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报告)年度工作总结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601969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38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度报告)年度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020(年度报告)年度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020(年度报告)年度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2020(年度报告)年度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2020(年度报告)年度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度报告)年度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度报告)年度工作总结(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度报告)年度工作总结年度工作总结2010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之年,“十一五”建设圆满收官,“十二五”规划的新蓝图逐步展开。在这一年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全心全意依靠全校师生员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各方面工作,学校建设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步。一、坚持科学发展,继续强化内涵建设,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一)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质量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增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至此,我校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达13个。新增省级精品课

2、程11门,省级教学名师2名、教坛新秀2名。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7个,获得中央及省财政实验室建设资金补助约1550万元。14个教学实验室获得省教育厅合格认定。6个省财政实验室建设专项通过检查并获得优良成绩。教学基本建设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完成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专业、新专业的建设指导,继续实施临床医学专业的后期分流工作。加强课程规范化管理,完成学校首轮达标课程的评估验收工作。支持教师编写教材,新增省级重点建设教材8部。继续完善教学检查、网上评教、教学信息员等质量监控体系,日常教学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和首届英语授课竞赛,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完成新

3、一轮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工作。积极开展校级教改项目的建设改革。全年获得省新世纪教改课题7项、省教育规划课题8项。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新增非直管附属医院3所,我校非直管附属医院增至14所。研究生教育取得显著成绩。学位点建设获得新的突破。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药学、基础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通过省级评审,已提交国务院学位办评审、备案。新增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被列入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高校。全年新遴选博导14名、科学型硕导32名、临床专业学位硕导10名,导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被抽检的2008年度医学学科和

4、2009年度生物学、临床医学、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论文平均成绩(均为2010年公布)均列全省高校相关学科第一,研究生论文获得第六届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的唯一特等奖。毕业生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继续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学科竞赛再创佳绩。获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实现该赛事国家级奖牌零的突破;获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总成绩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获全国电子商务竞赛二等奖1项;全省大学生医学学科竞赛一等奖1项;另获各类省级学科竞赛奖励40余项,参赛种类、获奖数量与质量得到进一步扩展或提升。获2010年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61项

5、。招生就业工作保持良好态势。积极落实“阳光招生”政策,校本部录取本专科生2750人,仁济学院录取1580人,实现港澳台招生零的突破。录取硕士研究生800余人,博士26人。本科招生质量稳步提升,理科第一批投档分数线列省属高校第二,文科第一批投档分数线列省属高校第四。中小学校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订单式培养项目稳步推进,启动社区医生定向培养项目。切实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以建立5191工作室等举措,积极推进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建设。学生初次就业率进一步提高,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3.12%,比上年度提高5.3个百分点。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深化专业医师、全科医师培训和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

6、继续指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继续承担全省司法鉴定人培养工作。顺利完成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二届课程班教学工作。中国医师协会唇腭裂治疗培训基地落户我校,成为该协会在国内设立的首家唇腭裂治疗培训基地。加快仁济学院规范化建设工作。仁济学院过渡期规范设置方案获省政府批准,完成洞头校区选址和规划调整等前期工作。(二)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高学科建设与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的进步。眼视光学以优秀成绩成为第一批省重中之重学科中首个通过验收的学科,将获滚动资助。第二批临床检验诊断学、药理学与生化药学、外科学等3个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进展顺利。新增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等2个省

7、中医药重点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急诊医学等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顺利通过验收。完成第二批校级重点学科验收评审。检验医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顺利通过教育部论证,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省科技厅验收。18个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绩效评估。新增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获资助600万元。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温州医学院学报、肝胆胰外科杂志继续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医学参考报眼科频道全年刊出12期,学术期刊质量和影响不断提高。高层次研究项目和科技成果获得新突破。首获领衔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1项,成为省属高校中首个通过省科技厅申报获得立项

8、的项目。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再创历史新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项,资助金额达1334万元,所获项目数和资助经费名列省属高校第二,继续位居国内独立设置医科院校前十名;获省自然科学基金63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所获立项数位居省属高校第二。社会科学研究取得新的进步,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1项。全年获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20余项;获纵向科研经费总额616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经费4134万元,均创历年最好成绩。发表SCI收录论文36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1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40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产学研与服务转型升级工作推出

9、新举措。校地、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全年承担地方(企业)委托项目300余项。参与和中科院、温州市政府共建中科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医药工程研究所项目。新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温医-雷赛医用激光研究中心、纳米生物传感器研究所等3个研发中心。联合浙江省眼镜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等作为核心层单位建设的浙江省视光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获得省科技厅批准。进一步提高司法鉴定服务质量,完成鉴定案例2300多件,获得司法部授予的全国司法鉴定先进集体称号。扶贫工作和农村指导员工作再获省委省政府表彰。(三)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年引进各层次人才129人。建立院士工作站,成为全省首批10个院士工作站之一,

10、现已与3名院士及其团队签约。提高职称评审要求,完善分类评审机制,全年有147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5人、主任医师28人、副主任医师68人。启动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加强人才工程建设,教师入选国家“计划”1人、省“计划”创新人才5人、省“计划”创业人才4人、省高校特聘教授1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6人、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7人、温州市特聘专家5人。1人获“浙江省功勋教师”称号。9人获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全年获各类人才经费700余万元、引智经费190万元。(四)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途径与空间。学校现已62所海外院

11、校、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合作项目不断增加。与美国托马斯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学校主办、承办“首届华人生长因子发展高峰论坛”等高水平国际会议,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留学生教育规模稳步扩大,现有在校本科学历教育留学生450余人,学历教育留学生人数位居省属高校首位。不断完善留学生教学管理体系,成立教学信息中心、完善奖学金制度,大力激发留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泰国东方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运行良好;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于2010年10月揭牌,与其合作创立的低视力及视觉康复中心正式启用。获得20062010年全国特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聘请的外国专家1人获“国家友

12、谊奖”,1人获省“西湖友谊奖”,3人获温州市“雁荡友谊奖”,学校成为省属高校中获政府友谊奖数量最多、级别最高的单位。(五)附属医院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5所直管附属医院全年门急诊500多万人次,出院12万人次,完成手术8万余例次。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以优秀成绩通过等级医院评审检查。附属第一医院实验诊断中心获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证书,成为省内首家获得“国际通行证”的医学实验室。大力加强临床研究和技术推广应用,全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百项。全面加强附属医院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科室医疗质量观察员、护士长夜值班等制度。继续推出新门诊系

13、统、手机短信自助挂号等便民惠民措施。大力开展卫生支农和公益医疗救助活动。附属医院与基层重点卫生院续签结对帮扶协议,新增3家对口支援农村医院,增加与西部地区医院对口支援项目。积极开展“慈善启明”、“幸福微笑”的公益医疗救助活动,服务范围进一步向西部地区扩展。开展爱心温州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救助项目。开发运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直接与医院结算服务系统。出色完成援非、援贵、援疆工作任务,多次受到政府部门嘉奖。医院建设进一步加快。附属第一医院新院区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各项目建设进展不断提速。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病房综合楼顺利结顶,瑶溪院区建设项目获得省发改委立项并列入温州市重点建设项目。附属眼视光医院杭

14、州院区顺利开诊。附属口腔医院新院区建设列入温州市“十二五”期间医疗机构迁扩建计划。(六)办学条件和服务保障不断优化大力加强校园基本建设。研究生公寓及专家楼投入使用,新增产权建筑面积25690平方米,有效解决了留学生统一住宿、缓解了研究生住宿的问题。求知楼临时教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茶山校区实验动物中心三楼屏障系统功能实验室建设。生物医药科研楼建设进入设计报告审批阶段。全年完成基建投资4000万元。新增茶山校区发展用地200余亩。承建的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ZADL)温州分中心开通试运行。节约型校园建设逐步铺开,节能监管平台示范工程建设有序开展,新增金太阳光伏发电工程国家级项目获国家财政补贴80

15、0万元。强化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废、改、立,全年制定、完善各类管理制度100余项。突出目标管理和分类考核,不断探索完善部门、学院年度工作考评机制。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改进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收费管理。组建温州医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完成9家校办企业清查核资工作,进一步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推进后勤管理改革,获省高校后勤改革十周年“管理创新奖”。加大学生食堂监管力度,实现多样化的餐饮服务,师生对餐饮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七)和谐校园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继续做好帮困助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年累计发放国家奖助学金470余万元,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经

16、费、社会资助金、临时困难补助等1100余万元。新增两项社会奖助学金项目。通过干部帮困、一对一援助、互助小组等综合性措施,切实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心理危机三级预防和干预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全面开展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活动。室外素质拓展基地成为省青马培养工程素质拓展基地。再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师德标兵”和“三育人”工作评选活动,进一步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环境。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书香满园”晒书会、“阅读人生”等系列主题阅读活动,成功举办国际文化节、校园文化品牌评选、读书节、“温医之歌”等活动,打造具有温医特色的文化精品。“特奥志愿服务文化”项目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积极支持老同志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夕阳红”艺术团获得温州市老干部戏曲大赛金、银奖各1项。加强网络新闻宣传,利用网络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