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心理辅导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4618311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心理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三心理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三心理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心理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心理辅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三心理辅导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够进入自己理想的高中、大学。初三的学子即将面对六月中考,会觉得学习压力在逐渐增大,容易出现对自己学习上没有信心、对前途担心、对父母说教反感、心情烦躁压抑等各种现象,其实这些现象在初三的学生身上表现出来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对这些出现的种种心理不适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的话,就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下分享三个容易出现在目前这个时期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部分同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他们有的希望自己的成绩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能提高一二十名,有的期望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种既轻松效果又好,而且短时间内有奇效的学习方法,这些同学都希望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

2、的能力,增加对中考的信心,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期望的成绩,易产生挫败感。 针对这类问题,我们首先要克服急躁情绪,在学习上要有耐心,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奢望这个星期努力了,下个星期成绩就要有明显地提高。成绩的提高是要达到一定量的付出和努力才能显现出来的,所以要对学习要有耐心。其次要合理定位,我们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各不相同,我们不能要求自己在初中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就一定能在学习上突飞猛进,赶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这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找准自己在班级中、年级中的位置,树立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可能实现的目标,从自己学习情况的实际出发,才能进步,才能找到学习的信心。

3、否则,只能是在和他人的比较中徒增痛苦,对自己的学习是无益的。再次学习要有毅力,调查发现,有将近30%的同学认为自己“自制力太差,遇到困难就想躲避”、“做事经常半途而废”、“遇到难题就想放弃”、“花了大量时间来制定计划,但却不能付诸于行动”、“学习虎头蛇尾”等,他们意识到学习成绩的不足,很大程度是因为自己的毅力不够造成的,并为之着急。为此我们要明白,成功不在一朝一夕,坚持到底才会胜利。第二个易出现的问题:心态慌乱,情绪焦虑。 有些同学在初三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非常焦急,老是觉得自己以前的知识没有学好,担心剩下的时间全用来复习都不够用,这些同学总是在自己吓唬自己,如有的同学担心自己复习时间不够

4、用,担心成绩下滑,结果连自己会的题目也怀疑对不对,严重时脑前出现空白;还有的同学进入初三后,成绩时有波动,因此总担心自己中考失利,把大量时间都浪费在对学习的担心和焦虑中。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保持平常心态。其次,要合理高效地利用考试前剩下的时间,充分复习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而且也能够取得好成绩的。这些同学可以进行一些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和自我鼓励,比如在学习的地方写一些小纸条,如:“踏踏实实复习,不急躁”;“请把注意力从担心转到学习活动上”;“不和别人比,只做自己该做的”等,这些小纸条会帮助你稳定情绪,找回信心。 第三,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对学生起着稳定心理的作用。越是无序状

5、态,人就越容易四处出击,什么都想做,做这件事的时候想着另一件事没做完,然后是哪一个也没做好,这样反过来就更使我们心理慌乱、焦急,形成恶性循环。如果我们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我们就会在学习上有条不紊,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什么,还有哪些内容没有完成,对于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还可以使我们形成学习成就感,会更加增强我们学习的信心。总之,一个原则:无论用什么方式,考试范围内的基本知识必须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真正掌握。第三个易出现的问题:作息不当,效率不高 进入初三很多学生感觉自己睡眠不足,精神不振,白天经常想打瞌睡,学习效率低下,影响了学习的效果。长此下去,许多同学就觉得很疲惫。为此,老师建议大家要劳逸结合 ,保证睡眠,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学习效率 ,尽管老师一再地强调初三的学习过程中,要劳逸结合,但事实上仍有太多的学生进行“学习疲劳战”。如若长此以往,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就会出现严重的损坏,有的同学甚至会不得已放弃学习活动而选择逃避。“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不是我们学习不努力、要偷懒,而是为了能够保证我们持久的学习动力和能量,学习不是谁用的时间长谁就一定能够成绩好,学习重在方法和效果。只要我们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注重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我们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