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69843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1 经济发展快学习目标1.利用图表等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特点。2.运用有关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推进过程,并说出其影响因素。3.通过相关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历程及影响。1.优势条件区位优势明显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侨乡众多政策优惠2.经济发展的成就(1)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2)是我国最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和极为重要的经济区。3.产业结构(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3)经

2、济特征:以外贸为导向,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哪些?答案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北部有南岭阻挡,经济腹地较小。知识点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通常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分析,具体如下:(1)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条件优势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历史因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早,是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历史经济基础比较好,在此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国家改革开放政策198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得以接受海外

3、先进的技术、大量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交通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对外联系便利,信息来源广、传播快技术便于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先进著名侨乡利于招商引资国际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为工业化提供了契机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答案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大,仍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知识小结下图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的升级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轻纺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接近棉花产

4、地 B.接近能源基地C.先进的技术水平 D.丰富的廉价劳动力2.以下不属于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升级原因的是()A.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B.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C.全国对外改革开放范围的扩大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答案1.D2.A解析第1题,轻纺工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主导因素为廉价的劳动力。第2题,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失去竞争优势。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当地落后产业的转移。3.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环境与技术交通和市场土地成本廉价劳动力A. B.C. D.答案D解析粤北山区

5、与珠三角相比,地价较低,劳动力廉价。下表是“19952000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表”。阅读表中数据,完成45题。比较项目长江三角洲数据(以珠江三角洲为100)1995年2000年人均GDP73.973.6科学家与工程师占从业人员比例128.2157.3出口依存度24.835.5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51.748.74.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00年期间()A.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少D.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5.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

6、的“出口依存度”低于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原因有()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狭小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存在差异A. B.C. D.答案4.D5.C解析第4题,结合表中数据及选项内容进行对应分析即可。第5题,珠三角受北部南岭的影响,国内市场比长三角小,同时珠三角以出口加工业为主。6.读“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及“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安徽皖江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2)重庆

7、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重要的产业承接转移区。简述该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区域发展的影响。(3)简述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毗邻长三角地区;水陆交通便捷;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协作条件好;政策扶持;地价低;劳动力丰富等。(2)有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不利影响:可能加剧环境污染。(3)特点:传统工业(劳动力导向型企业、重污染企业等)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原因:产业转移(产品升级换代)。解析(1)皖江区地处长江下游,毗邻长三角地区,地缘近;水陆交通便捷;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

8、协作条件好;当地政策扶持;相比长三角,当地地价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等,可降低生产成本。(2)重庆接收产业转移的有利影响:促进重庆产业结构优化及升级;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重庆人口众多,产业转移可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不利影响:接收产业转移也可能接收污染产业,会加剧当地环境污染。(3)图示苏南地区产值构成中:传统工业(劳动力导向型企业、重污染企业等)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当地传统工业外迁,产品升级换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40分钟课时作业读“小米公司某电子产品简化产业链示意图”,回答12题。1.小米公司的该电子产品由多家公司供货,主要是因为()A.产品和零部件

9、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2.为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下列措施中最有利的是()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D.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的网络销售答案1.A2.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小米手机的生产过程,零部件采用了多家产品,主要是为了寻求最佳的区位因素,降低生产成本。第2题,为了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应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电子产业的科技水平,增创自主品牌,提高电子信息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3.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始腾飞时,

10、美国产业结构中降幅最大的产业可能是()A.信息产业 B.轻纺工业C.旅游业 D.精密仪表工业答案B解析珠江三角洲经济腾飞时,接收的国际产业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4.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条件并不是因为()A.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B.优越的自然条件C.国家改革开放政策D.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答案D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改革开放后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该地区矿产尤其能源矿产缺乏,人多地少是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下图表示世界产业转移过程。读图回答57题。5.若表示世界产业转移的四个阶段,对其叙述正确是()A.表示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

11、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等产业转向日本B.表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将钢铁、纺织工业转向香港C.表示20世纪80年代,香港将轻纺、玩具、钟表、小家电等工业转向珠江三角洲D.表示近些年来珠江三角洲将电子计算机、核工业、宇航工业等转向粤北6.珠江三角洲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原材料和能源丰富劳动力廉价且充足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土地租金低市场广阔A. B.C. D.7.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此过程中,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加剧B.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内的经济差异C.扩散了珠江三角洲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D.实现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

12、地区的双赢,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答案5.C6.C7.A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810题。8.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9.以下属于阶段工业发展特点的是()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10.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A.全国对外

13、开放范围的扩大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答案8.C9.A10.B解析第8题,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故当时的主导产业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90年代后期,该地区实施了产业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广东边远地区转移,而当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9题,阶段由于当地的产业基础薄弱,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A对。外商的投资规模较小,B错。工业附加值较小,C错。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是90年代后阶段的产业发展特点,D错。第10题,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优势是加工工业发达,随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地价

14、、劳动力价格上升,改革开放地区扩大,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珠三角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而该地区能源矿产缺乏。读“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11.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B.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C.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技术D.虚线箭头代表能源和资金12.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影响可能是()A.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B.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C.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D.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答案11.B12.C解析第11题,粤东处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珠三角地区次之;粤西和粤北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但资源、劳动力丰富。一般从发达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地区的是资金和技术,从欠发达地区转移到发达地区的是资源和劳动力。第12题,石化工业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会减轻对珠三角的环境污染,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13.读下面“我国南方某服装厂与香港某服装厂出口产值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1)20世纪80年代初期,南方服装厂出口产值发生的变化是_,此时期,南方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