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4615131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缺失及解决方案盐城市亭湖区青墩中学 陆万胜【摘 要】本文从对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调查入手,分析了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五个问题: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习惯不良;教师阅读指导不够;家校阅读书源不足;课外阅读督导不力。并针对以上五点提出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科学督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关键词】阅读教学 缺失 解决方案从提高写作能力来看,阅读是根本,是前提。抱怨写作没材料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书读得少,因为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自古便有“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的警言在告诫我们要广泛阅读。毕竟一个人的直接经验相对来说较少,需要间接经验来补充、丰富、从而激发自己的想象力。而阅读便是间接经验,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个“读”需要一定量的积累,长期地、持之以恒地坚持,这样定能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阅读在当今仍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对于中学生而言。也正因如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有如下规定: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3、,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等。然而,现实之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尤其是农村初

4、中,其现状令人担忧。2011年春学期,我们青墩初中语文组对九年级的231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阅读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整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教之初教之初ejzc教之初e教之初教之初1 阅读兴趣: A、喜欢61%B、有点喜欢24% C、不喜欢15%教之初教之初2 阅读目的:A、提高语文水平20% B、增加知识32%教之初ejzc.c C、休闲娱乐56% D、学会处世2%教之初教之初3 阅读方法:A、有计划23% B、无计划77%教之初教之初4 阅读笔记:A、偶尔记56% B、不记44%教之初教之初5阅读时间: A、每天阅读13% B、每周阅读54%教之初C、每月阅读21% D、基本不读12%教之初

5、教之初6 阅读数量:A、10本以上25% B、5-10本28%教之初(一学期阅读数量)C、1-4本39%D、0本8%教之初教之初7 阅读类型:A、文学名著20% B 、科技知识 15%教之初C、卡通、漫画、武侠小说20%D、报纸杂志19%教之初E、教材辅导读物12%F、有什么看什么14%教之初教之初8 阅读书源:A、自己选购90%B、父母购买6%教之初C、教师指定4%教之初教之初9 影响课外阅读的原因:教之初A、负担过重,没有时间42%B、根本不感兴趣,不如看电视或者上网17%教之初C、老师没有要求5%D、没有书籍来源36%教之初教之初教之初10 你的文学鉴赏能力: A、较好16% B、一般5

6、1%C、无33%教之初教之初11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A、来自老师、家长的指导33% B、自己培养67%教之初教之初12 你能背诵古诗的数量:A、50首以上20%B、5030首67% 教之初 C、10首以下13%教之初教之初13 以下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的文学书目,在你已经阅教之初读的书目上打教之初A、安徒生童话 B、 格林童话C、伊索寓言 教之初D、 克雷夫寓言E、 朝花夕拾 F、繁星 春水教之初G、西游记 H、 水浒 I、 骆驼祥子 教之初J、鲁滨孙漂流记 K、 格利佛游记L、名人传 教之初M、童年N、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之初 教之初阅读数量统计表格如下:阅读数量(本)ABC

7、DEFGHIJKLMN阅读人数(人) 3640108242316611477所占百分比1%3%2%0%4%3%11%10%7%3%5%2%3%3%根据上表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以为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学生阅读兴趣不浓;二、自身阅读习惯不良;三、教师阅读指导不够;四、家校阅读书源不足; 五、课外阅读督导不力.直言不讳地说,此五方面的问题若不能很好地得以解决,将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停滞不前,导致学生语文素质整体的下降,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久而久之,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这是十分可怕的。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农村的初中教师,

8、我们必须去反思、必须想办法、必须积极行动,来逐一解决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首先,应大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才能激发他们主动去阅读,去探究。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第一、教师应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陶行知先生说:“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因此,要想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兴趣。当学生发现老师喜欢阅读时,往往会对老师所读的书产生好奇心理。作为向导的老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及时推荐文章给学生,使学生对作品发生兴趣。 第二、努力营造阅读的氛围。

9、在班级中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创设阅读环境:在班级里,布置一些手抄报,板报,墙报,放置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等,通过这些途经向学生传递阅读信息,学生随时可以在这些材料中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会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亦可激发阅读的欲望:如果老师能与学生一起看书,而且看同样一本书,并能经常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一起讨论故事情节,评论故事中的人物,那么就能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激发阅读兴趣。如有段时间班上学生掀起“易中天热”,我自己也找来了易中天作品集、三国演义、三国志,读后与学生交流,学生觉得与老师之间有共同话题,讨论很激烈,连一些平时不

10、爱读书的同学也加入到读书热潮中来,班上读书的气氛更浓了。 第三、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开展读书故事会、人物评论会、佳作欣赏会、读书知识竞赛、一日要闻等活动,让学生介绍在课外阅读中所了解的故事,要闻,民情风俗,奇闻怪事,并跟大家交流,可以稳定和保持学生被激起的课外阅读兴趣。比如提倡学生看中央台的百家讲坛、焦点访谈、人与自然、子午书简、走进科学等栏目,勾起学生对有关书籍阅读的欲望。 其次,要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但针对农村初中学生来说,一定要注意以下四个习惯的培养:1.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初中阶段课程较多,学习繁重,学生都

11、反映没时间读书。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指导学生养成“读说结合”的习惯 。让学生把所阅读的内容、心得体会在同学们中进行交流,也可以进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 4.指导学生养成用“心”读书的习惯。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查阅习惯、速读习惯。再次,应着重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很多学生阅读兴趣有了,阅读习惯好了,但没有掌握科学阅读方法,致使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阅读速度慢。因此,教师必须从教学生掌握课内阅读四过程、开创阅读教学新课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生,在实践中亲自体验周围的各种事物等三方面来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1教学生掌握课内阅读四过程。2. 开创阅读教学新课型。3. 引导学

12、生关注社会和人生,在实践中亲自体验周围的各种事物。学生的感受体验越深,积累的知识就越丰富,这样他们在阅读时感知也就越敏锐,体会也就越深刻。同时,帮助学生积累必须的文化、文学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只有具备了必要的文化知识,才能扩大阅读面 ,提高阅读能力。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 1.家长要配合。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

13、家长多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选择读物要做到:内容要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类型要多样。古诗、名著、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学校要完善图书室。 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每个农村中学应着力建起图书馆或图书室。图书室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图书室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室检查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室,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室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3.教师应灵活“弥补”。教师可通过开展“读来换去读书活动”、设置图书角、引导学生上网阅读等方式来灵活、底成本地加大学生的阅读量。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和阅读能力有差异,要使每个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语文能力,扩大视野,增加积累,教师除作阅读指导外还需要加强检查督促,使课外阅读落实到位。1.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有的学生对读物的选择不够,我认为向学生们提供相应的读物就成了教师责无旁贷的事。一般的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