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上传人:sh****na 文档编号:134571859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生理性止血(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 出血时间 bleedingtime 正常情况下 小血管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 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一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血管收缩 血小板止血血栓的形成 血液凝固 二 血液凝固 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胶冻状态凝块的过程 实质 血清 在全血或血浆凝固之后 静置数小时 可见血凝块回缩 有清澈淡黄色不凝固的液体析出 称为血清 血清和血浆的区别 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 增加了凝血过程中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和激活了的凝血因子 一 凝血因子 bloodcoagulationfactor 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二 凝血过程 血液

2、凝固是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的凝血酶 thrombin 最终使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变为纤维蛋白 fibrin 的过程 1 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生成2 凝血酶原激活生成凝血酶3 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 内源性凝血 intrinsicpathway 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 外源性凝血 extrinsicpathway 只依靠血管外组织释放的因子 来参与因子 的激活途径 特点 1 凝血过程是一个正反馈过程 2 Ca2 在多个环节上起促凝作用 3 凝血过程本质上是一种酶促反应连锁反应 三 止血栓的溶解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 被降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 简称纤

3、溶 纤溶系统的四种成分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抑制物两个过程 纤溶酶原的被激活和纤维蛋白的降解 一 纤溶酶原的激活纤溶酶原是一种蛋白质 可以在许多组织中合成 以血浆的的含量最高 第一型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产生 血管内皮细胞第二型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产生 肾小管 集合管内皮细胞第三型 激肽释放酶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血液为什么不会在血管内凝固 1 体内有体液抗凝系统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 TFPI和肝素 2 体内有细胞抗凝系统网状内皮系统对凝血因子 组织因子 凝血酶原复合物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 3 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 不易激活因子 不易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 血液中又无因子

4、 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 4 血液不断流动 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因子被激活 也会不断地被稀释运走 5 血液中具有纤溶系统 能促使纤维蛋白溶解 第四节血型和输血的原则一 血型与红细胞凝集血型 bloodgroup 是指血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红细胞凝集 agglutination 血型不同的两个人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 其中的红细胞及凝集成簇 二 红细胞血型 一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的分型 2 ABO血型的发生与分布 二 Rh血型系统 Rh血型的发现与分布 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 3 Rh血型的特点与临床意义 三 输血的原则 首先必须鉴定血型 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 育龄期妇女和需反复输血的病人 还必须使Rh血型相合 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1 两侧均无凝集反应 可以输血2 主侧凝集 不管次侧是否凝集 绝对不能输血3 主侧不凝集 次侧凝集 可少量 缓慢输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