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946__1449年第20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中图版.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634345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946__1449年第20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中图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946__1449年第20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中图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946__1449年第20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中图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946__1449年第20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中图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946__1449年第20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中图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946__1449年第20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中图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单元人民解放战争1946__1449年第20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中图版.ppt(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 课题探究与检测 课后作业 第20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人民解放战争 1946 1949年 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 一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 时间 年2 文件 内容 宣布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的土地制度 3 作用 解放区农民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 农村青年踊跃参军 解放战争获得源源不断的 物力的支援 1947 中国土地法大纲 耕者有其田 人力 课前预习 二 三大战役1 背景 战略反攻开始后 经过一年的内线和外线作战 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战略决战时机成熟 2 辽沈战役 1 时间 年月 年月 2 将领及主力部队 和领导的 3 特点 关门打狗 门是 4 结果 解放了全境 歼

2、敌47万多人 1948 9 1948 11 林彪 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锦州 东北 课前预习 5 意义 这是人们解放军在军事形势上的一个新转折点 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 3 淮海战役 1 时间 年月 1949年1月 2 将领及主力部队 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共同指挥和 3 特点 中间突破 围而不攻 是 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1948 11 中原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 课前预习 4 结果 消灭敌人5个精锐兵团 歼敌55万人 5 意义 4 平津战役 1 时间 年月 1949年1月 2 将领及主力部队 林彪率领的和聂荣臻领导的 3 特点 先打两头 天津和石家庄

3、后取中间 北平 瓮中捉鳖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948 11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课前预习 4 结果 歼敌和改编52万 和平解放 国民党高级将领接受和平改编 5 意义 至此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5 三大战役的胜利意义 三 南京解放1 背景 三大战役后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2 开始时间 年月日 北平 傅作义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的胜利 1949 4 21 课前预习 3 战线 百万雄师在西起江西 东至江苏的千里战线上 分三路发起渡江战役 4 结果 年月日 解放军占领南京 宣告了统治中国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 湖口 江阴 1949 4 23 22 课题探

4、究与检测 合作探究探究一 请阅读右边和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 如下三大战役示意图 课题探究与检测 材料二 如下人民解放军入城图 课题探究与检测 阅读分析后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 在材料一中的 长条形框内的要求 在下方填写相关内容 战役名称 歼敌人数 开始时间 辽沈战役 52万 1948年11月 课题探究与检测 2 材料二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进人哪座城市的情景 为了使这座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也使该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 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将领是谁 北平 傅作义 课题探究与检测 3 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 毛泽

5、东 朱德 周恩来等运筹帷握 前线将领各展才智 请至少写出四位三大战役中前线主要指挥员的名字 4 请简要回答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林彪 聂荣臻 邓小平 刘伯承等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课题探究与检测 探究二 材料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人教版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 这首诗是谁写的 毛泽东 课题探究与检测 2 百万雄师过大江 指的是什么战役 这次战役的战线东西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3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革命思想 渡江战

6、役 西起江西湖口 东至江苏江阴 将革命进行到底 课题探究与检测 课堂检测 1 1948年9月 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哪次战役 解放了东北全境A 辽沈战役B 平津战役C 渡江战役D 淮海战役 2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 A B 课题探究与检测 3 1948年冬 陈毅赋诗 淮海前线见闻 几十万 民工走不通 骏马高车送粮食 随军旋转逐西东 前线争立功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 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决战B 人民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C 华东与东北解放军合力进行了淮海战役D 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黄河以南各省的基础 B 课题探

7、究与检测 4 1949年 北平日报 刊发了如下消息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 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 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 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 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 电灯亮起来了 街灯燃了一夜 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 C 课题探究与检测 5 重庆谈判中 中共的和平诚意和 和平 民主 团结 三大建国口号 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 解放区 耕者有其田 的土地政策 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 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A 发生背景B 发展历程C 胜利原因D 历史意义 C 课后作业 一 单项选择题 1 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

8、然发起猛攻 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 到1949年4月时 他们已在横渡长江 材料中涉及的人民解放军的重大军事行动依次是A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B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渡江战役C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D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C 课后作业 2 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 关门打狗 认为这里的 门 是指 A 辽宁B 沈阳C 长春D 锦州 3 毛泽东在1949年元旦献词中发出 将革命进行到底 的号召 此时解放战争的形势A 战略反攻打响B 战略决战即将开始C 三大战役胜利在望D 渡江战役已经开始 D C 课后作业 4 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的事件是A 北平解放B 上海解放C 南京

9、解放D 重庆解放 5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因素有 精良的武器装备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丰富的物资供应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A B C D C D 课后作业 6 有人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 到大片船只结束 请问 大片船只 指的是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 7 解放军战将要粟裕在某次战役之后 于 万马腾欢 之时 填 沁园春 一阕 杯高举 望军民莫醉 鞭指江南 这次战役是A 平津战役B 渡江战役C 辽沈战役D 淮海战役 D D 课后作业 8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10、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远不忘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 当 诗人总理 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 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 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B 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C 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D 20世纪90年代香港 澳门回归祖国 A 课后作业 9 1949年的美国 生活 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 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 照片标题为 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 下面叙述中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 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B 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 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C 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

11、统治被推翻D 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B 课后作业 10 刘伯承与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 他们共同指挥的著名战役有 挺进大别山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A B C D B 课后作业 二 综合题11 见下表 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 课后作业 思考 1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 国民党统治垮台的标志是什么 说明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悬殊 国民党占有绝对优势 1949年4月23日 解放军占领南京 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课后作业 3 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三年内就打败国民党 请从战争的性质 民心向背 指挥决策 军队士气等方面进行对比说明 战争性质 解放战争是正义的战争 民心 人民群众积极支持解放战争 国民政府的腐败 不得民心 指挥 中共制定了正确的决策 实行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士气 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