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更新解读-2012-4-14(2)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4631484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7.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更新解读-2012-4-14(2)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更新解读-2012-4-14(2)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更新解读-2012-4-14(2)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更新解读-2012-4-14(2)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更新解读-2012-4-14(2)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更新解读-2012-4-14(2)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更新解读-2012-4-14(2)ppt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更新要点解读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 带来哪些新的信息 疾病评估方面 高血压的新 定义 总体心血管风险评估指标和分层 2 新指南总结的中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趋势 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 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 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 5 高血压防治现状 中国高血压患者的总体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分别低于50 40 和10 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 我国高血压

2、流行的两个显著特点 从南到北 逐渐递增 民族之间患病率有差异 3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血压管理任重道远 发病率 按2010年我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 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 1 5的成人患有高血压2010年高血压控制率 治疗率 知晓率有所提高 但血压控制管理仍任重道远 所占比例 1 2005中国高血压指南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9年基层版 3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 4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首位危险因素 JAMA 2004Jun2 291 21 2591 9 5 脑卒中风险随血压上升迅速升高 80 89岁 70 79岁 脑卒中死亡率 95 CI 收缩压 脑卒中死亡率 95 CI 6

3、0 69岁 50 59岁 舒张压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我国脑卒中高发 发病率为250 10万 是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5倍 高血压是卒中的首要可控危险因素 1 JNC 7 2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3 O DonnellMJ etal Lancet 2010 376 9735 112 23 6 高血压领域的探索历程 Hypertensionmaybeanimportantcompensatorymechanismwhichshouldnotbetamperedwith evenwereitcertainthatwecouldcontrolit PaulDudleyWhite 193

4、1TextbookofCardiology 认识高血压 更多心脑获益的降压策略 血压与卒中 高血压是一项重要的代偿性机制 不需要处理 即使我们能够对此进行控制 7 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是降压治疗的根本目的 ESC2007指南 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JNC 7 高血压治疗 JNC 7中国高血压指南JournalofHypertension 2007 25 11 5 1187 8 ReddyKS NewEnglJMed2004 350 2438 40 2020年 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病大爆发 500 1900 600 0 5 10 15 20 25 30 1990 2020 西

5、方国家 发展中国家 900 因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 万 9 发展中国家更应重视人群治疗的策略 2025年 中国有3亿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人数 百万 韩国 泰国和台湾地区 KearneyPM etal Lancet2005 365 217 23 10 高血压导致心血管病死亡 危险因素高血压 糖尿病 血管功能障碍 血管性疾病 组织损伤 心梗 卒中 病理性结构重塑 靶器官损害 充血性心衰 肾功能障碍 终末期器官衰竭 死亡 AdaptedfromDzauV etal AmHeartJ1991 121 1244 63 从多种事件发展到死亡的进程 11 导致心血管死亡的事件链 冠脉血栓形成 猝死 心肌丧失 心

6、力衰竭 死亡 神经内分泌活化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病变 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厚 危险因子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DzauVetal AmHeartJ 1991 121 1244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重构 心室扩大 12 高血压的临床后果 心肌梗死 中风 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 动脉硬化 肾功能不全 周围动脉硬化 13 高血压病危害心脏 人体长期血压增高 左心室逐渐发生肥厚 心肌肥厚引起和加重心肌缺血 心绞痛 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力衰竭 与没有高血压的人相比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 14 高血压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病是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病人

7、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者的2 4倍由于高血压的影响 血液中胆固醇和其他碎片容易沉积在冠状动脉上 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同时由于高血压造成的血管肌肉变厚也可以使血管狭窄 15 高血压病危害脑 高血压使脑血管狭窄 造成脑部动脉血管的阻塞 引起瘫痪和语言问题 甚至死亡由于长期高血压的作用 增加了脑血管壁的脆性 易引起血管破裂 发生脑出血脑卒中的发生与血压的数值呈正相关 如果血压降低6mmHg 中风的发生则减少34 16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滤除人体内有毒的废物和调节体内渗透压力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功能逐步减退 表现为血肌酐 血尿素 血尿酸等上升 以及蛋白尿 血尿和水肿随着血压的增高及肾动脉硬化的逐渐加重 可出现肾功

8、能衰竭 舒张压每降低5mmHg 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危险性至少降低25 高血压病危害肾 17 高血压病危害眼睛 导致眼底出血视力下降 甚至失明 18 脑卒中是中国心血管病第一位死因 150万监测人群1991 1995年心血管病死因构成 中国医药报2002 12 03 男性 女性 45 41 15 15 0 10 20 30 40 50 占全部死因比例 中国MUCA研究 脑卒中冠心病 19 1086420 收缩压舒张压 12345678910 Decile SBPDBP 最低10 最高10 相对危险性 多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 MRFIT 中基线收缩压和舒张压与男性卒中死亡相对危险性ArchIntern

9、Med1993 153 598 112112 118 121 125 129 132 137 142 151 7171 76 79 81 84 86 89 92 98 卒中死亡的相对危险性与基线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关系 20 Decile 12345678910 112112 118 121 125 129 132 137 142 151 7171 76 79 81 84 86 89 92 98 SBPDBP 最低10 最高10 收缩压舒张压 相对危险性 4 3 2 1 冠心病死亡的相对危险性与基线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关系 多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 MRFIT 中基线收缩压和舒张压与男性卒中死亡相对危险性

10、ArchInternMed1993 153 598 21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冠心病事件 MRFIT 22 50岁以上成人 收缩压 SBP 140mmHg是比舒张压 DBP 更重要的心血管疾病 CVD 危险因素与血压110 75mmHg相比 血压120 139 80 89mmHg 10年心血管发病风险每增加1倍 140 149 90 94mmHg 增加2倍 血压大于180 110mmHg 心血管发病风险每增加10倍55岁血压正常的人 未来发生高血压的危险为90 将血压水平120 139 80 89mmHg 定为正常高值 血压120 129 80 84mmHg和1

11、30 139 85 89mmHg的中年人群 10年后分别有45 和64 成为高血压患者 关于高血压的新事实和结论 23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 强调我国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联性更强我国脑卒中高发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较前有所提高 实现血压管理仍任重道远 小结 2010版指南针对我国国情将作出哪些更新 24 指南目录 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2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3 诊断性评估4 高血压分类与分层5 高血压的治疗6 特殊人群的高血压处理7 高血压防治的对策和策略8 高血压的社区防治9 继发性高血压10 指南的推广与实施 25 1卫生部疾控

12、局 高血压联盟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联合发布 表明卫生部重视高血压防治工作 体现指南的权威性 2指南修订主要根据中国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的证据 参考国际有关证据 体现指南的科学性 3新增少儿高血压 预防战略前移 增加了新的进展和内容 体现指南的新颖性4根据中国国情 突出中国特点 体现指南的特色性 5增加血压管理方法及内容 体现指南的实用性 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特点 26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1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 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 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 但高血压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2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13、 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3 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4 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 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总危险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 90mmHg以下 在可耐受情况下还可进一步降低5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 噻嗪类利尿剂 受体阻滞剂以及由这些药物所组成的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 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达标 6 高血压是一种 心血管综合征 应根据心血管总体风险 决定治疗措施 应关注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7 高血压是一种 生活方式病

14、 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限盐 限酒 控制体重 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8 关注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 预防关口前移 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治 9 加强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 定期测量血压 规范管理 合理用药 是改善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根本 2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 带来哪些新的信息 疾病评估方面 高血压的新 定义 总体心血管风险评估指标和分层血压的测量 28 血压测量方法 血压测量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 2010版指南增加对血压变异性的监测 诊室血压不能代表整体血压状况 反应不同时段血压的总体水平 诊断晨峰高血压和夜间高血压 评价短时血压变异 观察数日 数周甚至数月 数

15、年血压长期变异情况 评价长时血压变异 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9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 心血管综合征 常伴有其它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 需要进行综合干预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 心血管综合征 常伴有其它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 需要进行综合干预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 心血管综合征 常伴有其它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 需要进行综合干预 我国指南首次提出高血压是 心血管综合征 强调降压和靶器官保护的综合干预策略 高血压的新 定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39卷第7期 579 616 30 Inter

16、Asia研究中国人群分析 全国横断面抽样调查2000 2001年间14690名35 74岁人群 GuDF etal Circulation 2005 112 658 665 新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 心血管综合征 的现实背景1 中国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常常聚集存在 31 赵冬 CONSIDER研究 2010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 5206例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 94 2 的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合并 1种其他CV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 吸烟 脂代谢异常 糖代谢异常 肥胖 缺乏体力活动 高炎状态 新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 心血管综合征 的现实背景2 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比例高 32 关注我国的超重 肥胖问题 2002年 超重 肥胖人数达2亿6千万人 马冠生 李艳平 武阳丰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9月第39卷第5期 311 315 比例 38 6 80 6 1992 2002 1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38 6 和80 6 超重和肥胖患病人数增加了1亿人2002年居民营养调查 我国居民超重 肥胖率为23 2 接近总人口的1 4超重和肥胖已经影响到我国近2亿6千万人 33 超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