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71054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历史(理)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5分,共75分。)1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A道德规范 B宗法关系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2.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商朝A.外患不断,多次迁都 B.分封诸侯国,混战不休C.争夺王位,内乱不止 D.实行宗法制,政治稳定3.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

2、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起源自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4.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中可知西周时期A.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B.实行森严的等级制C.经济繁荣交通发达 D.形成皇权专制制度5.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一现象反映出A.分封制度被破坏 B.周天子权力至高无上C.礼乐制度被破坏 D.贵族世袭特权被废除6.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

3、封制的形成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7.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8.汉武帝的“推恩令”在解决诸侯王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因为 A.取消了郡国并行制度 B.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度 C.彻底铲除了异姓王侯 D.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9.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此处的机构应是A.中书省和门下

4、省 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 10.有人认为,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A.皇权独尊同时调动宰相积极性 B.三省分工限制皇帝的专制独裁C.建立一个公开公平的选官体系 D.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11.据新唐书卷46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凸显宰相位高权重地位 B.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C.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 D.加强相权抑制君主专制1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

5、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13.户部(掌握税收财政)直接向皇帝负责始于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14.清代某机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善隐然执政之府矣。”这一机构是A.中书省 B.枢密院 C.三司 D.军机处15.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能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

6、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16.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的具体体现,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这种设计能够运行的最重要前提是A.小国寡民的城邦形态 B.积极主动的参政热情 C.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 D.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17.一个雅典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未成年男孩和女孩各一名、还有一名男奴隶和一名女奴隶。那么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投几票A.1票 B.2票 C.3票 D.4票 18.克里斯提尼民主改革中有一项重要举措,就是确立了“ ”,它使公民大会有权终止任何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的政治生涯,这就把以富人为主的反民

7、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划线部分应为A.债务奴隶制 B.民众法庭 C.陶片放逐法 D.抽签选举19“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这一现象开始于A雅典城邦形成时期 B梭伦执政时期 C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20.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该学者肯定了十二铜表法A.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对传统习惯法的整理汇编C.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D.作为第一部成文法的价值21.十二铜表法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

8、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极力维护债权人权益 B.使平民利益得到维护C.带有传统习惯法陋习 D.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22.“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材料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A.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B.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C.已经发展到了完备阶段 D.成为近代国家立法基础23.“听秘书朗读完宣言后,威廉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我以我自己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

9、,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是指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24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A无所事事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领导内阁25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其背景是()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削弱 B代议制下王权需要继续削弱C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权利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26假如你是英国人,想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领袖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得到国王的任命A B C D 2

10、7.“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进行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会议席 B.实行两党制,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C.颁布权利法案,建立民主政体 D.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28马克思曾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德意志帝国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德意志议会的权

11、力很小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不稳固 德意志皇帝的权力很大ABC D29德国1871年宪法的颁布,确立了德意志帝国的基本原则,这包括()联邦制原则君主立宪政体君主权力受法律约束权力制衡原则A B C D 30.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1787年宪法都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A.都是反对封建统治的产物 B.都是民主政治的保障C.都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 D.都充分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二、非选择题(共25分)31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图一 图二请回答:(1)依据示意图,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4分)(2)根据材料二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6分)(3)材料三两图显示的明代政府架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明代政府架构有这样的改变?(6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特点。(4分)(5)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请你谈谈中央集权制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5分)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