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615396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科技成就简表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1 书法 1 书法成为艺术 东汉 一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2 新字体的出现 隶书 楷书草书行书 魏碑体 北魏 秦汉 魏晋 甲骨文 商周 金文 大篆 小篆 秦 商 天下第一行书 3 书圣 王羲之的 兰亭序 东晋 你知道 书成换白鹅 的故事吗 王羲之七岁开始练习书法 他 立志专精 他勤学苦练 走路 休息的时候 都在琢磨字体的结构 架势和笔法 他常常一边想着 一边在自己身上用手指一横一竖地比划着 天长日久 竟连衣服都划破了 王羲之认为 练习书法要姿势端正 精力集中 执笔时 指要实 掌要虚 食指应当高钩如鹅头昂扬微曲 运笔时 五个手指要像鹅两掌

2、齐力拨水那样 协调得力 才能运用自如 使全部精力贯注到笔尖 有位道士为得到王羲之的字 投其所好 特意养了一群白鹅 一天王羲之看见了这群白鹅 不忍离去于是求道士将鹅卖给他 道士提出要王羲之写一部经书来换 王羲之当即应允 用半天时间抄好经书 如愿以尝地换好了白鹅 这就是 书成换白鹅 的故事 你知道王羲之为什么如此喜爱鹅吗 一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我们应学习王羲之在治学上的哪些品质 2 绘画 顾恺之的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东晋 女史箴图 摹本 洛神赋图 摹本 一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王羲之和 兰亭序 遒媚劲健 端秀清新 顾恺之和他的画 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 思考魏晋南北朝佛

3、教盛行的原因和利弊 原因 战乱中的人民需要精神安慰 统治者要利用佛教巩固统治 利 利于安定民心 加强民族融合 促进文化繁荣 弊 造佛劳民伤财 滋长愚昧迷信 二 佛教的盛行和 神灭论 范缜的 神灭论 南朝 揭露了统治者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 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为什么流行 十六国 北朝统治者开凿了哪两大石窟 想一想 三 辉煌的石窟艺术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3 雕刻 北朝石窟 1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佛教盛行 北方少数民族汉化 刘徽 割圆术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贾思勰 齐民要术 郦道元 水经注 陶渊明 田园诗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范缜 神灭论 返回 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的是 A 兰亭序 B 洛神赋图 C 女史箴图 D 龙门石窟佛像 练一练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 东晋 东晋 东晋 北魏 D 东汉 蜀汉 魏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宋 齐 梁 陈 隋 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