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薄壁墩墩施组(巴南)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563835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薄壁墩墩施组(巴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双薄壁墩墩施组(巴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双薄壁墩墩施组(巴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双薄壁墩墩施组(巴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双薄壁墩墩施组(巴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薄壁墩墩施组(巴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薄壁墩墩施组(巴南)(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桥12号、13号墩墩身施工组织设计1.概况(1)工程概述12号、13号主墩采用左右幅分幅式。12号、13号主墩墩身均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双薄壁墩,每个墩共4个薄壁(柱),其中12号墩墩底标高328.083m,后壁高14.57m、前壁高14.71m;13号墩墩底标高328.023m,后壁高18.05m,前壁高18.19m。每个墩的前后壁净距5.4m,左右幅净距5.6m。每个墩壁截面为1.87.0m;墩身上、下游设置弧形圆端,圆端为半径0.9m的半圆。墩身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40号混凝土。墩身设置角钢构成的劲性骨架。为避免墩身表面出现细小裂纹,在墩身四周主钢筋外设置防裂钢筋网,采用符合GB/T

2、1499.3-2002定型生产的D6焊接钢筋网。 (2)水文资料桥位处为嘉陵江新政航电枢纽库区,正常蓄水位324.00米, 据新政航电枢纽运行规律显示,墩位处水位基本不受洪水影响,主要受新政航电枢纽开闸影响。(3)气温、降水主墩施工期的多年平均气温为16.8,气温较高,对墩身施工比较有利。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左右,且时有暴雨发生。2.施工方法选定12号、13号墩的墩身高度都在20米以下,采用塔吊为施工提升设施。墩身劲性骨架和钢筋均在制作场集中加工成半成品,用塔吊提升到墩上安装。墩身采用翻模施工,每次翻升高度4.5m,翻模由新加工的大块钢模拼装而成。混凝土采用拌和楼集中拌制土,输送

3、泵入模。3.墩身施工工艺流程墩柱施工放样起步段劲性骨架、钢筋施工起步段模板安装起步段混凝土浇筑起步段混凝土凿毛、养护第二段劲性骨架、钢筋施工起步段模板拉杆紧固第二段模板安装第二段混凝土浇筑第二段混凝土凿毛、养护第三段劲性骨架、钢筋施工第二段模板拉杆紧固起步段模板拆除、清理并安装到第三段第三段混凝土浇筑第三段混凝土凿毛、养护如此循环进入翻模施工直到墩顶(预埋箱梁0号块施工牛腿)以上工艺流程容未包含伸入承台的墩身钢筋施工,以及塔吊、人行转梯、混凝土输送管道的施工。4.施工现场总体布置4.1塔吊施工12号、13号墩分别设置1台中联平顶(5512)塔吊,其安装平面位置为承台顶面的纵横轴线上。根据塔吊截

4、面尺寸,在左右幅承台混凝土相应的位置埋设预埋钢板和型钢,在承台施工结束后,使用履带吊车进行塔吊的安装。塔吊安装后,必须经过安检,且设置避雷设施后方可投入使用。随墩身施工高度的增加,按塔吊使用要求设置附着支撑件与墩身连接,并接高塔吊标准节。4.2栈桥布置12、13号墩通过桩基施工时架设的浮桥作为施工通道,在浮桥上布置混凝土管道和人员通道。4.3加工场布置12、13号墩的钢筋场均设置在柴井岸6号墩上下游50米处,钢筋及劲性骨架制作好后,采用吊车上船、船运到墩位、塔吊提升安装。 4.4混凝土运输12、13号墩均采用拌和楼集中拌合,在拌和楼处用输送泵直接泵送入模;13号墩采用二级输送泵,解决拌和楼到墩

5、柱高差过大的问题。两主墩混凝土输送管道均经栈桥、塔吊延伸到墩身施工部位。5墩身施工5.1墩身劲性骨架施工墩身劲性骨架设计为框架式结构,其构件全部为角钢;骨架立杆为12512510角钢,每柱设6根;平撑、斜撑均为75757角钢,平撑每180cm一道,每个矩形框架均设斜撑,视框架尺寸大小分别设置剪刀撑或单根斜撑。劲性骨架在地面加工成桁架片后,采用塔吊提升到待安装位后分别安装,最终组合形成骨架框架。劲性骨架每次安装的高度必须与竖向主钢筋的长度一致,确保劲性骨架充分满足主钢筋定位的要求。5.1.1加工平台在地面的加工平台采用混凝土浇筑:平整场地后,浇筑10cm厚混凝土硬化,精细找平,在平台顶面放出大样

6、并安装限位装置,用以控制骨架的尺寸。5.1.2劲性骨架制作劲性骨架全部由角钢构成。先按照设计图纸尺寸分别制作单根构件,对每根构件的顺直度和端头型式严格控制,发现误差过大必须校正后才能用于组装焊接。构件置于平台上,与限位装置贴紧后再施焊联接。焊接必须主次顺序先后进行:首先焊接控制骨架尺寸的主框架构件,主框架形成后再焊接斜撑,以使斜撑对主框架起到收紧、加固的作用。劲性骨架在加工场的制作到形成桁架片就结束,新加工的桁架片必须在所有焊缝冷却后再从平台上卸下,以避免其力重分配过程中造成骨架变形,而无法满足安装要求。5.1.3劲性骨架安装劲性骨架安装前,需测量放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以控制骨架的平面位

7、置和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待安装的桁片采用塔吊安装,安装时采用垂球控制其各个骨架立杆的竖直度。安装时的焊接顺序同样按主次先后进行:首先焊接立杆接头,再焊接平撑控制平面尺寸,最后焊接斜撑控制整个骨架的竖直度。立杆的连接采用同规格的短角钢焊连。劲性骨架的安装过程中分别控制其单片或单根构件的竖直度和位置,安装结束后必须再次全面检查,当其平面位置或竖直度没有满足安装要求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校正,确保骨架本身位置的精确。5.2墩身钢筋施工墩身钢筋由三部分组成:竖向主筋、水平箍筋、分布钢筋以及防裂钢筋网。5.2.1钢筋制作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制作。竖向主钢筋设计为通长直钢筋,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根据施工要求

8、配置各分段长度和加工端头螺纹。主钢筋配料时必须综合考虑承台分两次浇筑、同一接头断面的接头率不大于50、接头断面距离不小于35D、施工节段高度4.5m、钢筋定尺长度为9m等因素,确保在满足设计及规要求的前提下,方便施工、尽量减少同一根主钢筋上的接头数量。在加工主钢筋端头的丝头前,采用砂轮切割机将钢筋头切割整齐,确保钢筋头平整且与钢筋轴线垂直。钢筋齐头后,将钢筋固定于直螺纹滚轧套丝机上,并将钢筋轴线对正滚轧套丝机构轴线既可开机套丝,套丝完毕后用角磨机将毛刺磨掉。丝头长度按标准接头型式要求的长度控制。丝头加工期间,应定期、分批量进行型式检查,发现误差较大应立即对加工机械或加工工艺进行校正。加工好的丝

9、头应套上保护套进行保护。箍筋加工采用钢筋弯曲机并配置相应工装进行,确保箍筋尺寸。所有箍筋末端均采用135弯钩,相邻箍筋弯钩接头沿纵向交替布置。分布钢筋构造简单,制作的主要容为配料。尽量减少接头数量,降低钢筋损耗率。防裂钢筋网采GB/T1499.3-2002定型产品D6焊接钢筋网,从墩底到墩顶拉通设置。5.2.2钢筋安装竖向主钢筋采用塔吊提升到待安装位置后,人工逐根提起对接,使用管钳拧紧钢筋接头,并及时点焊在劲性骨架上予以稳固。主钢筋安装时注意按照配置进行接头断面和接头率的控制,并保证其竖直度、间距和让出模板拉杆位置。箍筋和分布钢筋按照自下向上的顺序进行安装,安装时将绑扎搭接或焊接接头的同断面接

10、头率控制在50以。箍筋安装后,其四角的两边都必须紧贴主钢筋。箍筋和分布钢筋层间间距准确,每层的钢筋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安装牢固。防裂钢筋网在主钢筋、箍筋等安装完成后、模板安装前安装。该钢筋网片处于钢筋净保护层,要求其安装时与侧钢筋必须紧贴、连接牢固,并与模板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免在墩身混凝土浇筑后钢筋外露,或因钢筋网的保护层太薄而在混凝土表面呈现钢筋网格印记。5.3墩身模板施工墩身采用翻模施工,每次翻升高度4.5m。模板全部为本项目新加工的大块钢模。5.3.1模板设计及加工模板数量配置:每个墩柱每2.25m高节段所使用的模板为1套,全桥共配置24套,以确保12号墩、13号墩共8个墩柱的每个墩柱均分

11、配到3套模板,可同时进行翻模施工。模板分块:每套模板由编号为1#和2#的两种模板组成,其中:1#模板4块,为大块平面模板,每块面板尺寸2.25m(宽)3.5m(高),用于墩身主面;2#模板2块,为圆弧形模板,用于墩身上下游圆端,其高度2.25m,圆端参数:半径90cm。模板基本构成:面板为6mm冷轧A3钢板;层骨架为10槽钢与钢带组成的4040cm的框架;外层横向加劲背楞为216槽钢,每节段共设置2层;模板周边连接板为10010010mm角钢;模板拉杆采用25mm精轧螺纹钢。模板委托专业钢结构加工厂生产,成品必须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出厂用于施

12、工。模板具体设计图见承台模板设计图。5.3.2模板安装 、拆除 (1) 钢筋、预埋件的施工结束后,采用塔吊安装模板,模板安装顺序为1#模板2#模板。当上一节段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并再次收紧其模板拉杆后,即可拆除本节段模板,模板拆除顺序为2#模板1#模板。翻模施工过程中,两套模板交替上升,每次翻升4.5m。(2) 第一节段(起步段)模板的安装在承台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时,在墩身四周分几层埋置直径较大的钢筋或型钢,用于起步段模板定位。承台施工结束后,在其顶面上准确放出墩柱边线位置,在放样位置外侧(模板底面)用16槽钢作为模板,以利于起步段模板拆除;16槽钢安装定位完毕后,按照模板安装顺序将钢模吊运至安

13、装位置,模板下端与槽钢的口对齐,并临时稳固。相邻模板就位后,将模板相互用螺栓连结成整体;所有模板初步定位后,利用全站仪进行调位:首先对各个接缝进行高程测量,使之等高;然后再反复调整各模板平面位置,使之符合规要求。模板调整过程中,拉杆必须相应调整其松劲程度,模板调整结束,拉杆也必须完全收紧。(3) 第二节段模板安装第一节段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第二节段钢筋施工完毕后,将第二节段模板置于第一节段模板顶面,其底面与第一节段段模板顶面对齐,其余方法与上面相同;第三节段的模板则将第一节段模板翻升到第二节段模板顶面安装,以后照此循环。模板安装时要保证上下段接缝密合顺直。在安装新一节段模板前,除先收紧下一段模

14、板拉杆外,还需用软填充物仔细嵌填已浇节段顶面砼与模板间的缝隙,防止新浇砼的浆液流下污染结构表面。(4) 模板的调位模板调位用高精度全站仪控制模板的桥轴线、墩轴线、四角高程,墩柱长宽和净空尺寸。只有模板的安装精度满足要求后才能固定好模板。(5) 拆模 本节段的模板拆除必须上一节段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并再次收紧其模板拉杆后方可进行。 每次拆除模板时,先用不少于2台5T手拉葫芦将模板提住,并设置保险绳后才能按设计的模板拆除顺序依次将各块模板的螺栓、拉杆拆除,再将模板吊点从手拉葫芦转移到塔吊上。 在每次拆模前应将施工操作和安全平台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必要时拆模后立即进行墩身表面的修饰。 拆模后,先将模板

15、表面清理干净,再在其表面均匀涂抹脱模剂,防止其生锈,以便下次使用。为保证墩身混凝土表面光泽及颜色一致,施工中将采用同一品牌的脱模剂。 拆卸模板时应小心谨慎,严禁大力敲打模板或用撬棍插入模板于混凝土之间进行模板剥离,以免损伤结构混凝土和模板。(6) 注意事项 安装时,在模板接缝处用普通胶水粘贴塑料泡沫防止漏浆。墩身两大块模间设置对拉螺栓以固定模板,拉杆外套PVC管以便于对拉螺栓拆除。每安装一层模板均用全站仪通过控制模板四角坐标和高程进行定位,安装后的模板应线型顺适,接头紧密、平整,位置准确。 为实现主梁0块托架现浇施工、墩柱间临时横向联系、塔吊附着、栈桥以及其他施工设施的安装,在主墩相应位置的模板安装前应预埋相应预埋件。5.3.3作业平台及平台间通道每个墩柱各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完全围绕墩柱的、封闭的作业平台。平台框架和斜撑均由75757角钢构成,采用焊接方式附着于模板骨架上。主平台宽度95cm,设置在每节段翻模顶面以下80cm处;踩板采用5cm木板或钢板网铺设;栏杆高度120cm,采用钢筋焊接。主平台的斜撑采用钢筋焊连形成网格,作为模板拉杆安装和拆除的施工防护设施。各作业平台间、塔吊与作业平台间的人员交通通道采用角钢焊接,与模板、塔吊间采用拴结方式连接,以便于每次模板翻升时拆卸和安装。5.4墩身混凝土施工两个主墩墩身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