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讲义(续)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576468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公园讲义(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森林公园讲义(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森林公园讲义(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森林公园讲义(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森林公园讲义(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公园讲义(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公园讲义(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节 森林公园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由来和立项依据 (二)建设国家森林公园的必要性 (三)森林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二、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拟建国家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四至界线和规划面积(以公顷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包含多个分散景区的,应分别进行描述。 (二)地文条件。森林公园所属山系,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土壤及母岩状况及其对开展旅游的价值或影响。 (三)气候条件。森林公园所在区域气候类型,年气温变化,光照条件,年降水量、降雨日数及其分布,湿度状况,无霜期,霜冻期,年降雪期及积雪厚度。 (四)水文条件。森林公园围的河流、水体的水文、水质状况。 (五)森林

2、资源条件。森林公园所属自然区系,森林植被特征,主要植物种类、分布情况及生长状况;主要动物种类、分布情况及可见频度。 (六)社会经济条件。森林公园所在地历史沿革,公园隶属,人口、民族、状况;公园所在市、县近年社会经济状况,林业经济状况,市、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 (七)基础设施条件。森林公园外交通运输、水电、通讯状况,公园食宿、医疗、商业等现状。三、森林风景资源特点 (一)自然景观资源。 1、森林景观资源。公园山体植被垂直分布带或不同林分所构成的林层、林相景观的类型、特点及生长状况;森林与草原(草地)、水体镶嵌分布形成的景观位置和规模大小;具有较高保护、科研、审美价值的森林植物种类、

3、数量、年龄、分布、位置及生长状况(古树名木或重要景观树应标明高度和胸径等主要数据);宜林地面积、位置、立地条件;具有较高保护、科研、审美价值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栖息环境、经常出没地点、活动规律等。 2、地貌景观资源。公园可供观赏和游憩的山峰、峡谷、奇石、溶洞、雪山、冰川遗迹、古生物遗存等地貌景观的名称、位置、特征和规模大小(应标明海拔、长宽高等主要数据)。 3、天象景观资源。可供观赏的云海、雾海、日出、日落、佛光等天象景观的位置、规模与围,观赏位置及时间。 4、水体景观资源。公园可供观赏和游憩的湖泊、水库、瀑布、滩涂、河溪、泉水等水体景观的位置、特征和规模大小(应标明面积、落差、流量和长宽等

4、主要数据)。 (二)人文景观资源。公园可供观赏的历史文物、名胜古迹、革命遗址、现代工程等的名称、位置、规模和特征;特色突出的民族风情、乡土民俗及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历史人物、诗赋游记等的描述和记载;土特产品和旅游工艺纪念品的品种、产量及销售状况。 (三)可借景观资源。不属公园但可借以烘托、陪衬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种类、名称、特点、观赏位置。 (四)旅游开发条件。 1、开发条件。森林公园、外部交通,旅游外部协作条件;公园所处的旅游区位状况,旅游大区近年游客流量、游客分析及经济收入;公园进入大区旅游网或串联进旅游热线的条件及可能性;地方政府及林业部门对开发森林公园的积极性,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已建

5、为省、县(市)级森林公园的,还应提供近年来的建设和经营情况。 2不利因素。不利于开展旅游的自然灾害、气候条件、环境质量、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发生围、危害程度以及应对措施。四、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依照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对拟建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逐项评价、打分,综合测评,评定该公园的质量等级。五、建设构想 (一)森林公园的性质 (二)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预测 (四)建设思路与目标六、项目评价 (一)经济效益 (二)生态效益 (三)社会效益七、附件 (一)森林公园植物名录 (二)森林公园动物名录 (三)森林公园区位交通图 (四)

6、森林公园景点分布现状图第八节 森林公园规划依据一、与森林公园规划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中华人民国文物保护法(1991.11.19通过,1996.6.29修正)中华人民国森林法(1984.9.20通过,1998.4.29修正)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6.7)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3.26)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8.3)国家旅游局关于新开发旅游景点几项注意事项的通知(1992.1.3)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1999.4.2

7、0)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8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1991)森林公园管理办法(1994.1)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1996.1)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GB/T 16767-1997)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1200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GB/T 10001.22

8、002)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3-2003)(二)本地政府关于森林公园建设的文件第六节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式(一)加拿大国家公园规划容:(钟林生等,2002)1.背景摘要说明:规划方案参考资料;法令、政策;区域发展状况;人文、自然和生态资源;历史;资源分析;公众参与方案研究;使用者潜在性评估。2.国家公园成立目的与经营管理目标3.制定国家公园管理计划的目的4.分区规划5.资源保育与经营管理计划6.咨询/解说计划7.游客使用与服务计划8.行政管理计划9.设施设计准则与执行策略10.实施与维护11.进一步细化的措施计划12.核定说明(二)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第一章 基

9、本情况第二章 生态环境及旅游资源评价第三章 公园性质及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第四章 分区规划第五章 环境容量估算及规模预测第六章 给水规划第七章 排水规划第八章 供电规划第九章 电信规划第十章 保护规划第十一章 交通规划第十二章 林业生产规划及绿化规划第十三章 多种经营规划第十四章 组织人事规划第十五章 总投资概算第十六章 效益分析规划总图、风景资源分布图、旅游接待设施规划图、交通及游览路线规划图、给水规划图、排水规划图、供电及电信规划图、绿化及土地利用现状图、绿化及土地利用规划图、保护规划图、对外关系图(三)森林公园规划一般式基本情况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与环境评价公园的性质、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规

10、划的依据旅游市场调查分析功能分区旅游产品规划环境容量估算及各景点规模预测给排水规划供电及电信规划公园游览交通线路规划绿化及林相改造规划多种经营规划森林公园保护规划公园形象规划设计森林公园解说系统规划组织人事规划投资概算与建设顺序效益分析第七节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理论基础1.1 生态学理论在工业高度发展,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建立森林公园的主要目的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人们在工作之余有机会“重返大自然”。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主导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因素 (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 )与非生物因素 (土壤、大气、水分、日光、温度等 )组成,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11、、互相依存的生态系统,大多属于封闭循环型,处于完整的平衡状态。建设森林公园必须坚持生态原则,把自然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放在首位,使地形地貌不被破坏,山石水体不受污染,动、植物生长不受干扰,生态系统能保持良性循环。1.2森林美学以游览和观赏为主的旅游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者是审美主体,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森林景观是审美客体。森林是一个由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低等植物、微生物和野生动物等组成的复杂群体。森林美在宏观上属于自然美的畴,它包含着丰富的表象和涵。从表象上看,有形象美、色彩美、听觉美、嗅觉美、朦胧美等形式,从涵上分有生态美、意境美等特征。1.2.1形象美形象美是森林美中最显

12、著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个体美、群体美和配合美 (配合山水、建筑、其他树木或树群 )。1.2.2色彩美色彩美包括绿色美、和谐美和多彩美。在森林中,树木的叶子大多为绿色,绿色光谱容易被人眼视网膜吸收,使人感到舒适和愉悦。绿色表示平静和稳定,历来被看成是生命的象征。绿色又因深浅、明暗的不同,形成多个层次,既有对比,又有调和。某些树叶的颜色随季节而变化,时值秋末冬初,由于日照缩短,气温下降,树叶中的叶绿素更新能力已衰退,绿色便转化为黄、橙、红等色彩。在不同季节,森林中还会绽开五彩缤纷的花朵、花序,使大自然更加绚丽多彩。1.2.3嗅觉美嗅觉美是指由树木或衍生物所散发出的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气味,使人产生嗅觉美

13、感。跟美味佳肴一样,同样能引起人的情感性冲动和思维性联想。1.2.4听觉美听觉美是指森林中发出的各种音响,例如松涛声、流泉声、瀑布声、蝉噪鸟鸣声、啄木鸟的啄木声等等,刺激人的听觉器官所产生的一种美感。有的声音听后使人觉得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有的能激发人的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1.2.5朦胧美朦胧美是一种隐隐约约、影影绰绰、若隐若现、若明若暗的美。月朦胧、雾朦胧、山朦胧、水朦胧、树朦胧,朦胧美是自然景物中的一种独特的美学形态。雨后的群山,层层轻纱飘浮于山林之上,股股烟云从深谷中徐徐升起,云雾与山峦连成一片,使近山显得格外高峻玄妙、体态轻盈,使远山显得更加深邃莫测、扑朔迷离,于是产生一种特殊的

14、魔力吸引着游人,给人以神秘、沉醉、联想、神往。1.2.6生态美生态美是指由森林产生的种种生态效益使人产生美感。森林在宏观上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良土壤、调节气候,保障农业稳产高产,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等作用;在微观上有制氧、吸尘、降低噪音、分泌杀菌素和增加负离子等保健功能。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美是人们终究要追求的目标。“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成了全人类的共同向往。1.2.7意境美意境美是具有一定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和美学修养的人,在游览过程过感觉和联想,所抒发出来的一种神情意趣。意境是中国特有的美学畴。意是艺术家情感和理想的主观创造,境是自然现象的客观反映,意境是

15、主观与客观结合的产物。对于意境的追求,历来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灵魂。1.3园林美学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园林艺术源远流长。森林公园已从城市公园和小园林发展成为大自然公园和大园林 (风景园林 ),但尚未自成体系,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应在继承我国古典园林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在具体设计中不能从形式上照套古典园林的做法,但园林理论、空间处理和借景等园林艺术仍需借鉴和运用。1.3.1“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这是明代造园艺术家计成总结出的一种重要理论。森林公园大多为开朗空间,局部为闭锁空间,规划中要确定若干个最佳观景点,灵活运用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手法,使其产生最佳的审美效果。森林公园的建筑物,或掩映于山林之间,或傍依于山崖水际,力求“自然天成”,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