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我国的减灾防灾鲁教选修5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71685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我国的减灾防灾鲁教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我国的减灾防灾鲁教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我国的减灾防灾鲁教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我国的减灾防灾鲁教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我国的减灾防灾鲁教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我国的减灾防灾鲁教选修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我国的减灾防灾一、选择题1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修建“西气东输”管道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BC D解析:选B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海防林工程的作用是防风抗灾和固岸;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的作用是防洪;修建“西气东输”管道和兴建大亚湾、阳江核电站是为了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我国西南地区的川、滇、黔交界地区形成以地震、泥石流、滑坡为主的灾害系统。据此完成23题。2造成该地区灾害

2、系统的原因有()该地区地震频发,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降水集中,多暴雨,促使滑坡、泥石流突发人类活动大肆砍伐森林是该地区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滑坡导致地壳产生强烈的振动,产生地震,加上多暴雨,进而形成泥石流AB CD3为防止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采取的正确的防御措施有()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退林还耕实施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改善生态环境修筑梯田AB CD解析:2.A3.C第2题,西南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故选A项。第3题,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有:(1)加强地质

3、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此外,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故选C项。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工程建设。据图完成45题。4图中的防护工程主要是针对下列灾害中()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山洪A BC D5图中边坡上网格状装置的主要功能是()A加速径流 B保持水土C促进蒸发 D美化环境解析:4.C5.B挖方边坡、护栏、碎落台可以防止滑坡、崩塌;排水边沟可减轻泥石流和山洪灾害危害。挖方边坡上网格状装置可以减缓地表径流,拦截泥沙,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67

4、题。6京珠高速广东粤北段沿线受灾,从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AaBb CcDd7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A冲锋舟 B食品C矿泉水 D棉衣解析:6.B7.A由图中经纬度可知,a为南宁,b为长沙,c为武汉,d为郑州。粤北段高速离长沙最近。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洪水灾害,应大量储备冲锋舟。二、综合题8(福建高考)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料大小一般为550 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解析:冰雹为固体降水,对地面的破坏极大,不仅会击毁农作物

5、,还可击伤人畜及房屋等建筑物。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主要是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答案: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9农业气象灾害是由于不利气象条件的出现而使农业生产遭受损失的自然灾害。下图为2013年2月初中央气象台发布全国农业气象灾害预估与防御重点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试依据图示分析任意两种农业气象灾害对所在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2)请你谈谈如何预防B、C两地的旱情。解析:第(1)题,A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容易发生大风降温、降雪等灾害,强降温可能使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降雪可能压倒棚圈、掩

6、盖草场,导致牲畜食物不足。B位于华北地区,主要干旱灾害是春旱,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小麦等作物生长需水量大,而锋面雨带尚未到达,导致土壤缺水,影响小麦返青生长,造成旱灾。C位于云贵高原地区,主要干旱灾害是在冬、春季,这里是湿润区,石灰岩分布广,多溶洞、地下河,导致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造成地面作物缺水的情况。D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湿渍灾害是指冬季低温阴雨天气,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正在拔节,油菜陆续抽薹,抗寒能力下降,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将使在田作物根系活力下降,植株生长缓慢,茎干水分增多,抗倒伏能力减弱,病害发生加重,造成减产。第(2)题,B、C两地地表水缺乏,所以要整修水利,充分利用地表水,打机井,适当利用地下水,优化水资源配置,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培育耐旱作物,提高抗旱能力。答案:(1)A强降雪易使棚圈损毁倒塌,掩盖草场,强降温会使作物和牲畜受冻害严重;B对冬小麦返青生长不利;C春播用水紧张,影响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生长发育;D影响油菜、冬小麦等越冬作物正常生长。(任答两种)(2)积极整修水利、开发水源(兴修水利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作物耐旱抗灾的能力等。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