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性别视角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1346016 上传时间:2017-06-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媒的性别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众传媒的性别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众传媒的性别视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众传媒的性别视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众传媒的性别视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众传媒的性别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媒的性别视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众传媒的性别视角以中国妇女报传媒守望专栏为例传媒与性别有何关系?这种关系与妇女发展及社会进步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如果能够了解国际社会对此问题的基本共识,了解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女新闻工作者的实践,也许,就容易理解传媒与性别的种种联系,并辨清在倡导性别平等的大前提下传媒人应该努力的方向。在这方面,我们从传媒守望中就能深刻感受到中国妇女报和“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的不懈努力。传媒守望一个媒介性别批评的每日言论栏目,由中国妇女报与“妇女传媒监测网络”联合主办,作者群体包括新闻工作者、女性文化工作者、妇女问题研究者等。它以批判与建设并重的态度促进媒体表达社会性别平等。自 2003 年初开栏以来,始终倡

2、导媒体从时代变革的视角反映丰富多彩的两性形象,促进媒体以均衡的方式描绘多元化的妇女形象,监测并抵制大众传媒中贬抑妇女、鼓吹性别角色陈规定型的报道,并与媒体协商以确保适当反映妇女的需要和关切的问题,为推进两性平等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一个关于“媒体监督媒体”的启示一直以来,大众传媒通过书籍、报刊、电视、网络等途径,以或暴露、或隐晦的方式选择性地大量复制着男女角色的陈规定型: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是男人就要顶天立地、赚钱养家,是女人就要温柔贤惠、操持家务大众传媒通过这种含有性别偏见的传播内容对广大受众的“主观现实”施加影响;于是,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了一代代人对男女社会角色的“刻板印象

3、”,形成了一种基于传统道德伦理的集体无意识。 1995 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把许多关于性别平等和妇女运动的理念带到中国。大会的成果文件行动纲领,在其 12 个关切领域中,将“妇女与媒体”列入其中。正是行动纲领催生了一些媒体研究者和媒体工作者成立“我们自己的监测小组”的念头。1996 年 3 月,在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 10 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妇女传媒监测网络”宣布成立,这是国内惟一以关注妇女与传媒的关系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也是目前国内惟一“以性别视角看传媒”的公众媒介批评组织。 此后,“妇女传媒监测网络”在对我国 8 家主导报纸共计 1.8 万余条新闻报道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

4、,男记者署名新闻占总数的 61.5%,女记者仅占 9.0%;在政治、经济、科技、国际等重要报道领域中,男记者署名新闻均为 80%左右;在新闻内容中,男性是压倒性的主角(83.2%),女性新闻人物的言论很少被引述(9.0%)。数据清晰地描画出新闻的男性面孔。“妇女传媒监测网络”通过开展媒体监测、媒体培训、报道策划和专栏写作等四类活动,努力纠正媒介在妇女报道中的种种误区,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享有媒介资源。 应运而生的传媒守望栏目成为传媒监测网络在印刷媒体上拥有的第一个固定阵地。这一栏目将传媒与性别的互动关系纳入自己的视野,立足社会性别视角,举凡报纸杂志、影视作品、网络媒体、广告看板等传媒对两性形象及

5、有关性别问题的报道、表现中的偏差和谬误,无不在守望者的观察评论之中。一次关于媒体倡导社会性别意识的实践“以性别视角看传媒”是守望的姿态。传媒守望与媒体中歧视女性的现象展开观念交锋,也对媒体中有利于性别平等的举措热忱肯定。一篇又一篇以社会性别视角看传媒的快速评论在传媒守望刊载,评论范围广及多种媒体形式,所触及的话题则包括了从艾滋病防治、出生性别比、美女经济到家庭暴力、就业歧视、男性参与等广泛的媒体热点。通过对媒体在这些话题中如何反映女性形象,如何表现两性关系,如何报道性别议题的追踪剖析,专栏呈现了一幅展现当今媒体性别表达的广阔图景。由于专栏注重时效性和针对性,在促动媒体工作者反思,引导他们改善报

6、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专栏还同时兼有对媒体进行小型监测,对公众进行社会性别宣传的作用。几年前,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则房地产广告,打出的广告词是:“你有二房吗?”传媒守望立即指出:“广告创意者通过画面语言将二房转化为一种貌似合理的商业诉求,以一种早已发霉的东西充当商业诱饵是一种不健康的诱导。”此后跟进的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公众(包括男性读者)、北京市妇联及广告行业协会等纷纷对此予以谴责。最后,房产公司撤下了张贴仅仅十来天的全部“二房”广告。一位农村妇女,被卖血的丈夫传染上了艾滋病,她把仅有的药费让给丈夫,自己拒绝治疗,直至危殆。一位名人在电视里讲着这个故事,泪光闪动。他说:“她很平常好

7、像并非像英雄似的成就什么事情。但在人性的光彩上,我被她感动了。”而传媒守望认为:在中国,艾滋病问题的出现更突出了妇女的弱势地位。电视编导将无名艾滋女性的故事带上了屏幕,只是,他们的感动和赞美,由于没能融合对故事的社会意蕴的揭示,而不免有沦为善意的滥情之虞。就贫困艾滋女性来说,她们需要的是命运深处的凝视,是有人为她们的利益呼唤。绝望可以烛照人性的光辉,却改变不了它本身的惨痛,为了唤醒社会的良知,尽管某些深层次的呈现往往令人不适,有社会责任感的传媒工作者也不可回避。媒体应从什么角度去关爱女孩?传媒守望认为,要做到关爱女孩,让应该出生的女婴顺利问世,让已经出生的女婴在今后的一生中能够享有基本权利,不

8、是简单地将锋芒指向抱着养儿防老、儿子才能传宗接代思想的人可以做到的,也不是仅仅侧重禁止和惩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所能奏效的。重要的是在政策安排、制度重构上,拿出治本的勇气和彻底的反思精神,进而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对这方面的报道、讨论和倡导,将是传媒可以充分施展的新领域。从 2003 年至今,传媒守望的评论累计 1100 余篇、100 余万字。这是关于媒体社会性别意识倡导的有益实践。守望是一种信念,缘自对传媒健康发展的关切;守望也是一个过程,是为推进女性参与传播、促进媒体中的性别平等、创造有利于两性平等发展的社会文化空间而努力的见证。让媒体成为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进步的利器大众传媒对性别平等构成的挑战

9、使人们意识到,对女性的关注远比想像中复杂和艰难。当前人们对女性解读的偏差不能说与传媒报道无关,但我们可以断言,通过媒体来改善女性的媒体形象具有可行性。那些有意无意地轻视女性的话语、不健康的价值取向的表达以及传统刻板印象和定型应该被摒弃。大众传媒应增强性别平等意识,自觉营造有利于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用理性的眼光认真审视基于两性生理差别的分工,在人文关怀的背景下,在人与人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平等、互动的伙伴关系。新闻从业者的性别意识是当前文化建设的关键,以何种价值观念和标准来选择和反映现实社会女性生活,直接影响受众性别观念的形成。传媒主管单位应有计划地对新闻从业者进行性别意识培训,提高其性别

10、敏感度。目前,妇女在住房、升学、就业、参政等方面与男性相比差距还很大,这种不公给女性带来的苦恼正是传媒所要反映的内容。大众传媒凭借普及率和影响力所形成的舆论导向有助于社会转变观念,完善政策,以及推动男女不平等问题的逐步解决。只有紧扣女性的生存状况、社会地位、发展前景、发展途径、女性自身与外部世界的适应与协调这些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来做新闻,才能够牢牢锁住受众的视线。这样,大众传媒才能以自身的公正赢得更多受众的信任。 女性是社会的半边天,女性形象的表现是否准确,一定会在社会风气和社会发展中有所反映。一份 “妇女需要什么样的传媒大众传媒对妇女的影响”问卷调查表明:51%的被调查者认为大众传媒促进了女性自主意识的形成,56.2%认为大众传媒提高了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可见,媒介可以使女性生发出自尊自立的意识,也有责任为社会建立一种对女性的健康的审美标准,也就能促进性别关系向更加公正、和谐的方向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