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筑工程管理)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576313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4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建筑工程管理)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建筑工程管理)大体积砼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建筑工程管理)大体积砼施工方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筑工程管理 大体积砼施 工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1 1 编制说明 1 1 2 编制依据 1 1 3 引用的标准 规范清单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 2 1 概况 2 2 2 工程建设概况 2 2 3 大体积砼概况 2 第三章 施工准备 3 3 1 技术准备 3 3 2 人员准备 3 3 3 机械工具准备 4 3 4 材料准备 4 3 5 现场准备工作 5 第四章 施工组织与部署 6 4 1 施工目标 6 4 2 施工组织 6 4 3 施工总体思路及区段的划分 6 第五章 施工工艺 7 5 1 工艺流程 7 5 2 作业准备 7 5 2 搅拌发料 7 5 3 运输 7 5 4

2、泵送 8 5 5 浇筑 9 5 6 振捣 10 5 7 收面 11 5 8 温度计算 11 5 9 测温 23 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 24 6 1 组织管理 24 6 2 原材料控制 24 6 3 过程控制 25 6 4 大体积砼防止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控制措施 25 第七章 成品保护 26 第八章 安全文明施工 26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1 编制说明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 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 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 为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从原材料选择上 技术 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1 2 编制依据 1 施工图 2 卓

3、越龙华金利居地质勘察报告 3 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技术标准 施工及验收规范 4 中建总公司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 5 企业各项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以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科技成果 1 3 引用的标准 规范清单 规范 标准 文件一览表 类别名 称编号或文号 国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 2009 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02 国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02 国标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2002 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002 2010 年版 国标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 20

4、03 国标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J146 90 国标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 92 国标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T50107 2010 行标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 99 行标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定 SYJG2007 1 行标混凝土外加剂 JC473 477 92 行标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 JGJ10 95 行标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 JGJ15 83 行标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 2000 J64 2000 行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规程 JGJ3 91 行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 2010 行标回弹法检

5、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 T23 2011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 DBJ15 201 9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 1 概况 本项目为 xxx 工程 由 xxx 开发 位于 xxx 基地现状高差起伏较大 拟建场地近似正 方形 本工程总占地面积 58262 89 建筑面积约 122388 67 其中地上 93100 1 地下 29288 57 地下 2 层 地上 4 栋 28 32 层高层住宅 一栋三层幼儿园 最高楼层 的建筑高度 99 90m 本工程整体设一层地下室 局部二层 地上设有 4 栋 28 32 层塔楼和 1 栋 3 层幼儿园 以及相关配套公建 商业中心 基础统

6、一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 其中纯地下室及附楼基础 为两桩和三桩桩承台 承台深度 0 7m 1 3m 1 5m 为普通砼 塔楼基础承台采用多桩 承台 尺寸变化较大 承台厚度 1 5 3 6m 不等 为大体积砼 2 2 工程建设概况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工程名称 xxx 工程地址 xxx 建设单位 xxx 勘察单位 xxx 设计单位 xxx 监理单位 xxx 质量监督 xxx 施工单位 xxx 栋数 层 数 4 栋 28 32 层住宅楼 1 栋 1 层商业中心 1 栋 3 层幼儿园 总建筑面积 总占地面积 122388 67 58262 89 地下建筑 面 积 2 层 13532 1 层 15756

7、57 基础型式 500 600 预应力管桩基础 结构型式 塔楼采用钢筋砼抗震墙结构 局 部设框支梁转换 二层 商业及幼儿园采用框架结构 层高 地下室 2 层 4 05m 1 层 3 95m 塔楼范围 5 4m 幼儿园 3 6m 总高 10 8m 首层 6 6m 标准层 3 0m 总高 99 6m 合同工期计划总工期 593 天 2 3 大体积砼概况 1 设计概况 本工程大体积砼位于塔楼区域地下室承台底板结构 承台间距较小 深度多为 1 6m 1 8m 其中电梯井大承台深度达 2 8 3 6m 均属于大体积砼浇筑 混凝土强度等 级 C35P8 外加 SY T 抗裂微膨胀剂 无施工后浇带和膨胀加强

8、带 2 施工气象条件 结合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现场实际情况 本工程地下室大体积砼浇筑时间在 2012 年 12 月 2013 年 1 月 经查阅深圳市气象条件得知该阶段具有以下特点 气温低 平均气温 14 9 为年内最低 有利于大体积砼的降温 降雨量少 平均降雨量 38mm 为年内最低 不利于砼的养护 深圳 1 12 月气温分部情况 单位 深圳各月降水量直方图 第三章 施工准备 3 1 技术准备 1 收集大体积砼有关规范 标准 图集 法律 法规并组织学习 2 熟悉和核对施工图纸 先有组织 有步骤地进行图纸内部预审 预审完成后再积极参 与项目图纸会审和施工图设计交底 经审阅本工程设计图纸 各塔楼

9、区域电梯井大承台为本 工程大体积砼控制的重点部位 3 自然条件调查分析 了解大体积砼浇筑时期当地的气象 现场地形 工程地质 水文 条件 地上地下障碍物 交通状况 4 技术经济条件调查分析 周边地区生产企业 资源 交通运输 水电及能源 主要设 备材料和特殊物资 以及其生产能力的调查 3 2 人员准备 1 砼作业人员 设立专门的砼班组 由砼工长金成伟 B 区 李兵 A 区 统一管理 砼操作人员要求技术熟练 水平较高 所有施工人员均需培训后上岗 并进行现场操作考核 择优上岗 每分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两大班 24 小时连续作业制 每班作业时间为 12 小时 20 00 8 00 二班为夜班 8 00

10、 20 00 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每台 泵车每班对应砼工不少于 20 人 2 砼检测人员 实验员为本项目大体积砼测温专职人员 各分区砼工长全面配合 按照 大体积砼测温要求的频率对砼进行测温控制 3 养护人员 砼浇筑过程中配备两名专职养护人员对先期浇筑的砼进行覆盖麻袋养护 大体积砼浇筑完成后则进行蓄水养护 3 3 机械工具准备 经审查施工图纸 本工程大体积砼分区内对应的方量为 1500 2100m3 每区内由三台 输送泵同时浇筑完成 共配备以下施工机械 1 混凝土运输罐车 15 台 2 HBT80 车载式混凝土输送泵 2 台 输送泵管两套 52m 天泵一台 3 塔吊 4 台 4 现场插入式振

11、动捧 12 台 5 砼磨光机 3 台 平板振动器 3 台 6 铁抹子 木抹子 刮尺 铁耙 铁铲等根据作业人员配备 3 4 材料准备 1 混凝土供应商的选择 在施工前期 由我司考察和选定信誉较好 具备较强供应能力的砼供应商 在签定商品 砼供应协议时 应申明使用部位砼的性能与数量 原则上框定砼强度等级 抗渗标号 坍落 度 浇筑时间和工程部位等数据 工程质量在材料质量保证和足量按时供应上首先得以落实 2 材料选择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 对主要材料要求如下 1 水泥 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 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 大量水泥水化热 不易散发 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 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 便

12、混凝土内部产生压 应力 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因此 确定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 标号为 52 5 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 混凝土的性能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2 粗骨料 采用碎石 粒径 5 25mm 含泥量不大于 1 选用粒径较大 级配良好 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 和易性较好 抗压强度较高 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 从而 使水泥水化热减少 降低混凝土温升 3 细骨料 采用中砂 平均粒径大于 0 5mm 含泥量不大于 5 选用平均粒径较 大的中 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 10 左右 同时相应减 少水泥用量

13、使水泥水化热减少 降低混凝土温升 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4 粉煤灰 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 考虑 掺加适量的粉煤灰 按照规范要求 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 其粉 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 25 粉煤灰对水化热 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 但掺加粉煤 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 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 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 10 以内 采用外掺法 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 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 土所掺加粉煤灰量 5 外加剂 按照设计的要求添加 SY T 型高效特种膨胀抗裂剂对混凝土收缩进行补偿 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6 拌合用水选用

14、自来水 应时要求严格按照配合比搅拌 3 混凝土配合比 1 采用商品混凝土 按照国家现行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规程 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 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本工程大体积砼的特点及技术要求 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 2 混凝土拌合物的要求 到浇筑工作面的塌落度不宜大于 160mm 水泥用量不小于 300KG M3 不大于 380KG M3 掺入掺合料时 水泥用量不小于 280KG M3 水灰比控 制在 0 4 0 5 之间 砂率控制在 35 45 之间 初凝时间控制在 4 小时左右 以混凝土 入模开始计时 3 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 40 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

15、用量 的 50 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 50 混凝土中 按设计要求掺加 SY T 型高效特种膨胀抗裂剂 在混凝土制备前 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 并应进行水化热 泌水率 可泵性等对大体 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 3 5 现场准备工作 1 基础筏板钢筋及柱 墙插筋应分段尽快施工完毕 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2 基础筏板采用木模板支模 3 将基础筏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 墙钢筋上 并作明显标记 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 用 4 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钢管及保温所需的塑料薄膜 麻袋或草袋等提前准备好 5 现场准备一台 200KVA 的发电机组作为备用 以保证突然停电时供

16、混凝土搅拌 振 捣及施工照明使用 6 管理人员 施工人员 后勤人员 测温人员 保温人员及各专业安装人员 24 小时 轮班作业 紧守岗位 各负其责 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 7 场内输送道路应尽量平坦 以减少运输时的震荡 避免造成砼分层离析 第四章 施工组织与部署 4 1 施工目标 质量目标 砼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达到合格标准 确保主体验收一次性通过 安全目标 无重伤及死亡事故 无中毒及火灾事故 轻伤事故控制在 2 5 以内 环保目标 无扰民噪声 固体废弃物有序排放 生产污水有序排放 现场目视无扬尘 工期目标 按照具体月 周进度计划进行砼工程的控制 4 2 施工组织 1 组织机构 由项目经理牵头 做好混凝土施工的指挥和协调工作 由工长 质量 安 全人员具体跟班作业 每班不少于 3 人 材料 机械 试验等其它管理人员轮流值班 满足 混凝土浇筑需要 项目组织结构及人员职责详见本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2 混凝土浇筑时间安排 按地下室总体进度计划安排 在筏板钢筋验收合格后即可展开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钢筋 水电设备安装及预留 预埋安装完成验收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做好隐蔽验收记录 办理好各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