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历年一模二模课内诗词鉴赏汇编《诉衷情》教学讲义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4602920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中考历年一模二模课内诗词鉴赏汇编《诉衷情》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海中考历年一模二模课内诗词鉴赏汇编《诉衷情》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海中考历年一模二模课内诗词鉴赏汇编《诉衷情》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海中考历年一模二模课内诗词鉴赏汇编《诉衷情》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海中考历年一模二模课内诗词鉴赏汇编《诉衷情》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中考历年一模二模课内诗词鉴赏汇编《诉衷情》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中考历年一模二模课内诗词鉴赏汇编《诉衷情》教学讲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阅读下面这阕词,完成第6-7题(4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6“尘暗旧貂裘”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_,陆游借该典故表达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失落。(2 分)7.对“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沧洲”本是古代隐士的所居之处,词中指陆游晚年退隐之所,借此表达词人的归隐之意。B“此生谁料”四字情绪急转直下;表达了词人对个人命运突变的强烈意外与深重感慨。C词人在该句中表达的情感与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颇有相似之处。D词人在该句中直抒胸臆,与元曲天

2、净沙秋直白地表达情感的方式相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 这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是 、 。(2分)7. 下面对这两首词的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A. 两首词分别用班超、苏秦与陈亮的典故,表达了抗击外侵的雄心。B. “尘暗旧貂裘”与“醉里挑灯看剑”都暗示了报国无门的无奈。C. 两首词都先回忆往事继而直抒

3、胸臆,现实与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D. “身老沧洲”和“可怜白发生”都彰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愤。(二)阅读下句,完成第6-7题(4分【甲】酒酣胸胆尚开张,鬂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丙】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6.以上作品都属于_ _(体裁)(2分)7.下列对以上作品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都反映了作者的壮志未酬的悲愤。B.都表现出作者对前途无望的悲观。C.都以鬓发的渐白衬托内心的悲叹。D.都应以深沉、悲壮的情感来朗读。(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4、,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 “梁州”和“天山”都代指 。(2分) 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6、以上宋词词牌名为“ ”,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 。(2分)7、“此生谁料,

5、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表达了主人公 的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6. 诉衷情(1分)陆游(1分)7. 壮志未酬(1分)的悲愤(1分)(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6陆游,_(朝代)文学家。“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出自他的另一首作品_。7第6题提到的这句诗和本词中的“_”意思最相近,它们都表达了作者始终坚守的_的理想。(2分)(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6. 南宋/宋代(1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分)7

6、.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分)抗金卫国/为国收复失地(大意对即可,1 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觅封侯”一句意思是不远万里寻找封侯的机会。B.“关河”原意是关塞河防,借指山川险要的地方。C.“胡”原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词中指金兵。D.“沧洲”借指诗人隐居故乡绍兴镜湖边上的三山。7. 全词表达了作者_的感情。(2分)6A 7报国无门或壮志难酬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7、,身老沧洲。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7、两首词都抒发了词人_的情感。8、对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诉衷情”与“破阵子”分别是两首词的词牌名。B两首词都在对比中突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C两首词都借用一定的典故来增加表达的内涵。D两首词都上阙写当年的战争生活,下阙直抒胸臆。7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2分) 8D(2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破阵子

8、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沙场秋点兵”,“沙场”即_ _(2分)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诉衷情只有正标题,破阵子还有一个副标题。B“梦断”、“梦回”两句都是回顾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C前者为“觅封侯”,后者为“赢得生前身后名”,全是为个人博取功名。D“泪空流”、“可怜白发生”两句,抒发的都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6战场 7D 8唐 柳宗元(二)、阅读下面词,7-8题(4分)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

9、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7、上阕写了当年和现今两个场景,各表现了词人的 、 的心情。(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当年万里”是作者对往日军旅生活的回忆。B、“泪空流”写出了对自己功名未成的不满与失望。C、“心在天山”和“身老沧洲”构成强烈对比。D、这首词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悲沉,感人至深。7 ( 2 分)壮志凌云壮志未酬8 ( 2 分)B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10、 A “梦断”与“梦回吹角连营”中“梦回”的意思不相同。 B “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描述自己不受重用的现状。 C “胡”,本为古代对对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D “梁州”、“关河”、“天山”、“沧州”等,均代指抗金前线。8 词中与“身老”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7 ( 2 分)D 8 ( 2 分)鬓先秋(多写任何内容扣1 分;错别字一个扣1 分)(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7. “鬓先秋”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8.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1、(2分)A“万里觅封侯”回忆诗人盛年时慷慨从军的情景。B“尘暗旧貂裘”借苏秦表达自己勇赴国难的决心。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流露诗人的不甘和不满。D.“心在”“身老”表达建功立业与终老家园的矛盾。7 (2 分)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8 ( 2 分)B诉衷情宋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7、“梦断”在词中的意思是_。(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2分)A、“万里”“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写出作者当年的自信与执着。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诉说自己受到重用,依然在前线战斗的情景。C、

12、一个“空”字既写出作者内心的不甘与失望,也写出对朝廷的不满与愤慨。D、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壮志难酬的慷慨与悲壮的爱国诗篇。答案:7梦醒(2分)8B(2分)阅读下面宋词,完成78题(4分)诉 衷 情宋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7.词中加点的“胡”字一词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上片从追忆往日豪放的军旅生活写起。B下片着力抒发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矛盾。C作者在这首词中抒发的感情是从悲凉化为激昂。D朗诵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该是即悲愤又深沉的。参考答案:7(2分)指金兵8(2分)C阅读下面这首词,

13、完成第7一8题。(4分)诉衷情【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7.“尘暗旧貂裘”一句用了 (人名)的典故。(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句以“万里”、“匹马”两词传递出当年词人奔赴前线的豪情。B.次句借典故表达了词人不受重用,壮志难酬的苍凉心境。C.下片首句抒发了只因年事已高不得不放弃抗金复国梦想的悲怆。D.末句以“天山”和“沧州”之远隔来形容梦想和现实的距离之远。参考答案:6,B(2分,选D给1分)7. 句子形式相符1分,修辞运用得当2分。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诉衷情宋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7;词中的“天山”指的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当年”两句,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B“尘暗”一句借用典故,诉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C“胡未灭”三句流露出作者因年老而不能再报效祖国的沉痛悲愤和不甘。D“此生”三句抒尽作者内心爱国激情和壮志难伸的悲愤。参考答案:7代指抗金前线(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