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4571638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检测一、知识积累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舟行颇迟 迟:缓慢B又秋深潦缩 潦:积水C俄复开霁 霁:天晴D岸土赤而壁立 壁:墙壁解析:D项,壁:名词做状语,像墙壁一样。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C)A实不然也碧峰巉然孤起B复以小艇游庙中 盖以此得名也C庙在山之西麓 信造化之尤物也D盖以此行名也 皆以杏仁澄之解析:C项,皆为助词,的;A项,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项,介词,凭借/介词,因为;D项,介词,因为/介词,用。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大孤状类西梁B

2、已非它山可拟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C极登临之胜亦占一山之胜D二山东西相望泛彭蠡口,四望无际【答案】D(A项“状”,都是“形状”;B项“拟”都是“比”;C项“胜”,都是“优美”。D项“望”:对着;看)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信造化之尤物也B.与江山相发挥C.江水浑浊,每汲用过夕乃可饮D.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解析:A项,“造化”文中指天地、自然界;今义指福气、运气。B项,“江山”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今义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C项,“浑浊”古今义相同,都指( 水、空气等 )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明澈。D项,“江西”文中指长江的西面;今义指江西省。答案:C5下列句子

3、中的“信”字,与“信造化之尤物也”中的“信”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低眉信手续续弹。B烟涛微茫信难求。C“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D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答案】B(题干与B中的“信”都当“确实,实在”讲)6对下列加点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自数十里外望之信造化之尤物也庙在山之西麓徙倚久之而归皆以杏仁澄之A/B/C/D/【答案】A(代词,不定代词,这;代词,指具体事物山、水;助词,的;助词,补充音节)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倒影水中B.遂行泛彭蠡口C.今为定江军D.其间一日阻风不行解析:D项为被动句。其余为省略句。答案:D8选出加点词

4、用法不同的一项()A如宝装屏风B掠江东南去C日光烛之,璀璨夺目D岸土赤而壁立【答案】C(A、B、D中“宝”“东南”“壁”皆为名词作状语,C中“烛”为名词作动词)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

5、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祠宇极于荒残但:只是。B又有别祠在澎浪矶 别:另外。C烟雨空濛,鸥鹭灭没 没:没有。D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掠:擦过。【答案】C(C项“没”的意思是“隐藏,消失”)10下列语句都直接表现小孤山“秀丽”的一组是(

6、)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三面临江,倒影水中烟雨空濛,鸥鹭灭没ABCD【答案】B(是侧面描写,写的是“彭泽、都昌诸山”,排除这三句即可)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巉然孤起的碧峰,让我们想到受南宋朝廷主和派排挤、打击,仍不改恢复之志的诗人的孤傲情怀。B在小孤山庙宇中,作者“徙倚久之而归”,表达了作者对小孤山美景的热爱与留恋之情,也间接地表现了作者孤独惆怅的心境。C写“俊鹘抟水禽”,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此时多么希望南宋的将士个个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捉拿敌人,收复山河。D写小孤山亦有“自数十里望之”的远望,“愈近

7、愈秀”的近观,“冬晴夏雨”不同季节的变化,充分地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答案】B(B项,作者“徙倚久之而归”,这绝不仅仅只是想多看几眼风景,更是表达了面对半壁江山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绪)12文章是怎样表现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_【答案】由远及近,并运用对比手法。将金山、焦山、落星山这些天下名山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又用它山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孤山的巉然孤起这一特点;用山上有楼观亭榭的金山与小孤山庙宇的荒凉、残破对比,衬托了小孤山庙宇的荒凉、残破,更是为了说明小孤山若是以“楼观亭榭”稍加装饰,则会“高出金山上矣”。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8、永泰元年,仆固怀恩卒,诸蕃犯京畿,子仪统众御之。至泾阳,而虏已合,子仪率甲士二千出入。虏见而问曰:“此何人也?”报曰:“郭令公。”回纥曰:“令公在乎?怀恩谓吾,天可汗已弃四海,令公殂谢,中国无主,故某来。今令公在,天可汗在乎?”子仪报曰:“皇帝万寿无疆。”回纥皆曰:“怀恩欺我。”子仪使谕之。回纥曰:“令公若在,安得见之?”子仪出。诸将皆曰:“戎狄不可信也,请无往。”子仪曰:“虏有数十倍之众,今力不敌,奈何?但至诚感神,况虏乎?”诸将请选铁骑五百为从,子仪曰:“此适足为害也。”乃传呼曰:“令公来!”初疑,皆持兵注目以待之。子仪乃数十骑徐出,免胄劳之曰:“安乎?久同忠义,何至于是?”回纥皆舍兵降马

9、曰:“是吾父也。”子仪长六尺余,貌秀杰。于灵武加平章事,封汾阳王,加中书令,图形凌烟阁。有子八人,婿七人,皆重官。子暧,尚升平公主。诸孙数十人。每诸生问安,颔之而已。事上诚尽,临下宽厚。前后连罹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等谮毁百端。时方握强兵,或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以危亡回顾。亦遇天幸,竟免患难。田承嗣方跋扈,狠傲无礼,子仪尝遣使至魏州,承嗣辄望拜,指其膝谓使者曰:“此膝不屈于人若干岁矣,今为公拜。”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重贵,子仪麾指进退如仆隶焉。始光弼齐名,虽威略不见,而宽厚得人过之。岁入官俸二十四万,私利不预焉。其宅在亲仁里居其地四分之一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者不知其居。代宗不名,呼为

10、大臣。天下以其身存亡为安危者殆二十年。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终始人伦之盛无缺焉。卒年八十五。(选自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七十六器量一,有删节)【注】凌烟阁:唐朝绘有功臣画像的地方。光弼:唐中叶名将李光弼。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子仪报曰报:答复B子仪使谕之 谕:告诉C尚升平公主 尚:推崇D颔之而已 颔:点头【答案】C(尚:匹配,指高攀婚姻。)14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宅在亲仁里居/其地四分/之一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者不知其居B其宅在亲仁里/居其地四分之一/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者不知其居C其宅在亲

11、仁里/居其地四分之一/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者/不知其居D其宅在亲仁里居/其地四分/之一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者/不知其居【答案】C(其宅在亲仁里,居其地四分之一,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者,不知其居。)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纥人误信仆固怀恩,和其他边疆部族一起兴兵进犯京畿,郭子仪只率领两千兵抵御,二者兵力相差悬殊。B郭子仪认为带五百骑兵去见回纥人反而可能会被谋害,最后只带了几十个随从,回纥人见此立即下马投降。C郭子仪手握重兵,常常不顾个人安危受命讨伐外敌,朝内幸臣也常诋毁他,但他终得上天护佑而无事。D郭子仪权倾天下,功盖一代,皇帝没有猜忌他;一家人过着

12、奢华的生活,也没有遭到君子们的指责。【答案】B(郭子仪认为带五百骑兵去见回纥人恰恰足以坏事,不是“反而可能会被谋害”;回纥人丢下兵器下马,并未说“投降”。)16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免胄劳之曰:“安乎?久同忠义,何至于是。”_(2)天下以其身存亡为安危者殆二十年。_【答案】(1)(郭子仪)脱下头盔慰劳他们说:“你们安好吗?长期以来我们共同效忠朝廷,互讲义气,现在怎么到了这个地步呢?”(2)天下把郭子仪的存亡作为国家安危(的标志)大概有二十年。参考译文:唐代宗永泰元年,仆固怀恩病故,边疆部族联合进犯京畿,郭子仪率兵抵御他们。到泾阳,虏兵已经会合在一起,郭子仪率领两千士兵抵御。虏兵头领见

13、了问道:“这个领兵人是谁?”部下回答说:“(他是)郭令公。”回纥人说:“令公还活着吗?仆固怀恩告诉我,大唐皇帝过世了,郭令公也不在了,中原没有主事的了,所以我才来的。现在郭令公在,大唐皇帝还在吗?”郭子仪回答说:“皇帝万寿无疆。”回纥将士都说:“仆固怀恩骗了我们。”郭子仪派人告诉了他们事实。回纥头领说:“郭令公如果真在的话,怎样才能见到他呢?”郭子仪将要去见他们,将领们都说:“戎狄不可以相信,请你不要去。”郭子仪说:“虏兵几十倍于我,现在我们的力量不能抵挡,怎么办?只要至诚就可以感动鬼神,更何况戎狄呢?”将领们请求挑选五百名精锐的骑兵做随从,郭子仪说:“这恰恰足以坏事。”于是令人传呼:“郭令公来了!”敌兵刚开始有疑心,都拿着兵器睁大眼睛等着他。郭子仪于是仅率领几十个骑兵慢慢出阵,他脱下头盔慰问他们说:“你们安好吗?很久以来我们共同效忠朝廷,互讲信义,现在怎么到了这个地步呢?”回纥将士都放下兵器,下马说:“这是我们的父亲啊。”郭子仪身高六尺多,相貌堂堂。他在灵武被朝廷加封为平章政事,被封为汾阳王,又被加封为中书令,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