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诊断原则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34571525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诊断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神经系统诊断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神经系统诊断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神经系统诊断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神经系统诊断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诊断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诊断原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系统诊断原则 TheDiagnosticPrincipleoftheNeurologicalDisease 第一节诊疗程序 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或病变是否主要累及神经系统 病变发生在神经系统的哪个部位 引发疾病的病因或病变的性质是什么 神经系统诊断三步曲 全面掌握临床资料 从解剖学 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分析资料 确定病变的解剖部位 通过临床资料筛选出可能的病因 作出定性诊断 神经系统诊断 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 topicaldiagnosis 确定神经系统疾病损害的部位 依据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结合神经解剖 神经生理和神经病理 临床神经解剖学 戏说版 神经病学 大话西游版 二00一级

2、甲 乙班Vs赵连旭 定位诊断准则 1 病变损害的水平 2 病变空间分布 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系统性 定位诊断准则 3 定位诊断通常要遵循 一元论 的原则 4 定位诊断时要高度重视病人的首发症状 定位诊断应注意的问题 假性定位体征 继发体征 掩盖了原发灶 发病之初及进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体征不能准确反映病灶的所在 注意先天 后天异常 辅助检查在定位诊断中的作用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病变的临床特点 大脑半球刺激灶引起癫痫 破坏灶导致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 运动 感觉 意识 精神 情绪 认知 失语 失用 基底节张力改变 运动异常和震颤 新旧纹状体损害临床表现截然相反 脑干一侧脑干病变可见交叉体征 双侧脑干病变

3、可见意识障碍和双侧体征 小脑共济失调 眼震 构音障碍和肌张力减低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病变的临床特点 脊髓多有感觉障碍平面 损害平面以下运动感觉 自主神经功能或全面或选择性损害 周围神经多为混合损害 对称不对称 全面或选择均可出现 肌肉常见症状体征为肌无力 肌萎缩 肌痛和假性肥大 定性诊断 topicaldiagnosis 确定病因 定性诊断应注意的问题 重视疾病的演进过程 合理利用辅助检查 常见病因学分类 脑血管病数分钟到数日神经缺失症状达到高峰 常伴卒中危险因素 CT MRI DSA可提供直接证据 感染性疾病急性 亚急性起病 常见发热等全身性感染症状 神经系统检查呈播散病变 病原学证据和炎症证

4、据最少有一项 神经变性病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进展缓慢 病理改变呈系统性 常见如 ALS PD AD MND 常见病因学分类 脱髓鞘性疾病急性 亚急性起病 病灶分布弥散 病程多呈缓解 复发过程 MRI 脑脊液 诱发电位检查有助于诊断 外伤外伤史加影像学证据 肿瘤出现症状的原因不外乎肿瘤压迫 侵蚀瘤卒中 一般起病缓慢 进行性加重 高颅压症状 CT MRI非常重要 遗传性疾病多为儿童青春期起病 缓慢进展 有家族史 染色体基因检查确诊 常见病因学分类 营养及代谢障碍起病缓慢 病程长 除神经系统损害外 常有其他脏器如肝 肾 视网膜 皮肤 血液等损害的证据 中毒及环境相关疾病药物滥用 毒物接触史 症状体征和药物 毒物的毒副作用吻合 多有其他脏器损害表现 毒化分析可确诊 产伤及发育异常系统性疾病伴神经系统损害各系统疾病都可并发神经系统损害 第二节临床思维方法 善于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特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依照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思考问题 学习和实践是医学的两大支柱 通过思考的连接成为进步的阶梯 ThanksAug29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