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筑工程管理)高墩施工方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576361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47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建筑工程管理)高墩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高墩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高墩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高墩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高墩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建筑工程管理)高墩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建筑工程管理)高墩施工方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高墩施工方案目 录1、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31.1 编制依据31.2 编制原则31.3 编制范围31.4编制目的32、工程概况42.1工程数量42.2工程地质52.3、气象水文条件53、施工组织安排53.1 管理机构及人员53.2施工劳动力部署63.3现场准备63.4工期安排74、施工工艺74.1承台、系梁施工74.1.1承台、系梁施工工艺流程图74.1.2 承台、系梁施工工艺74.2墩柱施工124.2.1墩柱施工工艺流程图124.2.2墩柱施工工艺134.2.3 墩柱质量要求175、质量保证措施175.1 组织保证措施175.2 思想教育保证措施175.3 制度保证措施185.

2、4 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185.5 制定奖罚办法,将质量情况与工资、奖金相结合185.6 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185.7 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185.8 强化质量检测措施196、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216.1 安全目标216.2 安全保证体系216.2.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216.2.2 安全保证体系226.3 安全保证措施226.3.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226.3.2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246.3.3 安全生产检查257、工期保障措施258、环境管理措施258.1环境管理体系258.2环境管理措施258.2.1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258.2.2生态破坏的防治措施268.2.3水污

3、染的防治措施268.2.4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措施268.2.5施工噪声的防治措施268.2.6水土保持措施269、安全应急救援269.1目的269.2适用范围269.3组织机构279.3.1指挥机构及职责279.4现场救援措施289.4.1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289.4.2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299.4.3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措施299.5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联系电话及应急物资储备299.5.1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29昭通市大山包一级公路第三标段桥梁墩柱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1 编制依据1.1.1两阶段施工标准图以及参考图等设计图纸.1.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

4、.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1.1.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1.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1.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1.1.8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水文地质;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资料 1.1.9单位多年来墩柱施工积累的施工经验1.1.10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2 编制原则1.2.1严格遵守合同文件规定的施工工期,积极稳妥、合理安排施工,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1.2.2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1.2.3分清分

5、项工程主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采用流水作业施工,使各工序紧密衔接,保证桥梁墩柱施工分步分期完成。1.2.4重视各项准备工作,特别重视施工的外部条件,使施工计划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上。1.2.5重视各项准备工作,特别重视施工的外部条件,使施工计划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上。1.2.6贯彻多层次技术结构和技术政策,在施工中层层把关,确保工程一次成优。1.2.7尽量利用原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量;尽量利用当地的现有资源,合理进行场地规划,节约施工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和施工事故,做到文明施工。1.3 编制范围适用于本标段的所有桥梁墩柱施工。1.4编制目的明确桥梁墩柱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

6、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现场施工。2、工程概况2.1工程数量本标段为第3标段,标段起止里程为K33+010K52+594.978,全长19.58km,共设桥梁16座,其中大桥5座:顺山1号大桥长396m(单幅)、顺山2号大桥长216m(单幅)、顺山3号大桥长186m(单幅)、顺山4号大桥长216m(单幅)、横江大桥长127m,共长1081m。中桥3座:K46+051中桥,桥长54.06m、K47+910中桥,桥长54.06m、K49+571中桥,桥长42.06m,共长150.18m。小桥2座:K42+372小桥,桥长29.03m、K43+599小桥,桥长29.03m,共长58.56m。

7、天桥2座:K34+475人行天桥,桥长56m,现浇主跨为25m+25m、K46+430.92车行天桥,桥长78m,现浇主跨为20m+32m+20m,共长134m。分离式立交桥1座:K39+569分离立交,桥长54.06m,共长54.06m。大山包一级公路第三标段墩柱统计表序号里程桥名1.8(m)1.6(m)1.4(m)1.1(m)矩形墩(m)花瓶墩(m)数量(根)1K34+082顺山1号大桥右线357.72 97.2212ZK34+118顺山1号大桥左线173.08 128.4103K34+940顺山2号大桥右线64.76 53.3124ZK34+940.6顺山2号大桥左线90.66 34.1

8、125K35+226顺山3号大桥右线63.90 17.58106ZK35+226.6顺山3号大桥左线88.02 13.82107K35+486顺山4号大桥右线93.88 17.4108ZK35+226.6顺山4号大桥左线189.30 29.5129K40+638横江大桥79.1761210K39+569分离式立交46.88 1211K46+051中桥28.64 812K47+910中桥15.82 813K49+571中桥19.61 614HZK9+378线外桥7.40 215K46+430.92车行天桥32.80 216K34+475人行天桥6.70 1合计1121.3 79.2 165.71

9、57.9 225.61482.2工程地质该段属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区,地势起伏较大,主要为农田和坡地。上覆第四系地层主要为素填土、可塑状黏土、软塑状黏土、可塑状粉质粘土等,下伏地层为第三系上新统砂岩、泥质粉砂岩、褐煤等,以及石炭系下统大塘阶旧司段灰岩、页岩。强风化岩节理裂隙发育,开挖后易发生碎落、掉块、滑动。2.3、气象水文条件昭阳区和鲁甸县属于温暖带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之分布明显。雨季降水集中(85%),枯季降水稀少,干湿季节分明。年平均气温11.6。最低月气温2.6,最高月气温20.3。年较差10.7,日较差10.7,69月平均气温19.2,昼夜温差9.4,积温3417

10、。主要气候因子特征为年日照时数为1931小时,其中410月日照时数为1171小时,日照区分率为44%,年太阳总辐射能5099兆焦耳/平方米。全年无霜期224天。自然灾害主要是旱灾,其次是洪涝灾。地震:路线经过区域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度。3、施工组织安排3.1 管理机构及人员根据工程特点,项目部设经理、安全总监、总工程师等领导层;设置工程技术部、安质环保部、物资部、成本部、财务室、办公室、试验室、精测队等职能部门,下设各个施工队。成立了施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为:组长一名、副组长两名,配有专门的材料、机械、试验、测量、技术、质检负责人。详见组织

11、机构框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副经理、调度安全总监试验室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部安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部测量队各个施工队桥梁墩柱工程主要负责人如下:序号部门成员序号部门成员1施工负责人申家喜5试验负责人张 永2技术负责人吴建军6测量负责人邓作魏3安全总监李大伟7材料负责人陈 澄4质检负责人余祖兵8机械负责人陈 毅3.2施工劳动力部署桥梁施工工作由桥梁施工队担负。队长为行政负责人,现场副经理为现场负责人。项目部负责施工总体协调及质量检查、技术指导。根据施工的具体条件,全面展开,设2个施工队伍,每个队伍共40人,分三班连续作业,并设安全员6人。3.3现场准备桥梁下部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为

12、:桩基的检测、场地的平整、模板制作准备、(一)桩基检测桩基施工结束后及时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部工序施工。(二)场地准备桥梁下部结构开工前,需对开工段落场地按要求进行平整,部分地势低洼、河道附近的基础四周挖好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并及时排除地表水;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使其不影响施工。(三)模板的制作准备本工程桥梁下部结构拟采用定型钢模,以保证模板的刚度和几何尺寸。3.4工期安排根据项目部总体施工进度安排,桥梁墩柱系梁施工工期安排如下:2016年5月20日开始,2016年8月31日完成,共103天。4、施工工艺4.1承台、系梁施工4.1.1承台、系梁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图4.

13、1.1 承台、系梁施工工艺流程图4.1.2 承台、系梁施工工艺4.1.2.1 基坑开挖(1)施工准备准确测定基坑横纵中心线及地面标高。根据开挖深度、地质状况以及地下水的情况来确定开挖范围。根据基坑四周地形情况,做好地面防水、排水工作。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辅助清理,基坑开挖后的断面要求平顺,同时保证基坑底土无明显扰动现象,坑壁无松散土或坑洞。机械挖土至接近承台设计底标高时,预留20cm厚的一层,采用人工突击开挖至承台设计底标高以下15cm,以便于浇注承台系梁砼垫层。基坑严禁超挖,如有超挖,必须用级配碎石回填或者用凿除桩头的混凝土均匀撒布于基底,至承台设计底标高以下15cm并夯实。基坑底面较承台四周每边放宽0.8m,作为操作面,放坡坡度根据地质情况来确定。开挖基坑如有渗水时,沿坑底四周基础范围以外挖排水沟和集水坑,使坑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