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检测湘教选修5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69368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检测湘教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检测湘教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检测湘教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检测湘教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检测湘教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检测湘教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检测湘教选修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章末检测(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图”,分析完成12题。地区主要灾害种类亚洲干旱、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台风、龙卷风欧洲酸雨、雪灾非洲干旱、洪水、沙漠化、蝗灾北美洲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水土流失、酸雨南美洲干旱、洪水、水土流失大洋洲干旱、土壤盐碱化、生物灾害1.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洪水、沙漠化B.干旱、洪水、飓风(台风)、龙卷风和酸雨C.干旱、洪水、蝗灾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2.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B.冬

2、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C.冬季气候寒冷,1月均温低于0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答案1.D2.B解析第1题,从表中可以可直接读出。第2题,欧洲雪灾多是因为欧洲深受西风带的影响,从海洋带来了湿热的水汽且受北大西洋的影响,气旋活动明显。3.关于自然灾害空间分布规律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性自然灾害,所以不同区域的自然灾害绝不相同B.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C.洪涝、干旱、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是平原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D.灾害损失的大小也受人文环境的影响答案D解析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性自然灾害,但不同区域的自然灾害也可能相同,A项错。B项中地面沉降

3、是平原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C项中水土流失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4.珠江三角洲近年来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加大,原因是()A.寒潮频频南下B.台风登陆次数增多C.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D.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排污量增加答案C解析在发生相同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人口越多,经济活动越集中,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这是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作用。5.读下表,表中灾害发生造成的死亡人数的变化说明()发生时间灾害地点及灾情摘要1920年中国华北大旱,灾民2 000万,死亡达50万人1937年印度加尔各答飓风,死亡30万人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

4、汶川大地震死亡人数逾6万人A.人类的抗灾能力越来越强B.自然灾害的强度越来越小C.人类已能控制灾害的发生、发展D.人口的密度越来越小答案A解析由表中灾情变化数据分析可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抗灾能力越来越强,灾害发生造成的死亡人数越来越少。6.我国是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主要是因为()A.大陆面积最广,地质条件复杂B.山地丘陵广布,地势起伏较大C.大陆内部断裂构造多,岩浆活动频繁D.地处两大地震带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答案D解析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东部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

5、完成78题。7.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支流多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流域内落差小气候异常暴雨频繁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河道弯曲狭窄湖泊淤积A. B.C. D.8.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A.移民建镇,填湖造田,平垸行洪B.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D.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通道答案7.B8.D解析第7题,淮河是南侧支流先到汛期,北侧支流后到汛期,水灾的原因是年内季节变化大;同时受季风的影响,而不是气候异常造成的。第8题,治理淮河水灾的主要措施是上游修建水库,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

6、治入海入江水道。读“我国2009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911题。9.图中受干旱影响的省区(简称)有()A.冀、豫、晋、陕 B.桂、秦、甘、鲁C.皖、湘、陇、赣 D.闽、滇、晋、川10.受此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A.春小麦 B.冬小麦 C.水稻 D.油菜11.缓解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减少用水量发展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大力开发地下水迁移人口培养耐旱农作物品种A. B.C. D.答案9.A10.B11.C解析第9题,据图即可直接读出。第10题,图示地区是冬小麦的主要产区。第11题,从开源、节流两方面采取措施。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回答1215

7、题。年代项目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受灾人口(万人/年)2427438591 2261 590受灾农田(万公顷/年)18.143.953.782.089.112.下列省区与广东省属于同一自然灾害多发区的是()A.广西、浙江 B.福建、湖南C.山东、台湾 D.海南、云南13.上表说明广东省20世纪5090年代受灾人口和成灾农田的变化趋势是()A.受灾人口逐年上升B.受灾人口和成灾农田逐年上升C.90年代广东省受灾农田和受灾人口最多D.成灾农田逐年上升14.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的自然灾害损失的特点是()A.损失逐渐增大,但递增率逐渐减小B.损

8、失逐渐减小,但递增率逐渐增大C.损失逐渐减小,且递增率逐渐减小D.损失越来越大,且递增率越来越大15.下列对于广东省自然灾害频繁的环境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濒临海洋,台风灾害比较严重B.广东省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灾害比较多C.广东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进退快慢的不同,往往会在不同的年份形成旱涝灾害D.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密度较大,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数量和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都比较大答案12.A13.B14.D15.D解析广东省属于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除广东外,还包括广西、福建、浙江、台湾、海南等省区;从表中可以直接看出,广东省20世纪

9、5090年代受灾人口和成灾农田逐年上升,广东省的自然灾害损失越来越大,且递增率越来越大;广东省大部分而非全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雷州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二、综合题(共40分)16.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年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15分)答案台风频繁登陆区,狂风暴雨,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造成严重损失。防御措施: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制定救灾应急预案。解析从台风分析,台风形成于西北太平洋后向西北移动,多在广东、福建沿海登陆,

10、两省受台风影响的次数多。台风特点是易带来狂风暴雨,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从受灾体分析,福建省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所以灾害损失严重。对台风灾害的防御,可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等方面分析。从工程措施分析,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等。从非工程措施分析,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制定救灾应急预案。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西海固,史称“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它地处黄土高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西吉、海原、固原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向北部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包括六盘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地表以黄土丘陵为主,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大部分地

11、区年降水量在200400 mm之间,且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蒸发量却在1 000 mm以上,植被匮乏,森林覆盖率不到9%。(1)结合材料,说出西海固所在的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灾害有哪些。(2)黄土高原成为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原因有哪些?(3)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西海固地区曾一度陷入“人口膨胀粮食短缺滥垦土地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贫穷加剧”的恶性循环之中。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旱涝灾害、水土流失、寒潮、风沙、冰雹、霜冻等。(2)自然原因: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区,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过度放牧等。(3)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析结合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分析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及主要灾害类型。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