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改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570857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6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0(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0(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0(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改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0(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改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改(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改城开高速B2合同段项目部机械设备安全操作手册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公司2017年8月目 录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总则2一、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2二、设备安全、事故的定义及简述:2三、生产过程中的安全:21.人员安全:22.设备安全:23.产品质量安全:3四、什么是事故3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3五、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41.人的不安全行为:42.环境的不安全条件:43.物的不安全状态:5六、生产中的设备安全管理:51.要求要严格遵守设备安全管理制度:52.设备管理人员的到位管理:53.设备安全标识管理:64.定期制定消除隐患的改善计划:65.设备操作中的安全事项:7七、工作

2、中的安全注意事项:7八、总结8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细则9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9三臂凿岩台车安全操作规程11装载机使用操作规程14混凝土湿喷机安全操作规程15砼搅拌楼(站)安全操作规程18砼车使用操作规程20挖掘机使用操作规程21维修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2钢筋加工设备全操作规程26一、钢筋切断机安全操作规程26二、钢筋弯曲机安全操作规程27三、钢筋拉伸机安全操作规程28四、钢筋冷拉机操作规程29编辑:罗雄军 周剑 张明伟 审核:刘彬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总则一、 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1. 避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2. 规范设备管理,杜绝违章操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消除设备对人员的伤害;3. 树立

3、“安全第一”观念,保证人身、财产安全,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二、 设备安全、事故的定义及简述:生产安全的定义:生产过程中人员不受到伤害,财产不受到损失,生产秩序稳定持续进行的正常状况。也就是人员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伤害,不发生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情况。三、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1. 人员安全: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谁都不愿意作无谓的牺牲,生产中事故灾害是危及员工生命和健康的大敌,所以在任何一个企业里,员工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这样员工才能为生产发展作贡献,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2. 设备安全:设备安全是设备在运行中的合理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正常平稳等各种要素的

4、总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机器设备越来越先进,对其安全管理的迫切性也越来越强。设备安全是反映人与机器设备管理系统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指标。3. 产品质量安全:由于人员或设备及其它原因造成大量产品达不到设计要求,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情况,都属于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设备及产品安全。设备的状态影响人员及产品的安全。产品的状态又影响设备及人员。四、 什么是事故事故的定义:凡是使人在活动过程中受到伤害和影响活动进行的一切事件,统称事故。所谓事故:也就是指个人或集体在事件的进程中,为了实现某一意图而采取的行动过程,突然发生了与人们的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这

5、种行动暂时或永久性停止的事件。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孕育-发展-发生-伤害(损失)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潜伏性、突变性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源自于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国上尉。因为他认为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便不经意地说了句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后来这句话也就被延伸拓展,出现了一些其他的表达形式,比方说“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等等。基本上而言,根据“墨菲定律”可以推出四条理论: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

6、就更有可能发生。做任何意见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情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五、 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管理缺陷。1. 人的不安全行为: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 使用不安全设备;4.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5. 物体存放不当;6. 冒险进入危险区;7. 攀坐不安全位置;8. 在起吊物下作业;9. 机器运转时作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7、;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忽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12.不安全装束;2.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1. 过于杂乱的工作环境,也是一个不安全状态;2. 被堵塞的安全通道;3. 随意丢放地面的杂物、垃圾;4. 地面的油污及浆料;3. 物的不安全状态:1. 所谓物:就是指机械设备,生产设施,劳动工具,周围环境等劳动资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等。2. 不安全的设备、工具;3. 不完整或失效的安全装置;管理缺陷:4. 安全教育不到位;5. 没有实行培训和持证上岗;6. 现场管理缺失,员工串岗、脱岗;7.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8. 没有安全标示或标示不清等;六、 生产中的设备安全管理:1

8、. 要求要严格遵守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在生产中,通过详尽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来约束操作工的一切不安全行为,使其具有良好的安全工作意识,这样不但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率,而且能提升员工的工作品质。在生产中,又通过设备管理制度和具体措施来提升设备的运行、操作等稳定状态,从而防止灾害的发生。所以在整个设备安全管理中要以详尽的设备管理制度为依据。2. 设备管理人员的到位管理:在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设备的运行、维护、使用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还要通过培训、指导、示范、执行和督察等措施把设备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为了防止在工作中发生事故,管理人员还要依据重要和危害程度等因素组织定期检查全部机器设备,确保其防护状

9、态和运转状态良好。3. 设备安全标识管理:标识管理:警告、指示、禁止、提示 在安全管理中,能够用标识处理好的事情就尽量用标识来处理。这是因为标识既简单成本又低,例如醒目位置处的“当心触电”、“严禁合闸”等标识能够清楚地提醒现场的工作人员注意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如果现场没有相应的警告、指示、禁止、提示等标识,一些不了解现场的人员可能因为忙中出错而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安全标识图例:4. 定期制定消除隐患的改善计划:在安全管理中,警告、提示和禁止等标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隐患,还必须定期制定出消除隐患的改善计划。专门用以解决安全隐患问题,同事通过加强设备安全防护措施等以解决安全隐患。比如:(1)增加设

10、备的检测、报警装置,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等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等检测和报警装置(2)设备安全防护设施,护罩、防护屏、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制动、限速、防雷、防渗漏等,电器过载保护设施,经典接地设施。5. 设备操作中的安全事项:(1)要求设备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设备的操作要领并取得设备操作证后方可上岗。(2)设备操作工是设备的主要接触者,为确保安全,操作工要严格按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了解设备的状态,熟悉设备的性能、结构,以及安全防范措施,这样可有效消除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3)设备在清洁、日常保养中要严格执行断电规定。(4)设备使用中发生任何异常要立刻

11、停机并通知相关人员。(5)车间所有电器设施、设备、工具严禁乱动。(6)任何设备、工具严禁私自拆解、修理。(7)生产结束,必须关闭设备电源。七、 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开始工作之前必须了解清楚工作方法;2.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对操作设备运转情况进行检查;3.工作时必须配带必要正确佩戴安全保护用品并合理使用保护用品和保护装置;4.工作时身体不靠近设备的旋转部位;5.设备在运转时,不检测工件物;6.设备保养,设备故障时,必须要关闭电源;7.设备运转时,手不准伸入行程范围内;8.严禁私自操作他人设备;9.不使用不安全之工具和设备;10.工作时注意力集中,不准与他人嬉笑,聊天;11.禁止用压缩气体吹身上

12、的灰尘;12.物品定位存放,不堵塞安全通道;13.不准与禁烟区内吸烟。平时不准挪用灭火器和其他消防器材;14.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向主管报告;15.不准在易燃易爆的区域内从事焊接工作;16.不准擅自拉动电源和修理电器设备;17.严禁私自开动各种机动车辆;18.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严禁穿戴过于宽大或者悬垂装饰衣物;19.工作室严禁戴指环、项链、领带等装饰品;八、 总结随着工程的不断发展,要确保安全,我们必须长期养成“严格安全管理、坚持按标准作业、主动提高技术业务素质、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经常开展安全警示教育等一些列安全好习惯”。这样才能进一步落实安全基础,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细

13、则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 起重指挥人员应由技术熟练、懂得起重机械性能的人员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指挥时应站在视野能够照顾到全工作面且吊装作业人员方便观察的地点。所发信号应事先统一,并做到准确、宏亮和清楚。2、 信号指挥站位得当,指挥动作要使起重机司机容易看到;上下信号容易联系,始终能清楚观察到起吊、吊运、就位的全过程。信号指挥站位要利于保护自己的安全,不能站在易受碰撞、难躲避、易受意外伤害,无保护措施的墙顶等危险部位。3、 旗语、手势信号明显、准确,音响信号清晰宏亮。上、下信号密切配合,下信号少服从上信号指挥。4、 吊装作业人员必须精力集中,作业中不准吸烟、吃东西、闲聊、玩笑、打闹,随时注意

14、起重机的旋转、行走和重物状况。吊装作业人员在工作期间不准擅自离开作业岗位。5、 起吊离地2030cm,应停钩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起重机的制动、稳定性,吊物捆绑的可靠性,吊索具受力后的状态等。发现超载,钢丝绳打扭、变形,钩挂不牢,吊索受力不均,吊点不当,吊物松散、不平衡、有浮摆物、钩挂及其它起吊疑问等,应立即落钩,处理彻底后再起吊。6、 吊物悬空后出现异常时,指挥人员要迅速判断,紧急通告危险部位人员迅速撤离。指挥吊物慢慢下落,排除险情后才可再起吊。7、 吊运中突然停电或发生机械故障,重物不准长时间悬空。要指挥将重物缓慢落在适当稳定位置并垫好。8、严禁吊物从人的头顶上越过。必须越过障碍物或人头顶时,其距离不准小于50cm。9、吊钩上升时,吊钩起升的极限高度应与吊臂顶点至少保持1m的距离。10、吊物不易摆放平稳或易脱钩的重物,必须使用卡环或专用的安全吊具,保证稳起稳落,严禁用钩直挂吊运。11、严禁吊物越过居民、街巷、有人建筑物、高压线和在其上空旋转。必要时,应于吊运前采取相应的有限措施。12、坚决抵制违章作业指令,严格执行吊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十不吊”即:12.1、被吊物重量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12.2、信号不明;12.3、吊物下方有人;12.4、吊物上站人;12.5、埋在地下物;12.6、斜拉、斜牵、斜吊;12.7、散物捆扎不牢;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