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交通运输)运输巷综合防突专项设计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596802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2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交通运输)运输巷综合防突专项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0(交通运输)运输巷综合防突专项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0(交通运输)运输巷综合防突专项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0(交通运输)运输巷综合防突专项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0(交通运输)运输巷综合防突专项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交通运输)运输巷综合防突专项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交通运输)运输巷综合防突专项设计(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运输)运输巷综合防突专项设计盘县洒基兴镇煤业有限公司荣祥矿井1036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综合防突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 制: 总工程师: 矿 长: 编制日期:2015年5月18日目录说 明:2一、回采工作面基本情况2(一)工作面基本参数2(二)C3煤层赋存条件3二、C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4三、防突措施5(一)区域防突措施5(二)局部防突措施14四、现场安全管理措施22五、避灾路线26六、其他26说 明:根据矿井采掘接替部署,1036采面回采巷道于2014年11月中旬开始施工,作为2015年的正常接替回采;现1036回风巷已施工到位,继而即将掘进1036运输巷。该区域已采取了开采上保护层

2、(C1煤层)的区域防突措施,并于2014年11月67日对该工作面区段标高以上进行了区域效果检验,检验结果为:煤层残余瓦斯含量为1.4232m3/t(详见附表贵州吉龙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试验测试报告单);并于2015年5月10日采用预测预报钻屑指标法对1036运输巷于开口位置进行首次区域验证,验证结果为:最大解吸指标K1值0.08,最大钻屑量1.8kg/m;即该区域无突出危险性。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要求,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执行,采取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以保证1036工作面在接替掘进期间的安全,特编制如下局部防突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一、回采工作面基本情况(一)工作面基本参

3、数1、工作面名称:1036运输巷掘进工作面;2、工作面位置及主要技术特征:该工作面地表为山地,无村庄和建筑物。地面标高位于+1900m2020m之间,工作面距地表最大垂距为310m。(1)1036采面位于F22断层以东,属C3煤层的采区第三区段,其上部的1034、1032已经回采完毕,上山另一翼的1037采面正在布置回采。工作面开采标高上至回风巷+1585m,下至运输巷+1574m之间,垂高11m (详见巷道平面布置及通风系统图)。(2)1036采面走向长约140m,倾斜长约40m;煤层平均倾角16,煤层平均厚2.0m。(3)1036运输巷巷道采用梯形11号矿工钢架棚支护,净断面积6.0m2。

4、3、工作面回采条件(1)通风:该回采工作面具备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回风流直接汇入采区回风上山,无串联通风;掘进工作面配风量420m3/min。1036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通风线路:新鲜风流经主副斜井轨道、运输石门东运输大巷C3煤层运输石门(局部通风机)1036运输巷掘进工作面1036运输巷1036回风上山103集中回风上山C3煤层总回风巷回风石门回风斜井引风道主要通风机抽排出地面。(2)供电:工作面所需电源取自井底变电硐室回采专用动力回路,电压660V,电缆规格503+116型矿用阻燃橡套电缆。(3)运输:人工攉煤经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至C3煤层运输上山刮板输送机运至C3煤层

5、运输上山煤仓,进入主运输系统。(二)C3煤层赋存条件(1)地质构造该工作面位于F22断层以东,经掘进时发现,其走向中部有二个隐伏小构造及褶皱带,但对回采无影响,地质构造简单。该煤层位于煤系地层的上部,煤系地层为弱含水层。根据生产揭露的资料分析:该工作面及附近水文地质情况清楚,无水害威胁。(2)地层矿井煤系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煤组。含煤地层底与玄武岩顶为界;上段以1号煤层顶板含动物化石的砂质泥岩为上界,厚90-120米,本段岩性全区比较稳定,以灰-灰绿色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为主,夹粉砂岩和坚脆的砂质泥岩。中部有三层全区稳定的动物化石层位,以腕足类为主其次为腹足类。植物化石较中、下段少本段。本段共含

6、煤10-14层,可采煤层1、3、5、6、9、等均分布于此。中段以12号煤为顶界,厚平均为124米。下部以中厚层状中-细粒砂岩为主,在全区比较稳定,夹煤5-8层,厚约69米。上部岩性变化较大,以粉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为主,常相互递变。夹较多似层状和不规则的菱铁质结核,砂岩中菱铁矿为其特征,风化后呈褐色。含大量大羽羊齿等植物化石,厚约55米。含煤10-15层, 13、15、17、18、20#煤层等可采煤层均集中于此。下段以24号煤为上界,厚38-78米,平均57米,岩性以深灰-灰黑色的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夹菱铁质薄层和黄铁矿结核,常见有较完整的大羽羊齿等植物化石。共含煤10-12层,多薄而不稳

7、定,仅少数局部可采。底部为灰色铝土质泥岩,厚1-3米,性脆。由此可见煤系地层以细碎屑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层为主要。早期属于近海冲积平原滨海泻湖盆地环境,晚期属于沼泽、泥炭沼泽环境。(3)C3煤层特性C3煤层呈煤黑,倾角平均为16,为缓倾斜煤层;煤层厚度最大为2.2m,最小为1.8m,平均2.0m,容重为1.4t/m3;煤层结构简单,顶板为灰色粉砂岩,局部有细砂岩;底板为灰色泥质粉砂岩。煤层灰分1622%,挥发分2325,含硫0.230.35,粘结指数74,发热量60006500卡/克。二、C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1、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根据2010年5月请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

8、实验室对1565m标高C5、C12、C13煤层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鉴定,鉴定结果为:瓦斯压力0.24Mpa,煤样坚固性系数0.93,瓦斯放散初速度为9.596mmHg,鉴定结论在1565m标高以上的C5、C12、C13煤层无突出危险性。C3煤层未作突出危险性鉴定。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盘县为国家划定突出矿区,因此在掘进前必须采取区域防突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我矿未对C3煤层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鉴定,按突出煤层设计及管理,采取优先开采上保护层C1煤层作为区域防突措施(

9、矿区范围内+1574m以上C1煤层在整合前2007年以前已全面采空),经实际采掘过程中的实测,C3煤层(+1574m标高)瓦斯含量W01.4232m3/t(11月67日实测),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三条, +1574m标高以上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三、防突措施(一)区域防突措施我矿取开采上保护层C1煤层作为区域防突措施(矿区范围内+1574m以上C1煤层在整合前2007至年以前已全面采空)。因此,设计矿井采用开采上保护层(C1煤层作为保护层)作为区域防突措施。C3煤层在采掘活动前,必须对该区域的区域防突措施进行区域效果检验,只有经效果检验达标,区域验证结果不超标,方可采取局部“四位一体”

10、防突措施进行采掘作业。1、保护层开采范围C3煤层上覆C1煤层已全部开采,根据实际掌握情况,上覆C1煤层采用无煤柱开采,无煤柱留设。1036工作面区段对应上覆C1煤层开采工作面为1014、1016采煤工作面。根据矿井实测掌握情况,上覆1014、1016采煤工作面采用无煤柱开采,走向长约165m,倾斜长约178m(40m+48m)+(45m+45m)。2、保护层对被保护层的保护范围由于我矿未C1煤层开采后对C3煤层的有效保护范围进行实测,无相关实测参数,所以参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第四十八条对保护层有效保护作用范围进行确定。(1)保护层的有效垂距范围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表D.2(本措施中为

11、表2-2-1)得出:C1煤层和C3煤层之间垂距平均为18m,小于50m(煤层倾角16,为缓倾斜煤层),C3煤层在C1煤层开采后的有效保护范围内。表2-2-1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最大有效垂距煤层类别最大保护垂距(m)上保护层下保护层急倾斜煤层6080缓倾斜和倾斜煤层5018m式中S下、S上下保护层和上保护层的理论有效间距,m。它与工作面长度a和开采深度H有关。由上述可知:1号煤层开采深度H=300m,工作面长L=178m;参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表D.3(本措施中为表2-1-2)得:S上=88.5m(注:开采深度按300m、工作面长度按178m取)。1保护层开采影响系数。当MM0时,1=M/

12、M0;当MM0时,1=1。表2-1-2 S下、S上与开采深度(H)、工作面长度(L)的关系开采S下/mS上/m深度工作面长度L/m工作面长度L/mH/m50751001251501752002505075100125150200250300701001251481721902052205667768387909240058851121341551701821944050586671747650050751001201421541641742939495662666860045679010912613814615524344350555961800335473901031171271352129

13、36414549501000274157718810011412218253236414445120024375063809210411316233032374041其中M保护层的开采厚度,m;M0开采保护层的最小有效厚度,m。由上述可知:C1煤层开采厚度M=1.6m,参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附录D中图D.3(本措施中为图2-2-1)得C1煤层最小有效厚度M0=0.32m,因MM0,故1=1;2层间硬岩(砂岩、石灰岩)含量系数,以表示硬岩在层间岩石中所占的百分比。根据C1煤层瓦斯地质分析得:=85%,所以2=1-(0.34/100)=1-(0.3485/100/100)=0.9971图2-2-

14、1:保护层工作面始采线、采止线和煤柱的影响范围综上所述,1036工作面处于上保护层的1014、1016工作面开采后的有效保护垂距范围内。(2)沿走向的保护范围并参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附录D.2,沿走向卸压角5取60,如图2-2-2所示。C1煤层和C3煤层之间垂距h=18m,计算的保护距离和煤柱影响范围见表2-2-3。 图2-2-2 保护层工作面始采线、停采线和煤柱的影响范围表2-2-3 :保护层沿走向的保护范围和煤柱影响范围煤层类别计算的有效保护距离或影响范围(m)工作面走向长度为L1煤柱L2保护层L1-2hctg60L2+2hctg609号煤层沿走向左侧和右侧的最小内错距S1、S2为: S1(S2)=18c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