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筑工程管理)地面铺装工程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576321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44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建筑工程管理)地面铺装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地面铺装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地面铺装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地面铺装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地面铺装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建筑工程管理)地面铺装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建筑工程管理)地面铺装工程(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地面铺装工程第四章 地面铺装工程一、炉渣垫层施工1.施工准备1.1 材料及主要机具1.1.1 炉渣:炉渣内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1/2),粒径在5mm及以下的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1.1.2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要求在32.5级以上。1.1.3 熟化石灰:生石灰使用前34d洒水粉化,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熟化石灰也可采用加工磨细生石灰粉,加水溶化后方可使用。1.1.4 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压辊(石制或铁制,直径200mm,长600mm)、平头铁锹、计量器、

2、筛子、喷壶、浆壶、木拍板、3m和1m长木制大杠、扫帚、錾子、钢丝刷等。1.2 作业条件1.2.1 预埋在垫层内的电气及其他设备管线已安装完毕(用细石混凝土或13水泥砂浆将电管嵌固密实,具有一定强度后,才能铺炉渣),并办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1.2.2 地面以下的排水管道、暖气沟、暖气管道已安装完,并办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回填土、灰土做完,并经检查验收。2.操作工艺2.1 工艺流程2.1.1 基层处理:铺设炉渣垫层前,对粘接在基层上的水泥浆皮、混凝土渣子等用铁錾子剔凿,钢丝刷子刷掉,再用扫帚清扫干净,洒水湿润。2.1.2 炉渣过筛与水闷:炉渣在使用前必须过两遍筛,第一遍过大孔径筛,筛孔径为40mm

3、;第二遍过小孔径筛,筛孔径为5mm,主要筛去细粉末,使粒径5mm及以下的颗粒体积不得超过总体积的40%。这样做使炉渣具有粗细粒径兼有的合理配比,确保了石灰与炉渣的相互作用,对促进垫层的成形和早期强度的提高很有利。炉渣或水泥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不得用新渣,必须使用“陈渣”(在使用前应浇水闷透的炉渣),浇水闷透的时间不少于5d。水泥白灰炉渣垫层采用的炉渣,应先用石灰浆或熟化石灰浇水拌和闷透,闷透时间不得小于5d。2.1.3 找标高、弹线、做找平墩:根据墙上+50cm水平标高线及设计规定的垫层厚度(如设计未规定时,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往下量测出垫层的上平标高,并弹在四周墙上;然后拉水平线抹找平墩

4、(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抹成60mm60mm见方,与垫层同高,当垫层铺完找平之后可拆除,补炉渣拌合料),其间距2m左右;按坡度要求拉线找出最高和最低的标高,抹出坡度墩,用来控制垫层的表面标高。2.1.4 基层洒水湿润:炉渣垫层拌合料铺设之前再次用扫帚清扫基层,用清水洒一遍(用喷壶洒均匀)。2.1.5 炉渣拌和:水泥炉渣垫层或水泥白灰炉渣垫层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先将闷透的炉渣按体积比(应预先准备好量具)与水泥干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和,要严格控制加水量,以铺设时垫层表面不出现泌水现象为原则来确定加水量。水泥白灰炉渣的拌和方法同上,先按配合比干拌均匀后,再加水拌和均匀。2.1.6 铺设炉渣拌合料:

5、铺炉渣前在基层刷一道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将拌和均匀的拌合料,从房间内退着往外铺设。虚铺厚度宜控制在1.31,例如设计要求垫层为80mm,拌合料虚铺厚度为104mm(垫层厚度如大于120mm时,应分层铺设,每层压实后的厚度不应大于虚铺厚度的3/4)。2.1.7 刮平、辊压:以找平墩为标志,控制好虚铺厚度,用铁锹粗略找平;然后用木刮杠刮平,再用压辊往返辊压(厚度超过20mm时,应用平板振捣器),并随时用2m靠尺检查平整度,高出部分铲掉,凹处填平。直到辊压平整、出浆为止。对于墙根、边角、管根周围等不易辊压处,应用木拍板拍打密实。水泥炉渣垫层应边拌、边铺、边压实,全部操作过程应在2h内完

6、成。施工过程中一般不留施工缝,如必须留施工缝时,应用木枋或木板挡好留槎处,保证直槎密实,接搓时应刷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后,再继续铺炉渣拌合料。2.1.8 养护:垫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洒水养护,严禁上人乱踩、弄脏,待其凝固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3.质量标准3.1 保证项目3.1.1 炉渣垫层使用的水泥、炉渣、石灰等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定。3.1.2 施工配合比、铺压密实度应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3.1.3 炉渣垫层与基层间,不得有空鼓和表面松散现象。3.2 炉渣垫层施工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4-1。表4-1 炉渣垫层施工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4.成品保护4.1

7、 铺炉渣垫层拌合料时,注意不得将稳固线管的细石混凝土破坏;通过地面的竖管也要加以保护。4.2 炉渣垫层浇筑完成后,要注意加以养护,常温养护3d后方能进行面层施工。4.3 不得在垫层上存放各种材料,尤其是油漆桶、砂浆等,以免影响与面层的粘接力。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5.1 垫层空鼓开裂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5.1.1 基层杂物未清理干净,水泥浆皮未剔掉刷净,铺垫层前未洒水等,影响垫层与基层之间的粘接力。5.1.2 炉渣含有未燃尽的煤渣,或炉渣闷水不透。5.1.3 炉渣内微小颗粒(粒径在5mm及以下)比例较大。5.2 炉渣垫层表面不平:主要是炉渣铺设后,未进行按线找平,待水泥初凝后再进行抹平时已比较困

8、难了。因此必须严格按工艺流程操作,整个操作过程控制在2h之内,辊压过程中随时拉水平线进行检查。5.3 垫层松散,强度低:主要是在拌和过程中配合比不准;施工时间过长,初凝后仍进行辊压,造成垫层松散;垫层浇筑完后,未经养护及过早上人操作等因素,都易导致表面松散强度低。6.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6.1 水泥出厂合格证。6.2 炉渣出厂合格证及试验记录。6.3 炉渣垫层分项质量验收评定记录。二、混凝土垫层施工1.施工准备1.1 材料及主要机具1.1.1 水泥:宜用32.5级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1.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1.1.3 石子:卵石或

9、碎石,粒径为532mm,含泥量不大于2%。1.1.4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尖头铁锹、平头铁锹、平板振捣器、串桶或溜管、刮杠、木抹子、橡胶水管、錾子、钢丝刷。1.2 作业条件1.2.1 管线已安装完,管洞已浇筑细石混凝土,并已填塞密实。1.2.2 敷设在垫层中的水平线管已做完,并办完隐检手续。1.2.3 浇筑混凝土垫层前,排水管道已完成并办完验收手续,回填土已进行分项质量检验评定。2.操作工艺2.1 工艺流程2.2 基层处理:把粘接在混凝土基层上的浮浆、松动混凝土、砂浆等用铁錾子剔掉,用钢丝刷刷掉水泥浆皮,然后用扫帚扫净。2.3 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根据墙上的+50c

10、m水平标高线,往下量测出垫层标高,有条件时可弹在四周墙上。2.4 混凝土搅拌2.4.1 核对后台原材料,检查磅秤的精确度,做好搅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后台操作人员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水。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90s。2.4.2 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92002)的要求制作试块。试块组数,按每一楼层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少于一组的比例取定。当每层建筑地面工程面积超过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增做一组试块,不足1000m2按1000m2计算。2.5 铺设混凝土: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为了控制垫层的平整度,首层地面可

11、在填土中打入小木桩(30mm30mm200mm),在木桩上做垫层上平的标志(间距2m左右)。在楼层混凝土基层上可抹100mm100mm的找平墩(细石混凝土),墩上平为垫层的上标高。大面积地面垫层应分区、分段进行浇筑。分区、分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材料的地面面层的连接处和设备基础位置等进行划分。铺设混凝土前先在基层上洒水湿润,刷一层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然后从一端开始铺设,由室内向外退着操作。2.6 混凝土振捣:用铁锹铺混凝土,厚度略高于找平墩,随即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垫层厚度超过20c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2.7

12、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墙上水平标高线及找平墩为准检查平整度,高处铲掉,凹处补平。用水平木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找平。2.8 养护:浇筑完的混土垫层应在12h后进行覆盖和浇水,一般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2.9 冬期施工操作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如在负温下施工时,所掺防冻剂必须经实验室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强度等级小于、等于C10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5.0N/mm2。3.质量标准3.1 保证项目3.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集料、外加剂等材料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的规定。3.1.2 混凝土的配

13、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3.1.3 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3.2 混凝土垫层施工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42。表42 混凝土垫层施工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4.成品保护4.1 在已浇筑的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才可允许人员在其上走动和进行其他工序施工。4.2 在施工操作过程中,注意运混凝土小车不要触碰门框(应预先有保护措施),并在铺设混凝土时保护好电气等设备暗管。4.3 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成并满足养护时间要求后,方可继续进行面层施工。如继续施工时,应对垫层加以覆

14、盖保护,并避免在垫层上搅拌砂浆、存放油漆桶等物以免污染垫层,影响面层与垫层的粘接力,而造成面层空鼓。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5.1 混凝土不密实:主要由于漏振和振捣时间不足,或配合比不准造成。基底未洒水和垫层过薄,也会造成不密实。5.2 表面不平、标高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铺设混凝土时必须根据所拉水平线掌握混凝土的铺设厚度,振捣后再次拉水平线检查平整度,去高填平后,用木刮杠以水平墩(或小木桩)为标准进行刮平。5.3 不规则裂缝:垫层面积过大,未分段、分仓进行浇筑,首层暖沟盖板上未浇混凝土,首层地面回填土不均匀下沉或管线太多,垫层厚度不足60mm等因素,都能导致裂缝产生。6.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

15、备以下质量记录:6.1 水泥出厂合格证。6.2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记录及混凝土质量评定表。6.3 防水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试验记录、隐检记录。6.4 垫层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三、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1.施工准备1.1 材料及主要机具:1.1.1 水泥:应采用32.5级以上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1.1.2 砂: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1.1.3 石子:粗集料用石子的最大颗粒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细石混凝土面层采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5mm。1.1.4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平板振捣器、运输小车、小水桶、半截桶、扫帚、2m靠尺、铁辊子、木抹子、平锹、钢丝刷、錾子、锤子、铁抹子。1.2 作业条件:埋在地面的管道已做完隐检手续。2.操作工艺2.1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流程2.2 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根据四周立面上已有的+50cm水平标高线量测出地面面层的水平线,弹在四周墙面上。2.3 基层处理:先将灰尘清扫干净,然后将粘在基层上的浆皮铲掉,用氢氧化钠溶液将油污刷掉,最后用清水将基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