齐唱在合唱里,仅仅是对多声部的合唱起衬托和对比的作用,而合唱具有不同声部的不同特点的组合和结合方面的创造含义。所以,最简单的合唱也起码有两个声部。此外,合唱又与独唱,重唱相区别。一般来说,合唱的人数不能低于12人,

5、这样,如果是四部合唱,每个声部可以有三个人参加,这样仍然可以形成声部的特点,人数太少就有可能同重唱的形式相混淆。合唱按其音色组成特点可以分为两大类,既同声合唱与混声合唱。还可以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形式。综上所述,合唱就是有若干人分成几个声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而进行的演唱。第二章 指挥的概念界定及在合唱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合唱中的指挥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必须是集音乐理论知识与音乐表演技能于一身的人,是音乐专业中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担当的。因为指挥是合唱队的支柱与灵魂。他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合唱队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同时他又是一个表演者,作为一个合唱指挥首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

6、、文学造诣及较高的艺术审美鉴赏力,方能使合唱队的训练达到科学性、思想性及艺术性内在与外在的完美协和统一。这就需要指挥经过一定的手势指挥的语言,来引导演员对音乐的表现,指挥的动作要省,即根据作品的内涵、语气速度、力度的对比准确而精炼地去设计每一个动作,做到动作大小适度。“点”到情绪到,不去浪费任何一个设计的动作。准,即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换气点以及你的预示和眼神情感。美,即指挥的动作要协调、富于舞蹈性,动作要美观大方并有可欣赏性,将你内心的感情融会在你的动作之中,这样就会给观众留下美的享受。因此,指挥在合唱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指挥就是一个合唱团体的中心和焦点,不断完善指挥的各

7、项技能,才能使合唱团体的水平不断提高,让观众徜徉在优美动人的歌曲旋律之中。第三章 合唱指挥应具备的素养合唱指挥的艺术修养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修养和专业技能修养以及音乐美感的修养和人格修养四部分3.1 专业理论知识修养1、要能准确地阅读熟悉总谱、单声部视唱阅读总谱、弹唱结合阅读总谱、纵横交叉阅读总谱。2、对歌词歌曲的把握。人们常说,演出容易排练难,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演出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排练,指挥的排练方法又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作品,不同的风格,有不同处理和表现的方法和手段,要有针对性地寻求一些新的艺术创造。另外在歌曲的吐字上也很重要,字正是前提,以动人的语言达到优美的声腔,字清声美为一体

8、。字与字之间要相互靠近,做到“宽母音窄唱,窄母音宽唱。横母音竖唱,扁母音圆唱”“向前的字往后靠,明的字向暗靠,横的字向竖靠,扁的字向圆靠”。把声音送向头腔面罩,使声音获得统一的共性。3、指挥的图示掌握。最基本的指挥动作,是一个从上往下,再由下回上的过程,当手从上往下挥动时,动作线与一个假定的平面相接触,并反弹回来,这个接触点叫“拍点”。拍点前的动作线,称为“击拍部分”,手的动作具有发力的主动感,拍点后的动作线,称为“反射部分”,手的动作具有松驰的被动态。当双手挥拍时,拍点应用手心的部分打出来,手掌手指所组成的圆拱形保持相对的稳定。每完成一个基本的指挥动作,力量变化应在一个短瞬的时间内完成,手的

9、各个部分组成有机的整体,舒展有弹性,灵活而有控制,连续挥动时,每一拍的反射部分又兼有作为下一拍的准备动作的意义。很多人都认为,指挥不过是这样打打拍子而已,合唱队不要指挥也能自己进行演唱。另外们由于很多从来没有学过指挥法的音乐爱好者在歌咏活动中也指挥了合唱们似乎给人一种印象就是指挥合唱并不难,更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理论与技术性的学习。实际上,合唱指挥远非只是打拍子,指挥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合唱队的水平,作为一位称职的合唱指挥必须经过长期的专门性学习,并把学到的理论与技术知识,熟练地掌握各种类型节拍的指挥图示,合理地运用到指挥的实践中,从而发挥出指挥应有的作用。指挥从准备乐谱,研究乐谱,到实际动作,制定排

10、练方案的过程中,有一系列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指挥的拍子、图形是永远不能改变的,但指挥的主观能动性和他巨大的潜能是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无论快慢及各种复杂的拍子的交替,只要指挥能掌握好击拍点,合唱队就能达到统一整齐。3.2 合唱指挥的排练技能1、练声:排练前的集体练声是非常重要的,练声方法和目的必须明确,有的是为了演出前开嗓而练,有的是为排练新作品而练,虽然都是练声,其内容和测重点是不相同的,开嗓子比较简单,按正常习惯的练声方法进行。举一条简单的练声曲,既可以开嗓子又可以解决声音的和谐度,以及音高,音位和乐感。2、搭架子:排练的第一步称为搭架子,其内容是纯技术性的合练,重点解决音准、节奏,为表现作

11、品打好基础。方法是粗线条浏览性的从头到尾过一遍,对演唱者不提任何要求和注意事项,中间即使出了错也不要停下来,先给大家一个完整的印象。其目的是让队员们了解一下全曲的概念,包括内容、形式、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和作品中的难点等。然后按照设计好的编排方案让大家在铺面上做好各种表情记号,如强弱、快慢、刚柔、跳弹等,再分段落实,最后按要求合成。3、艺术表现:一切技巧都要为塑造艺术形象服务,方法是抓重点、功难关,用各种对比手段和辅助手法将作品中感人的高点或高潮部分表现出来。4、过细的排练是最后的手法,重点段落必须重点雕刻,无论是声部的共性,音色的统一,还是用声的准确,都要从每个成员做起,从声部到个人进行检查

12、,最后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提高艺术质量,还可以采取每声部都抽出一人组成四重唱轮流进行检查,使得大家的技术都过硬,最后取得完美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合唱队声音的排练方法。要达到这些要求也就需要排练者能够熟练地掌握键盘技术,才能高效地辅助合唱歌曲的训练。3.3 对合唱队音乐美感的训练与要求对音乐的理解与把握是指挥工作的重要部分。音乐表演是存在在多种可能性的。不同的合唱团在演出同一合唱作品时往往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一点同指挥对音乐的理解与把握有直接关系。要具备音乐的理解能力,把握好音乐作品需要掌握以下三点:1、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2、音乐感觉与音乐经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感官的艺术。无论具有多么

13、高的音乐理论修养,都离不开运用音乐感来把握和理解作品。在理解音乐的过程中,音乐感的作用是“通过对乐谱的试唱、视奏对该作品进行直觉的初步设计定型,反复地哼唱或弹奏这个初步设计定型,并用心去感受,往往可以把它修正为非常接近于实际音乐效果的音乐构思。运用音乐经验来把握作品也很重要。音乐实践机会多的人,听得多、见得多,这对选择音乐的表达方式非常有用。此外,经验还能帮助指挥预见到排练中将要出现的问题,以便加以预防和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使排练的效率提高和顺利进行。利用音乐感和音乐经验来对音乐加以理解,往往能形成对音乐的整体和局部的全面把握。3、文学、哲学、美学以及其他姊妹艺术,以及指挥本人的生活经历,都会

14、影响对音乐的理解。要想构成对音乐的深入理解与具有个人特征的音乐风格,没有这些修养是很难办到的。3.4 较高的人格魅力在实践中,排练者要面对的问题远不止我们课堂上所学习的那些。正如前面所说,现在合唱已经是相当普及的一种文化交流形式了,也就是说,来参与合唱和合唱比赛的人有很大部分都是非专业的。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内行讲究的是声音,外行看得更多的是演出的形式是否多样化是否吸引人。然而,往往观赏合唱演出更多的观众群却是外行,毕竟音乐本身就是为大众服务的。那么,如何让我们排练的合唱既能满足内行的听觉,又能满足外行的视觉?这就需要我们排练者在实践中去积累更多的经验,在生活中去寻找更多的

15、灵感了。无论是在队形、演唱方式、道具、服装、动作编排上,都要不断地开拓思维,不断创新。用排练者老道的经验和深厚地专业功底以及为人处事的原则来引导队员们积极地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发声!另外,非专业参与者们对合唱声音概念的接受程度也是需要我们耐心去解释去掌控的。他们往往习惯了各唱各的,以为大家声音放大凑在一起就是合唱了。而一个合格的指挥者想要调控出更加和谐的声音来,就会在唱法上对队员们有所要求,有时甚至需要他们完全丢掉从前的唱歌习惯来接受我们所要求的声音,这时候难免会出现各种排斥现象,就需要排练者耐心地讲解,让他们体会到更美的声音,以便让大家接受。我们在作为一个排练者的时候也许也会同时兼并着另外的角色,比如很多时候你既是排练者也是参与演出的演员,或者你排练的对象是你的上级等。你的很多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