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理方案99302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34565400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9930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9930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9930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9930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9930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993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垃圾处理方案9930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市寿春中学建筑垃圾处理方案目 录 一、前 言2二、建筑垃圾处置核准2三、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3四、有效的管理措施5五、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5六、建筑垃圾清运7七、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9一、 前言:每个行业都会产生各种垃圾,尤其是建筑行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种建筑垃圾。至2006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以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废渣500t至600t的标准推算,我国现有建筑面积至少产生了20亿吨建筑垃圾。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产生

2、的污染相当于汽车排放尾气的两倍!建筑垃圾的带来的危害如此巨大,已经得到了各界充分重视。所以,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项问题,是个系统工程。二、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包括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 其设立依据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六条“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固体废物”。第十九条“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

3、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第四十条“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卫生标准”。 2、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01号)第二十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实施监督管理 ”。 3、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39号)第七条“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应当向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后,方可处置”。第十六条“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 4、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令)序号第101“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5、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许可规定及实施机关决定(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68号)序号第225“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由所在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三、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1. 建筑施工垃圾:在施工现场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

5、0%,其它垃圾成分约占20%,表1.1中列出了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工地中建筑施工垃圾组成比例和单位建筑面积产生的垃圾量。表1.1 建筑施工垃圾数量和组成(%)垃圾成分建筑施工垃圾组成比例垃圾成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碎砖(砌块)305015301020砂浆81510201020混凝土81515301535桩头-815820包装材料5155201020屋面材料252525钢材152828木材151515其他102010201020合计100100100垃圾产生量(kg/m2)5020040150401502. 建筑拆除垃圾旧建筑拆除垃圾相对建筑施工单位面积产生垃圾量更大,旧建筑物拆除垃圾的组成与

6、建筑物的结构有关:旧砖混结构建筑中,砖块、瓦砾约占80%,其余为木料、碎玻璃、石灰、渣土等,现阶段拆除的旧建筑多属砖混结构的民居;废弃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混凝土块约占50%60%,其余为金属、砖块、砌块、塑料制品等,旧工业厂房、楼宇建筑是此类建筑的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水平的越来越高,旧建筑拆除垃圾的组成会发生变化,主要成分由砖块、瓦砾向混凝土块转变。根据对国内旧建筑拆除垃圾的组成统计,其结果见表1.2。表1.2 施工和拆除过程中建筑垃圾组成比例比较(%)建筑垃圾成分垃圾组成比例施工过程拆除过程混凝土碎末19.899.27钢筋混凝土33.118.25块状混凝土1.110.9泥土、灰尘1

7、1.9130.56石块、碎石11.7823.78沥青1.610.13砖6.335竹、木料7.4610.83玻璃0.20.56砂子1.441.7金属3.414.36其他2.024.57总计100100四、有效的管理措施1. 加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避免采用混合收集,减小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2. 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建筑垃圾分配现场的施工人员分拣,提高可以回收的资源。3.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垃圾处理采用填埋、焚烧、分类循环利用等;4. 提高建设工作者的环境意识;宣传垃圾处理的重要性;5. 施工现场配备一名工人专门负责垃圾的管理,将垃圾类别的标志牌尽量做到清晰易识别,项目

8、负责人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和监督,争取切实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观念,保护好现场的环境。五、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1建筑垃圾的减量化:第一,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在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大多数以民工为主,他们普遍素质不高,施工技术水平偏低,这对现场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工质量,将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在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中,因建筑施工质量返工引起的垃圾量比例较大,而且造成材料浪费。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尽可能的应用总结出来的办法,把施工质量隐患防范于

9、未然。第二,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第三,推广新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避免凿除或修补而产生的垃圾。避免不必要的建筑产品包装。第四,优化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方案中要考虑的问题有:建筑物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采用可以少产生建筑垃圾的结构设计;选用少产生建筑垃圾的建材和再生建材;应考虑到建筑物将来维修和改造时便于进行,且建

10、筑垃圾较少;应考虑建筑物在将来拆除时建筑材料和构件的再生问题。2. 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1)建筑垃圾中砖、瓦经清理可重复使用,废砖、瓦、混凝土经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后作为再生骨料配制低标号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工程垫层、室内地坪及地坪垫层和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空心隔墙板、蒸压粉煤灰砖等生产。(2)再生骨料组份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水泥砂浆,致使再生骨料孔隙率高、吸水性大、强度低。这些都将导致所配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差,混凝土收缩值、徐变值增大,抗压强度偏低,限制了该混凝土的使用范围;(3)建设工程中的废木材,除了作为模板和建筑用材再利用外,通过木材破碎机,弄成碎屑可作为造纸原料或作

11、为燃料使用,或用于制造中密度纤维板;(4)废金属、钢料等经分拣后送钢铁厂或有色金属冶炼厂回炼;(5)废玻璃分拣后送玻璃厂或微晶玻璃厂做生产原料;(6)废油毡填埋处理;基坑土及边坡土送烧结砖厂生产烧结砖,碎石经破碎、筛分、清洗后做混凝土骨料。具体见表3.1表3.1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方法垃圾成分再生利用方法开挖泥土堆山造景、回填、绿化用碎砖瓦砌块、墙体材料、路基垫层混凝土块再生砼骨料、路基垫层、碎石桩、行道砖、砌块砂浆砌块、填料钢材再次使用、回炉木材、纸板复合板材、燃烧发电塑料粉碎、热分解、填埋沥青再生沥青砼玻璃高温熔化、路基垫层其它填埋3. 与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之间的区别建筑垃圾属于特殊垃圾,它

12、的处理方式与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以下几点:(1) 排放的单位必须提前向所在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申报;(2) 必须采取专门方式,单独收集,送往指定的专门垃圾处理处置场进行处理处置,例如泥浆类垃圾应在专用的泥浆池中存放,通过吸污车运输;(3) 从收集到处理处置的过程,由经专门培训的人员操作或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严禁在专门处理处置设施外随意混合、焚烧或处置。(4) 建筑垃圾一般为无污染固体,国内一般采取填埋法处理,部分回收利用,少部分进行焚烧。六、建筑垃圾清运: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

13、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将废料统一进行堆放,配备专业清运工人进行清运处理。且分类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1) 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内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苫盖,避免雨淋和减少扬尘。(2)建筑垃圾堆放区应至少保证3天以上的建筑垃圾临时贮存能力。如无专用提升设施,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 m。(3) 建筑垃圾堆放区地坪标高应高于周围场地不小于15 cm,堆放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满足场地雨水导排要求。(4) 放区应设置明显的分类堆放标志。2、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必须经当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门核准,并应满足如下要求:(1)运输车辆、船舶应有合法的行驶证,并通过年审;(2)运输

14、单位应具有当地主管部门颁发的准运证或营运证;(3)具有建筑垃圾经营性运输服务资质。3、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按核准的路线和时间行驶,并到核准的地点处理处置建筑垃圾。具体要求如下:(1) 建筑垃圾运输车运行时间安排应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2)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运输路线,应由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会同交通管理部门规定;(3) 运输单位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核准的处理地点后,应取得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送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查验。4、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型式和载重量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1) 工程渣土运输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式货车;(2) 装修及拆迁垃圾运输宜采用载重量515 t的密封式货车;(3) 工程泥浆运输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 t的密封罐车。5、 建筑垃圾运输车厢盖应采用机械密闭装置,开启、关闭时动作应平稳灵活、无卡滞、冲击现象。(1) 厢盖与厢盖、厢盖与车厢侧栏板缝隙不应大于30 mm;(2) 厢盖与车厢前、后拦板缝隙不应大于50 mm;(3) 卸料门与车厢栏板、底板结合处缝隙不应大于10 mm。6、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容貌整洁、外观完整、标志齐全。(1)车辆车窗、挡风玻璃、反光镜、车灯应明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