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融保险)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597936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55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金融保险)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20(金融保险)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20(金融保险)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20(金融保险)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20(金融保险)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金融保险)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金融保险)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保险)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课题组内容提要:本文以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1994至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随机边界方法在考虑风险因素的情况下,研究了它们的利润效率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经验结果表明,中国银行部门的所有制改革措施产生了一定意义上的积极作用;政府对于国有银行的挽救和改造活动短期内收效显著;风险因素对于中国银行部门的利润创造能力影响很大,引入风险变量后银行效率水平出现上调。本文讨论的一个重要含义是,面对一个迅速成长的新兴市场,占有巨大资源的商业银行部门依然未能充分释放其赢利能力,而革新管理体制、强化竞争约束则应当成为下一步中国

2、金融改革的重点课题。关键词:中国 商业银行 利润效率课题名称及作者: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型国有集团公司治理及评价研究”(项目编号:05JJD790080)的阶段性成果。课题负责人:徐传谌;课题执笔人:黄丽华,齐树天作者简介:徐传谌(1953.7),男,山东东平人,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丽华(1963.1),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副教授;齐树天(1978.2),中国银行战略规划部,经济学博士后。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Profit Efficiency o

3、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XU Chuanchen, HUANG Lihua, QI Shutian(Center for China Public Sector Economy Research in Jilin University, Jilin Changchun 130012)(Strategic Development Department, Bank of China, Beijing, 100818)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ofit efficiency trend and their influence facto

4、rs of 14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from 1994 to 2004 are investigated.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wnership reform of Chinas banking sectors played a certain affirmative role; The policies made by government to save and activate the state-owned banks worked very well in the short term; Risk

5、factors affect the profit-making ability of Chinas banking sectors. The introduction of risk variables helps to enhance the bank efficiency. Our debate provides evidence for an important result that, commercial banks still can not optimize their profits in the face of a rapid-developing market, whil

6、e innovating management institution and strengthened market competition are becoming the main task of Chinese financial reforming.Key Words: China; Commercial Bank; Profit Efficiency一、引 言自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来,中国的商业银行至今已走过了13年的发展历程。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随着经营经验的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在于市场竞争能力的切实提高,其核心内

7、涵在于银行运营效率的不断改善,而利润效率则是这一切改变的重中之重与创造利润相比,或多或少带有些计划色彩的中国商业银行部门在控制成本方面显然更有心得,也更具手段。 参见徐传谌、齐树天:中国商业银行X-效率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有鉴于此,本文希望立足于有关问题的经验成果,借鉴国外成熟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情况加以测度,分析其效率的演进趋势,探讨各影响因素在其间的具体作用。我们试图回答的问题包括:第一,中国商银行部门的获利能力在以往的发展中呈现了怎样的演进趋势;第二,1994年以来的几次重大银行改革活动对于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第三,面对迅速成长的金融市

8、场和外资银行的挑战,未来商业银行部门的改革应如何定位。接下来的第二节是对有关文献的简单回顾;第三节关于方法、模型与数据的介绍;第四节是模型的解及对它的分析;最后一节是本文的结论。二、主要文献回顾关于银行部门效率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的研究往往倾向于把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视为效率变动的主要根源,而最近的学术讨论中X效率因素则正在成为更为重要的解释变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者对于金融机构利润效率的实证研究日益兴起,从研究方法角度看,参数边界分析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不同方法在统计结果上的区别仍然没有新的变化; 讨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与效率值的计算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9、但在结果上则往往莫衷一是,例如Bauer and Hancock(1993),Cummins and Zi(1995)等文献就认为这种关联性是存在的,而Ferrier and Lovell(1990),Eisenbeis, Ferrier and Kwan(1996)等学者则坚持认为,二者之间仅有弱相关关系。此外,在银行效率的估计中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及衡量,也构成了这一时期相关文献的讨论重点。本节兹将主要文献的研究结论概述如下: 本部分综述参考了陈敬学(2004)及李振维(2004)中的相关总结。Berger, Hancock and Humphrey (1993)应用参数边界法对美国储蓄机构

10、的利润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此文可视为金融机构利润效率统计测量的开端。 基于我们所掌握的文献资料。该项研究提出以利润函数(profit function)作为衡量银行经营效率的标准,并对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Berger et al. (1993) 以1984年到1989年美国的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其结论显示,产出非效率大于投入非效率,表明样本银行的经营效率匮乏可归因于收入创造能力过低,而非投入了过多的成本;此外,研究结果还说明,技术效率对于配置效率产生了主导性影响,利润来源的持续、稳定增长(而非资源使用的正确配置)是影响样本银行拓展利润活动效果的主要因素。Berger et a

11、l. (1997) 使用DFA边界分析方法考察了1980年代美国资产总额超过1兆美元的银行合并前后利润效率的变动情况。实证结果发现,合并后银行的利润效率会高出未合并银行16个百分点,且合并在提高银行利润的同时也会改变其原有的生产经营方式,高附加价值产品的提供量会增加以扩大银行收益。Akhavein, Berger and Humphrey (1997)使用DFA方法研究了美国主要大型金融机构之间合并前后的利润效率变动,统计结果表明合并前的平均利润效率为42%,而合并后的该项指标仅为30%,合并并没有改善其利润效率。De Young and Hasan (1998)使用DFA方法考察了1988、

12、1990、1992和1994年美国新成立银行的利润效率,发现前3年其利润效率增长得比较快,但直到第9年其效率水平才达到银行业的平均水平,而且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开始时的利润效率低于区域性的金融机构。Sing Fat Chu and Guan Hua Lim (1998)使用DEA方法考察了1992年至1996年新加坡上市银行利润效率与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样本银行的平均利润效率为83%,高于美国和西班牙金融机构的平均水平,并且市场价格的波动主要反映了利润效率而非成本效率的变化。Maudos et al (2002)使用DFA方法对1993年至1996年欧洲银行业成本效率和可替代的利润效率

13、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可替代的利润效率低于成本效率,同时考察了影响银行成本效率和可替代利润效率的因素,发现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市场集中度和GDP 增长率等变量与可替代的利润效率显著相关,而资产规模虚拟变量中只有大银行与可替代的利润效率显著相关。Stefania P. S. Rossi、Markus Schwaiger and Gerhard Winkler(2005)以9个中东欧国家1995至2002的银行数据为样本,研究了相关银行的成本、利润效率水平和组织管理行为,指出与较差的管理水平相比,“坏运气”等诱发非效率状况的外生因素才是导致样本个体成本和利润效率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在银

14、行效率研究中引入对于资产质量及风险的考察和度量也逐步成为新的发展方向。Hughes and Mester (1993)使用已有研究显示具有规模经济性的银行为样本,在重新考虑资产质量、融资成本以及风险等因素的条件下对其效率进行了估计,实证结果表明考虑风险因素后银行效率值会发生显著的不同。Pastor (1999)以西班牙银行业数据为样本,研究竞争的日益剧烈是否会令银行的效率情况因压力而改善,或者因承担了过多的风险而恶化。实证结果表明,1985年至1992年样本银行的风险管理效率情况呈现了显著的改善趋势,与内部因素有关的贷款损失准备也减少了;但1992年后因放款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风险管理效率开始

15、下降,导致与内部因素有关的贷款损失准备不断增加。De Young et al. (2001) 以美国356家国家银行数据为样本,对其在承担风险情况下的效率进行了重新估计,研究结果显示解除业务管制后美国银行业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为谋求利润而承担了过度的风险。三、方法、模型与数据(一)研究方法在有关银行效率的经验研究中,为了明确银行经营中的非效率因素,必须分离出理论上的最佳效率边界(函数),有关于此的估计技术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的争论焦点之一。Berger and Humphrey (1997)的文献综述将之概括为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两大类,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讨论。 应

16、该说,在估计企业最优边界的过程中参数及非参数方法各有利弊。详细总结和比较可参见Berger and Humphrey (1997), Berger and Mester (1997), Dhawan and Jochumzen (1999)以及姚树洁等(2004)、吴福象(2005)等文中的总结和讨论。总体来看,利润效率的衡量可理解为在同样的投入及产出结构下,某一家银行单位的利润低于最有效率银行的预期利润,并且该部份差异无法由随机干扰项所解释时,则认定其存在技术无效率。 或者说,该银行无法获得其追求的最大化收益。实证研究中,为了顺利剥离计算中随机误差所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并清楚得到各个样本单位在不同时期的效率绝对值,本文选用参数方法中的随机边界法(SFA)作为研究工具。该方法将基础方程的误差项具体分解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V)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扰动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