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普通地图_

上传人:sh****na 文档编号:134571821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27.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普通地图_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第十三章-普通地图_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第十三章-普通地图_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第十三章-普通地图_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第十三章-普通地图_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普通地图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普通地图_(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普通地图 按地图内容分类P30 地图的分类 地图 普通地图 专题地图 平面图 地形图 地理图 自然地理图 社会经济地图 其他专题地图 2 章节回顾 章节回顾 平面图 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将地面上的地物按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 用缩小的相似图形表示其平面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所测绘的地图 按地图内容分类P30 地图的分类 地图 普通地图 专题地图 平面图 地形图 地理图 自然地理图 社会经济地图 其他专题地图 4 章节回顾 地形图 章节回顾 平面图纸上既表示制图区域地物的平面位置 又用特定符号表示其地貌形态 按地图内容分类P30 地图的分类 地图 普通地图 专题地图 平面图 地形图 地理图 自

2、然地理图 社会经济地图 其他专题地图 6 章节回顾 地理图 章节回顾 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反映广大制图区域内主要的地理要素和区域的重要特征的地图 普通地图 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内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并不偏重某个要素 第十三章普通地图P340 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 辅助要素的表示 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普通地图基本内容与主要任务 第一节普通地图基本内容与主要任务 普通地图 GeneralMap 的概念 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各种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基本特征 分布规律及相互联系的地图 一 普通地图的基本内容 普通地图表示内容 地图比例尺越大 普通地

3、图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第一节普通地图基本内容与主要任务 二 普通地图的主要任务 普通地图的任务是供经济建设 国防建设 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使用 不同比例尺的普通地图 其使用范围是不一样的 第一节普通地图基本内容与主要任务 二 普通地图的主要任务 第十三章普通地图 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 辅助要素的表示 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普通地图基本内容与主要任务 第二节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水系 海洋 陆地水系地貌 写景法 晕渲法 晕滃法 等高线法 等高线分层设色法土质 植被 一 水系及其表示水系与制图网和控制点同为地图的 骨架 或控制系统 地图上表示水系的主要要求是 显示出基本形状及特征 河网 海岸和湖泊

4、的基本类型 主流和支流的从属关系 水网密度的差异 水系与地貌要素之间的统一协调 一 水系及其表示1 海洋要素普通地图 主要是海岸 海底地形 以及冰界 洋流 航行标志等 其中的地理图 表示的重点是海岸线及海底地形 海洋 海岸 海岸是海洋和陆地相接的一条狭长地带 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一条重要分界线 但它不是海水与陆地的固定接触线 m 海洋 平均高潮线 蓝色实线低潮线 点线 海岸 海洋 海岸 1 沿岸地带又称后滨 是高潮线以上狭窄的陆上地带 它受到高潮波浪的作用 它的宽度不定 视潮汐大小及地势的陡缓而改变 海洋 海岸 1 沿岸地带主要通过等高线或地貌符号表示 例如用陡岸符号表示有滩陡岸 海洋 海岸

5、2 潮浸地带位于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 又称干出滩或潮间地 海岸线 地面上海陆相交的一条线 亦称水涯线 海洋 海岸 2 潮浸地带因海边地质构造不同以及海水浸蚀力的大小不等 因此露出来的干出滩物质差别很大 有沙滩 沙砾滩 砾石滩 岩滩 珊瑚滩 淤泥滩 贝类养殖滩 红树滩等 沙滩是由70 以上的淤细沙组成 用沙点符号表示 砾石滩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块 卵石 砾石组成 有时也夹杂泥沙 用三角形符号表示沙砾滩是由沙和砾石混合组成 在图上采用沙点中加石块的同一符号 以质量注记加以区分 海洋 海岸 2 潮浸地带淤泥滩是由70 以上的淤泥组成 泥泞下陷 通行困难 图上以短横线加 淤泥 注记表示 沙泥滩是由沙和泥混合

6、组成 图上用沙点加绘短横线符号和 沙泥 注记表示 珊瑚滩是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珊瑚虫死后 由石灰质遗骸与泥沙 海生动物贝壳等胶结而成的大片礁体 岩滩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在图上用同一种符号 以 珊瑚 与 岩 注记区分 贝类养殖滩为人工养殖和繁殖贝类的地段 图上以配置贝类符号加 贝类 注记表示 海洋 海岸 2 潮浸地带红树滩是热带和亚热带浅水淤泥海湾内生长常绿的小灌木和小乔木红树林的滩地 是防风 防浪的良好天然护岸林 外缘为低潮线 图上以配置圆圈符号加 红树 注记表示 海洋 海岸 3 沿海地带 又称前滨 在低潮线以下波浪作用的下限 是一个位于海水之下的狭长地带 海洋 海岸 我国海岸的分类如下 沙泥质

7、海岸以堆积为主侵蚀基岩海岸以侵蚀为主生物海岸 含红树林和珊瑚礁海岸 图6 3我国海岸类型 海洋 海岸 我国海岸的分类 1 沙泥质海岸 三角洲海岸如黄河三角洲 淤泥质平原海岸如苏北海岸 辽东湾 沙砾质平原海岸如台湾西海岸 沿岸地带地势低平 岸坡平缓 岸线平直 河流入海口常形成三角洲 并有淤泥质和粉沙质海滩 沙嘴 沙洲 潟湖等 海洋 海岸 我国海岸的分类 2 基岩海岸 因沿岸由岩石构成 外部形态具有岸线曲折 多棱角 港湾并深入陆地 沿岸多岛屿等特征 基岩侵蚀海岸 如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台湾东部 福建 广东 广西也有分布基岩沙砾质海岸 如山东芝罘岛 福建平潭岛 广西钦州岛港湾式淤泥质海岸 如山东半岛

8、五垒岛湾和浙江 福建沿海 断层海岸 如台湾东海岸 海洋 海岸 我国海岸的分类如下 3 生物海岸是由于动植物的作用而形成的特殊海岸形态 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 其他地物的表示 海洋 海底地貌 水深注记 水深点深度注记 类似于陆地上的高程点 水深点不标点位 用注记整数位的几何中心代替 不足整米的小数位 用较小的字体注在整数位后偏下的位置 海洋 海底地貌 大陆架 0 200m大陆坡 200 2500m大洋底 2500 6000m 海洋 海底地貌 等深线 从深度基准面起算的等深点的连线 分层设色 用不同深浅的蓝色区分各层 水深加大 蓝色加深 晕渲 同地貌晕渲 陆地水系 河流 蓝色线状符号表示时令河 蓝色

9、虚线消失河段 蓝色点线 单 双线河的实地分级标准 地图上的河流符号 选自地图出版社 中国电子地图 河流附属物 水闸 拦水坝 码头 河流水文特征及表示 河宽 河深 流向 河底性质等 陆地水系 湖泊 水库及池塘 以蓝色实线或虚线轮廓 再辅以蓝 紫不同面色加以表示 实线轮廓为常年积水湖泊 虚线为季节性出现的时令湖 淡水 浅蓝色盐水 浅紫色 选自地图出版社 中国电子地图 水库的表示水库是为饮水 灌溉 防洪 发电 航运等需要而建造的人工湖泊 一定要与地形的等高线相适应 在地图上能用真形表示的 则用蓝色水涯线表示 并标明坝址 对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 则用符号表示 井 泉及贮水池等水源 蓝色 不依比例符号表示

10、分布位置 有时附加说明注记 井泉虽小 但它却有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 尤其在干旱区域 特殊区域地图上 盐田 第二节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水系 海洋 陆地水系地貌 写景法 晕渲法 晕滃法 等高线法 等高线分层设色法土质 植被 二 地貌及其表示 写景法 晕渲法 晕滃法 等高线法 分层设色 在两维平面上表示三维地貌形态 且能实施高度 坡度的量测 并给人以立体视觉感受 是人们多年来不断探索和追求的一个重要领域 地貌 写景法 以绘画写景的形式表示地貌起伏和分布位置的地貌表示法 地貌 写景法 由剖面叠加绘制地貌写景图 根据等高线图形制作平行的地形剖面 再叠加 获得写景图架构 再艺术加工 剖面线正位叠加 剖面线斜

11、位叠加 透视处理后叠加绘成 地貌 写景法 自动绘图机绘制的立体写景 地貌 写景法 优缺点 该法通俗明了 易绘易懂 没有一定的数学法则 不能测量地貌元素 常与等高线法配合使用 地貌 晕滃法 晕滃法 沿地面斜坡方向布置晕线以反映地貌起伏和分布范围的一种方法 依据光源与地面位置关系 分直照晕滃和斜照晕滃两种 优点 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能表示倾斜起伏 有一定的立体感 缺点 绘画费工 坡度和高程不能量算 晕线密集掩盖其他地图内容表示 地貌 晕渲法 阴影法或光影法 根据假定光源对地面照射所产生的明暗程度 用浓淡的墨色或彩色沿斜坡晕绘其阴影 造成明暗对比 显示地貌的分布 起伏和形态特征的地貌表示法 晕渲法表示

12、地貌 晕滃法表示地貌 按光源位置分 按颜色分 墨渲 彩色晕渲 双色晕渲 自然色彩晕渲 地貌 晕渲法 地貌 等高线法 等高线法 用等高线来表现地面起伏形态的方法 它可以反映地貌基本形态及其变化 地面高程 山体 谷地 坡形 坡度 山脉走向等 由等高线可以量算 地面点的高程 地表面积 地面坡度 山体的体积和陆地的面积等 等高线 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等高距 水平面 等高线平距 地貌 等高线法 等高线特征 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 等高线是封闭连续的曲线 等高线图形与实地保持几何相似关系 在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 等高线越密 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 坡度越缓 1 首曲线 基本等高

13、线 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 2 计曲线 加粗等高线 每隔四级首曲线描绘一根较粗的等高线 3 间曲线 半距等高线 当首曲线不能详细表示地貌特征时 则需在首曲线间加绘一等高线 其等高距为基本等高距的1 2 用长虚线表示 4 助曲线 辅助等高线 如采用了间曲线仍不能表示较小的地貌特征时 则应当在首曲线和间曲线间加绘一等高线 其等高距为基本等高距的1 4 用短虚线表示 常见地貌的等高线图 陡石山 崩崖 陡崖 冲沟 常见地貌的等高线图 粗细明暗等高线 明暗等高线 等高线法表示地形的缺点是立体感较差 明暗等高线法就是使每一条等高线因受光位置不同而绘以黑色或白色 以加强立体感 粗细等高线法 是将背光

14、面的等高线加粗 向光绘成细线 以增强立体效果 地貌 分层设色法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或丘陵棕 紫 灰 白色表示高山 极高山等 分层设色法是根据地面高度划分高度带 逐带设计不同颜色 以反映地貌高低起伏的一种表示方法 高度表设计 高程带设色 关键界线 0 200 500 1000 3500 5000 m 普遍采用的色层是蓝 绿 黄 褐色系 关键 划分高程带的方法 固定等高距法 变化等高距法 大比例尺地图 小比例尺地图 地貌 分层设色法 江苏地势 中国地形 色层表 设色要求 每一色层准确地代表一个高程带 各色层之间要有差别 但不能过于突然和跳跃 以便反映地表形态的整体感和连续感 晕渲

15、 分类设色 地貌 特殊微地貌表示 第二节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水系 海洋 陆地水系地貌 写景法 晕渲法 晕滃法 等高线法 等高线分层设色法土质 植被 土质并不是地学中所称为的土壤 而是指地表覆盖的性质 如山区的裸岩 冰川 平原上的沙地 沼泽和盐碱地等 三 土质和植被 植被植物覆被的总称 分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两大类 天然植被主要是森林 灌木 竹林 草地 人工植被主要是农田 果园 人工林 三 土质和植被 第十三章普通地图 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 辅助要素的表示 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 普通地图基本内容与主要任务 第二节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 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独立地物及表示 1 居民点居民点 是人类由于社会生产和

16、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 1 居民点 1 居民点的位置 大比例尺地图 县市以上居民点可用经概括的平面图形表示 1 居民点 1 居民点的位置 小比例尺地图 除大城市可能用概括了的平面图形表示外 通常都用各种圈形符号表示其点位 1 居民点的位置 1 居民点 2 居民点的类型 通过字体区别 城镇居民点用中 粗等线体 乡村用细等线体表示 城镇居民点包括城市 集镇 工矿小区 经济开发区等 乡村居民点包括村屯 农场 林场 牧区定居点等 1 居民点 3 居民点人口数量 一般通过大小不同的圈形符号加以区分 等级分级界线的确定 第一 反映居民点类型 第二 反映居民点分布规律 第三 分级间隔应连续完整 我国行政区分级 省 自治区 直辖市市 自治州 盟 地区县 县级市 自治县 旗镇 乡 1 居民点 4 行政等级 第二节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 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独立地物及表示 2 交通网 交通网是陆路 水路 空中交通的总称 它是居民点之间的连接纽带 交通网分布密度及交通设施的完备程度是一个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2 交通网 陆路交通 铁路通常用黑白相间的线状符号或黑色中 粗实线表示 地理图上的公路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