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1章生态工程第1节生态工程的理论依据同步备课教学案北师大选修3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79525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1章生态工程第1节生态工程的理论依据同步备课教学案北师大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1章生态工程第1节生态工程的理论依据同步备课教学案北师大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1章生态工程第1节生态工程的理论依据同步备课教学案北师大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1章生态工程第1节生态工程的理论依据同步备课教学案北师大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1章生态工程第1节生态工程的理论依据同步备课教学案北师大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1章生态工程第1节生态工程的理论依据同步备课教学案北师大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1章生态工程第1节生态工程的理论依据同步备课教学案北师大选修3(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生态工程的理论依据目标导读1.结合教材P4,阐述生态工程的概念。2.结合教材P47的图文,简析生态工程的相关理论。重难点击1.生态工程的概念。2.生态工程相关理论的内容。云南,“彩云之南”,我国一个美丽的省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有众多水域分布,更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但是2009年至2012年,这片美丽的土地却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旱灾。这是天灾还是人祸?右图是相关的图片。结合这幅图,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在云南持续发生这样的大旱,原因到底是什么?(2)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进步,但是我们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才能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呢?一、生态工

2、程的概念1传统概念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2新概念应用生态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系统论方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对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治理、调控和建设的综合工艺技术体系或综合工艺过程。沼气工程已成为我国当今农村生态工程建设中最重要和最基础性的组分。如图是沼气池的示意图,据图分析:1沼气和传统的煤、天然气、石油相比,有什么优点?答案沼气是一种绿色清洁能源,还可以再生。2沼气渣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

3、作物生长,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哪种功能?答案物质循环的功能。3沼气工程的优点有哪些?答案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减少了生活、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A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B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C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D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答案D解析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

4、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二、生态工程的相关理论1系统论(1)系统的特征(2)系统论意识的出现:生态工程概念的最早提出者马世骏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作为生态工程的基本原则。其中的“整体”就是针对生态工程的“系统性”而言的。2生态学的有关理论(1)生物之间的共生、抗生理论共生关系:生态工程中的生物之间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互为防护的重要机制。抗生关系:生态工程中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的抵抗作用,如植物对特殊病虫害的抗生作用。(2)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数量越丰富,结构及营养关系越复杂,稳定性越高。为了保证生态工程所构建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

5、以生物多样性为重要原则。(3)食物链理论食物链的功能a通过食物链可以将某种形式的能量和物质转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和物质。b通过食物链可以把一种生物产品转化成为另一种类型的生物产品。c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可以使低能量的生物产品转化为高能量的生物产品。d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可以将一些低价值的产品转变为高价值的产品。e可以通过食物链某一环节生物产品的增加或减少,调节另一环节的生物产品数量。食物链的人工调节在人为的生态系统中,可以通过对食物链各环节的调控,改变物质、能量的转移途径和富集方式。3社会经济学理论和工程学理论4协调与平衡理论在应用这些理论建设生态工程的过程中,还必须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

6、调的原则。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材料一向日葵与大豆间作:利用豆科植物的生物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其他作物的生长。材料二由珊瑚虫和某些藻类共生组成的珊瑚礁区,物种繁多,系统稳定。材料三湿地治理生态工程中,人们将湿地内疯长的水草收割后贮存起来,作为圈养家畜的饲料,在治理后的水体内养鱼,这样既发展了经济,又疏通了河道,保护了生态环境。1材料一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种理论?答案生物之间的共生理论。2材料二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种理论?答案生物多样性理论。3材料三中,人为的增加了食物链,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考虑有什么益处?答案调节了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

7、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的是()系统论个别与特殊的理论食物链理论生物之间的共生理论能量循环流动理论生物之间的抗生理论因地制宜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A BC D答案B解析个别与特殊的理论、因地制宜理论并不是生态工程所要遵循的理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的。1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的是()A沼气工程 B桑基鱼塘C长江两岸加固河堤 D退耕还林还草答案C解析A、B、D都是利用生态工程原理,实行系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C不是生态工程。2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的是()A少消耗 B多效益C可持续

8、 D多投资答案D解析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征。3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辽宁的章古台地区,由于单一种植樟子松,使松毛虫因为没有天敌而肆虐一时,使很多地方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说明了()A樟子松的抗虫能力很差B松毛虫的危害性很强,并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C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D由于植物种类单一,导致松毛虫只能侵害樟子松答案C4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标的是()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B防治环境污染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答案C解析

9、根据生态工程的概念可知,防治环境污染,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都是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有C项不正确,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有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5下图是某地农民以沼气为纽带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哪些基本理论?_。(2)通过实践证明,这种生态系统较为理想,不仅有很好的生态效益,而且也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充分利用了_中的能量。建立这种生态系统的目的就是_。(3)动物粪便中的臭味主要来自氨,在沼气池中经_作用,可以形成_被植物吸收利用。答案(1)食物链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2)各营养级使能

10、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硝化细菌的硝化硝酸盐解析(1)从图中分析可看出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食物链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2)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充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沼气池中的臭味主要来自氨,氨经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形成硝酸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课时作业基础过关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C生态工程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答案C解析A为生态工程产生的前提条件,B为生态

11、工程的意义,D为生态工程的原则。2下列有关物种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B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各类生物的生存机会多C生物种类越多,引起病虫害的概率越大D生物种类繁多,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系统的生产力答案C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如果害虫的数量增多,食虫鸟的数量也会增加,所以生物种类繁多,引起病虫害的几率会下降。3食物链理论是生态工程的基本理论之一。下列有关食物链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化生物产品 B产品升值C富集产品 D增加能量答案D4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

12、工程的什么理论()A系统论 B食物链理论C生物之间的共生理论 D生物多样性理论答案C解析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为互利共生关系,两者共生使系统有很高的生产力,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受到影响,故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共生理论。5如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桑基鱼塘模式图,该模式把很多单个生态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这种模式所依赖的主要理论是()A系统论 B生物多样性理论C共生与抗生理论 D食物链理论答案A6在辽宁西部的章古台地区,最初进行林带建设时,单一种植了大片的樟子松林,由于没有一条昆虫与其天敌相生相克的食物链,使松毛虫肆虐一时,

13、这体现了什么理论在生态工程中的重要性()A物种共生 B系统论C食物链 D物种多样性答案C解析由于樟子松林中缺少制约松毛虫的食物链,所以才造成松毛虫成灾。能力提升7人们为了解决某些在农、牧、渔等生产中产生的生态问题而采取了下列各项措施,其中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的是()A更好的人口控制方法B制造更强、更有效的农药C合理地放养牲畜D把科学的耕作技术运用于海洋答案B解析人口的迅速增加必然会给生态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所以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方法;合理地放养牲畜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制造更强、更有效的农药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这与人们的愿望是完全相反的。对于病

14、虫害的防治应致力于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与开发,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病虫害的防治和环境污染问题。8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这种做法体现了()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B低消耗,多效益的原则C遵循生物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答案C解析生物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都是生态工程建设应当遵循的原理。进行牧区草场建设时,既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又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平衡,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9下列叙述违背生态工程中生态学原理的是()A充分考虑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B尽可能减少种间竞争所产生的耗损C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D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答案C解析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