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04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0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63077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第04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0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高三语文(第04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0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高三语文(第04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0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高三语文(第04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0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高三语文(第04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0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04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0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第04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0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高三语文(第04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0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专题10 古典诗歌鉴赏一、【2017届安徽蚌埠二中、合肥八中、铜陵一中、芜湖一中高三10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 题。谪岭南道中作李德裕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乌啼。【注】这首七言律诗,是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贬岭南时所作。8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分析它们的妙处?(5 分)9清人沈德潜认为颔联“一语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请分析这种说法。(6 分)【答案】8“争”和“暗”。“争”字,用了拟人手法,点出了“路

2、转迷”的原因,好像道路纡曲,使人迷失方向是“岭水”故意“争分”造成的。(3分)“暗”字,枕榔、椰树使溪水阴暗,突出枕榔、椰树等常绿乔木的茂密,遮天蔽日的特点(2分)。9颔联表面写在谪贬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害怕遇到毒雾,碰着蛇草;更担心那能使中毒致死的沙虫,连看见掉落的燕泥也要畏避,有力地渲染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2分)。实际上诗人运用双关的写法,用这种险恶的自然环境比喻官场的凶险,(2分)用“毒雾” “蛇草”等来喻指奸佞小人,从而表达对他们的憎恶和畏惧之情。(2分)【解析】8【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链结构

3、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主要从炼手法和炼意方面考虑。9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一语双关,都什么意思。表面写险恶的自然环境,实际写官场的凶险。用“毒雾”“蛇草”等来喻指奸佞小人,从而表达对他们的憎恶和畏惧之情。【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

4、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注意双关手法的分析。二、【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刘长卿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注】此诗是诗人奉诏被贬往南巴(今广东电白)经过江州与二友人话别时写的。沧州:滨海

5、的地方,也指隐士居处。慎风波:慎于宦海风波。8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9这首诗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案】8明月映入江水,北方的大雁掠空而过;淮南一带万木凋零,古楚地的山岭突然裸露,面积似乎比往日增加了许多。(2分)描绘了一幅水天空寂、江山寥落(凄凉萧条)的江州秋色图,渲染了清秋气氛,烘托出孤寂凄凉的心境。(3分)9对朝廷的不满,对隐居的渴望。奉诏被贬却说成“承优诏”,正话反说;“世事空知”“寄身且喜”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2分)对光阴流逝、无所作为的伤感。作者看到镜中白发想到与朋友共老,又心生光阴流逝之叹。(2分)友人劝诫诗人要

6、警惕宦海风波,又激起他的感激之情。(2分)【解析】8【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分析作用注意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9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句“承优诏”分析对朝廷的不满,结合“世事空知”“寄身且喜”分析你对隐居的渴望。由“白发”分析对光阴流逝、无所作为的伤感。再结合注释“慎风波”分析“友人劝诫诗人要警惕宦海风波,又激起他的感激之情”。【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7、。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首歌后面的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承优诏”“世事空知”“寄身且喜”“白发”进行分析。三、【2017届安徽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别诗(南朝)范云孤烟起新丰,归雁出云中。草

8、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折桂衡山北,采兰沅水东。桂折心焉寄?兰采意谁通。8诗的五、六句中,“满”“空”两字可谓灵动传种,请试作分析。(6分)9结合课本中所学过的涉江采芙蓉,说说诗的最后四句吉“折桂”“采兰”二事的作用。(5分)【答案】8“满”不仅点出离别时河水满溢的情状,更暗含着主人公离别时感情的深重,似乎如那河水一般满溢。 “空”与上句“满”相对,突出的是月的亏宅、不圆满,这显然是主人公的主观感受,写出了主人公因企盼团聚而不得的空落与失望之情。9兰桂等香花异草,常用来喻品行高洁、感情忠贞。诗人在这里言此二事,与涉江采奖蓉一样,借以表达主人公对感情的忠贞,对远行之人的思念

9、和美好祝愿。【解析】8【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常规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或词在句中的含义。解释含义除了说明该字或词在句中的具体意思而外,还应当考虑语法现象和修辞手法,如活用,拟人,比喻,通感,化动为静等。第二步:把该字或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想像,再现诗句表现的图景。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如本题“满”不仅点出离别时河水满溢的情状,更暗含着主人公离别时感情的深重,似乎如那河水一般满溢。“空”与上句“满”相对,突出的是月的亏宅、不圆满,这显然是主人公的主观感受,写出了主人公因企盼团聚而不

10、得的空落与失望之情。9【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分析作用,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结合离骚的意象分析。答题时注意首先描绘诗句描绘的画面,然后概括意境的特征,最后点明情感,诗句的作用主要从分析和全诗的关系以及在情感表达方面入手。如本题诗人在这里言此二事,与涉江采奖蓉一样,借以表达主人公对感情的忠贞,对远行之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四、【2017届北京朝阳区高三上期中】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15下列对本

11、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首句劈头自问,其中暗含诗人无所事事的烦闷。B三四句用“古树”和“秋声”交代诗人居住的环境。C第六句“空复情”中“空”的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D最后两句是说为了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16下列诗句中与“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B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李白行路难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17从结尾来看,这是一首思念之作,请简要说明中间四句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4分)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1)“寄”有“寄托情感”

12、之意,古人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如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强烈地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担忧的诗句是“ , 。”(2)“水”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常用来表达情感。李煜在虞美人中用它来喻亡国之愁: ?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它来感慨人生失意: , ;辛弃疾在菩萨蛮中用它来表达悲愤之情: 。【答案】15(3分)D16(3分)C17(4分)三四句借景抒情,诗人借萧瑟凄清的环境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苦(2分);五六两句借事抒情,诗人借助“鲁酒”和“齐歌”排遣愁绪,但没有成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深。(2分)。(意思对即可)18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13、流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解析】15试题分析:D项说“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对诗句解说错误。“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意思是,思君之情如同滔滔汶水,浩浩荡荡地随你向南行。浩荡:广阔、浩大的样子。南征:南行,指代往南而去的杜甫。一说南征指南流之水。【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此题从选项设置来看,分别是从诗句、炼字、意象等方面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分析判断。本诗最后两句中,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西南流向。杜甫在鲁郡告别李白欲去长安,长安也正位于鲁

14、地的西南。所以诗人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不息、相思不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这种绵绵不绝的思情,和那种“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的开阔洒脱的胸襟,显示了诗人感情和格调的丰富多彩。16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顾手足情深而骨肉相残的行为。“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是说,陆机有雄才大略,却也无法自保,李斯将被除掉的时候才想起急流勇退,可惜已经晚了。运用的是反问的手法。“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运用反问的手法,既描写出舞姿的优美,又表现出作者在抑郁寂寞中的自我排遣的大观情怀

15、。【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这类题目一般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词)用了怎样表达技巧?这首诗(词)运用了(术语)手法,请简要分析。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一般认为,诗词表现手法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