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品教案资料教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4598475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品教案资料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必修3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品教案资料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必修3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品教案资料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必修3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品教案资料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必修3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品教案资料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品教案资料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品教案资料教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题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教学目标:知识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原为: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重点、难点:(一)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二)难点:(1)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三、设计思想:学法:讨论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身性的参与,在“交流讨论”“欣赏感悟”等环节中充分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由表及里、由此

2、及彼”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观点,加深认识,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通过设计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情境,提出要求,引导同学动脑,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教学方法,注意书本知识与实际的结合,把维扬文化作为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契入点,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使抽象的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四、教学设计:【引入新课】(引言)在外国人心中 她是茶叶,她是瓷器,她是泰山,她是长城,她是北京太和殿,她是西安兵马俑在中国人心中 她是盘古,她是女娲,她是大禹,他是皇帝,她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她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同学们,她到底是谁?是啊,是我们的祖

3、国,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这节课我们继续领略华夏神韵,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板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引导过渡提到中华文化你首先能想到的是什么?课件展示看到这些图片告诉我你的感受是什么?引导过渡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外国人称我们中国为china ,因为只有我们有china,这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魅力。首先体现在他的独特性,即在世界的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板书: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两个主要方面。板书:1、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课件展示外

4、国人眼中的中国: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盛赞中国文化,尤其崇拜孔子,他大声疾呼,欧洲人对中国“应该赞美,应该惭愧,尤其应该效仿”。1988年1月,世界各地75位诺贝尔得奖者在巴黎集会通过的巴黎宣言开宗明义地呼吁: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 年前,去吸收孔子思想。据说日本企业成功靠的是论语加算盘。新加坡的繁荣得益于重视儒学教育,那里的中小学普遍设有儒学课,讲授“四书、五经”。问:从外国人的眼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什么位置呢?中华文学艺术有何魅力让外国为之倾倒呢?接下来我们看看中华文学艺术的特点课件展示你知道吗?(中国文学常识测试)问题探究分成四小组,请学生代

5、表回答问题,并分析文学艺术的特点老师总结从瑰丽奇特的远古神话到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此起彼伏,高潮迭起,连绵数千年。中国文学艺术历史悠久而且有独特的魅力,我们一起来品位一下(幻灯片)黄巢:不第后赋菊花问题探究这首诗美吗?美在哪里?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为什么?试着将这首诗翻译成英语。看看能否有诗中的意境?试比较这首诗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者的感情有何不同?老师总结同样是写菊,在不同文人的笔下,在不同的文章里,所渲染的色彩不同,情感的厚重不同,内涵的分量也不同。正是这品味,成就了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中国文学是中华文化中最有活力、最辉煌灿烂的部分之一。是其中的一朵

6、异葩。问题探究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概括文学艺术的地位作用特点吗?课件展示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2)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风格: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3)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引导过渡刚才我们品味中华文学艺术的味道,如果说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堪称独树一帜,那么我们的古代的科学技术在世界科学技术史更是当之无愧的“独领风骚板书: 2、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 问题探究:科学技术知多少?(1)

7、列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2)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有那些?(3)对世界的影响如何?合作学习请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并分析科学技术的地位。播放视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都江堰合作学习请总结归纳科学技术的地位、特点和意义。(幻灯片)2、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

8、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引导过渡(展示地图)在华夏大地上诞生的中华文化受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方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色板书: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情景设置谁不说俺家乡好交流讨论说说扬州的饮食文化。引导过渡 扬州菜系的主要特点是:选料严格、刀工精细、主料突出、注意本味、讲究火工、擅长炖焖、汤清味醇、浓而不腻、清淡鲜嫩、造型别致、咸中微甜、南北皆宜。扬州厨师且精于瓜果食品雕刻。扬州菜中又以扬州三头为代表:红楼宴、三头宴、全藕宴是扬州菜的三颗明珠。我们看看不同区域文化的特色, 课件展示你知道这是哪里吗?(民居建筑 民歌类) 提示:1

9、贵州: 屯堡 2. 江苏周庄 茉莉花3.;福建土楼 客家山歌 4蒙古:毡房 吉祥三宝 5陕北 窑洞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学生活动 分成四小组,请学生代表回答问题问题探究(1)分析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的原因,老师总结 (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问题探究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课件展示狼图腾探究草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从地域上说,中华文化大致由黄河领域 长江流域和草原文化组成,指北方草原特定历史地理范围内的文化。历史上有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具有深远文化意义的事件。公元前302年,赵

10、武灵王为了增强军事实力适应战争的需要,毅然决定仿效北方的游牧民族,改“博衣宽带”的华夏服饰为上衣下裤的“胡服”,废除传统的车战,改学骑射。“胡服骑射”对中原民族服饰和军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随着蒙满入主中原,更将民族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华夏文化与胡族文化的融合,如果没有这种融合,就没有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而也正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使中华文化获得了更加蓬勃旺盛的生机,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学生回答(2)不同区域文化之问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引导过渡(背景音乐;

11、爱我中华)在这片华夏热土上生活的是一个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既分裂又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板书: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板书: 1、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生活动说民族特色的舞蹈和乐器提示蒙古的舞蹈奔放,豪情,爽朗流畅;苗族的舞蹈,质朴,浓郁,风情再现;新疆的舞姿自由舒展,绚丽而精彩;彝族的铜鼓舞柔和而细腻;藏族的舞姿宗教色彩浓郁,长袖善舞;高山族的舞步简单而尽兴;朝鲜族跳舞是轻快,典雅,动中有静如朝鲜族的筒箫、哈萨克族的冬不拉、高山族的鼻箫、维吾尔族的手鼓、满族的八角鼓、傣族的象脚鼓、瑶族的长鼓、藏族的手抓鼓 蒙古族的马头琴,哈

12、萨克族的柯布斯等。老师总结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板书:2、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合作探究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关系。课件展示 以维扬文化为例材料一:明代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维扬文化以扬州为中心地带。世博“江苏周”闪亮扬州元素。在上海世博会“江苏周”文化活动中,我市雕版印刷、剪纸两项“世遗”以及漆器、清曲、杖头木偶、高邮民歌四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将向海内外精彩展示。各个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将现场表演绝活,让游客体验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维扬文化,尽享扬州文化瑰宝的迷人魅力。材料二:扬剧的音乐属于联曲

13、体。说到它唱腔刚柔并济的风韵,主要是蕴涵了花鼓戏曲调的轻绵细腻,香火戏曲调的阳刚粗犷,民歌的隽永清新以及清曲的情感多变。扬剧的表演艺术,一方面继承本地乱弹和扬州民间的花鼓、香火、秧歌、杂耍、龙灯、麒麟唱、荡湖船等歌舞艺术传统,另方面又从弋阳腔、昆曲、徽调等戏曲声腔吸取养料。 材料三:鉴真图书馆由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发心建设,在国家宗教局和江苏省宗教局的关心及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于2008年元旦落成开馆。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佛学图书馆,鉴真图书馆纸本馆藏与数字化馆藏并重,一期设计藏书20万册,以佛学类书籍为主。鉴真图书馆主办的扬州讲坛系公益讲座,每月开讲两次,无偿面向社会大众开放,主讲者

14、多为由星云大师直接邀请的中国文化界的名家,引导全民“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促进社会和谐。提示(1)我国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2)各民族文化的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板书:3、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虽历经磨难,但从未中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这

15、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问题探究(1)包容性的内容。(2)包容性的意义课件展示材料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互相驳难,却又互相吸收,吕不韦主持编撰了吕氏春秋体现了总揽百家的思想。“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易传系辞下)正反映了先秦百家学说互相包容荟萃的历史事实。材料二: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羝、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深深融汇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时期,充满生机的北方民族精神,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盛唐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时代,“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法曲)。材料三:即使是对外域文化,中华民族最终亦能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佛)、道三者得以长期并存,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包容会通精神。甚至还以宽厚的心态接受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而耶稣传教士传进的科学技术,曾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学生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