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赏析讲解材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4599100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三首赏析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杜甫诗三首赏析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杜甫诗三首赏析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杜甫诗三首赏析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杜甫诗三首赏析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赏析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三首赏析讲解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岳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四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

2、,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故

3、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颂不绝。春望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3.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什么?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

4、,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种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内涵却能相通,一是触景生情,另一则是移情于物,可见诗内涵之丰富。4.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运用拟人,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出了诗人感伤之情。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凄凉气氛。6.赏析杜甫的春望并答题。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 望中所见 ,颔联分写,通过 花和鸟两

5、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

6、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一联,不仅流露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且使他的忧国感情不断得到深化。9.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10.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长安劫后的凄凉景象。前句一“破”一“在”,似乎相反,但正是“在”突出“破”,从中透出

7、山河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后句“草木深”应反映春景,然而却没有显示出一点春意,反呈现出城市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深藏诗人无限慨叹。写鸟语花香更增诗人凄楚之感。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

8、感时伤世的感情。石壕吏1、 石壕吏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答官差深夜捉丁不能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 石壕吏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

9、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3、 诗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老妪: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官吏: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4、 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 “捉人”“捉”字暗示当时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百姓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捉”字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5、 为什么夜间出动一则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则表明县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