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9月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开*** 文档编号:134558349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9月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9月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9月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9月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9月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9月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9月月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彭州中学高2015级9月月考数学试题(文科)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集合, ,则(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又所以故选D2.若复数z满足,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z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C【解析】【分析】化简原式,利用复数除法运算法则求得,从而可得结果.【详解】 , 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的坐标为,位于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复数是高考中必考知识,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要注意对实部、虚部的理解,掌握纯虚数、共轭复数这些重要概念,复数的运算主要考查除法运算,通过分母实数化转化为复数的

2、乘法,运算时特别要注意多项式相乘后的化简,防止简单问题出错,造成不必要的失分.3.已知向量, ,若,则( )A. B. C. 2D. 4【答案】C【解析】由, ,可得:,即所以故选C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作出不等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图,如图所示,则该区域面积为,故选B.5.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共织九十尺,问织几日?”,已知“日减功迟”的具体含义是每天比前一天少织同样多的布,则此问题的答案是( )A. 10日B. 2

3、0日C. 30日D. 40日【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每天织布的数量组成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则,故选C.6.设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若为等边三角形,则实数的值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圆心坐标为,半径为2,则的边长为2,所以的高为,即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所以,解得,故选B.7.方程表示双曲线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3m0B. 3m2C 3m4D. 1m3【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则C,D均不正确,而B为充要条件,不合题意,故选A.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为3,则输入的数不可能是( )A. 15B. 18C. 19D.

4、20【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当时,条件成立,根据程序框图知,对于选项A,当时,代入程序执行验证,初始值进入循环结构时,条件不成立;执行循环体,条件不成立;执行循环体,条件不成立;执行循环体,条件成立,输出的值为3,满足题意,以此类推,输入的数不可能是20,故选D.9.如图1所示,是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被削去一个角后所得到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其中,若此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则可以作为其正视图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由题意,根据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俯视图知,其正视图的长应为底面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宽应为正方体的棱长,故排除B,D,而在三视图中看不见的棱用虚线表示,故排

5、除A,所以正确答案为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属于中低档题型,也是最近几年高考的必考题型.此题有与以往有不同之处,就是给出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各俯视图,去寻找正视图,注意的是,由实物图画三视图或判断选择三视图时,需要注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还看得见棱的画实线,看不见的棱要画虚线.10.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函数的部分图象,可得,再根据五点法作图可得,故选C.【方法点睛】本题主要通过已知三角函数的图像求解析式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利用利用图像先求出周期,用周期公式求出,利用特殊点求

6、出,正确求使解题的关键.求解析时求参数是确定函数解析式的关键,由特殊点求时,一定要分清特殊点是“五点法”的第几个点, 用五点法求值时,往往以寻找“五点法”中的第一个点为突破口,“第一点”(即图象上升时与轴的交点) 时;“第二点”(即图象的“峰点”) 时;“第三点”(即图象下降时与轴的交点) 时;“第四点”(即图象的“谷点”) 时;“第五点”时.11.设为双曲线的右焦点,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依次与双曲线的左.右支交于点,若,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PQ|=2|QF|,PQF=60,PFQ=90,设双曲线的左焦点为F1,连接F1P,F1Q,由对称性可知,F

7、1PFQ为矩形,且|F1F|=2|QF|,,不妨设,则,故.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双曲线的离心率是双曲线最重要的几何性质,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常见有两种方法:求出a,c,代入公式;只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得到关于a,b,c的齐次式,结合b2c2a2转化为a,c的齐次式,然后等式(不等式)两边分别除以a或a2转化为关于e的方程(不等式),解方程(不等式)即可得e(e的取值范围)12.已知函数,设关于的方程有个不同的实数解,则的所有可能的值为( )A. 3B. 1或3C. 4或6D. 3或4或6【答案】B【解析】由已知,令,解得或,则函数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极大值,最小值.

8、综上可考查方程的根的情况如下(附函数图):(1)当或时,有唯一实根;(2)当时,有三个实根;(3)当或时,有两个实根;(4)当时,无实根.令,则由,得,当时,由,符号情况(1),此时原方程有1个根,由,而,符号情况(3),此时原方程有2个根,综上得共有3个根;当时,由,又,符号情况(1)或(2),此时原方程有1个或三个根,由,又,符号情况(3),此时原方程有两个根,综上得共1个或3个根.综上所述,值为1或3.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函数单调性、最值等性质在求方程根的个数的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导数、数形结合法在研究函数单调性、最值中的应用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属于高档题型,也是高频考点.方程的

9、实根分布情况,常常与参数的取值范围结合在一起,解答这类问题,有时需要借助于导数从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入手,使问题获得比较圆满的解决.二、填空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关于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则_.【答案】 【解析】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故答案为.14.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的面积为,则角B= _,【答案】【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首先求得的值,然后确定B的大小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即,则:.【点睛】在解决三角形问题中,面积公式最常用,因为公式中既有边又有角,容易和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联系起来.15.甲、乙两组数据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其中为小于10

10、的自然数,已知甲组数据的中位数大于乙组数据的中位数,则甲组数据的平均数也大于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概率为_【答案】【解析】由图可知,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平均数为,由题意得,即基本事件共5个,而,所以的值为0,1,2,即所求事件的基本事件有3个,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茎叶图中数据特征数字,包括中位数、平均数等的运用,以及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属于中低档题型,也是高频考点.用茎叶图表示数据有两个优点:一是统计图上没有原始数据信息的损失,所有数据信息都可以从茎叶图中得到;二是茎叶图中的数据可以随时记录,随时添加,方便记录与表示.16.设函数若在区间上的值域为,则实数的取值范

11、围为_【答案】【解析】【分析】先作出的图象,分析值域为的图象的的大致范围,然后再根据区间计算出的范围.【详解】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因为时,若,此时仅有,再令,解得:;结合图象可知,当时,所以:.【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分段函数的值域求解参数范围问题,难度一般.处理分段函数的参数范围问题,数形结合是一种高效方法.三、解答题(一)必考题60分17.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1)求;(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证明:【答案】(); ()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运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通项公式,求得首项和公差,即可得到所求和;(2)求得,运用数列的求和方法:裂项相消求和,化简整理,

12、再由利用放缩法即可得证.试题解析:(1), , ; (2).【方法点晴】裂项相消法是最难把握的求和方法之一,其原因是有时很难找到裂项的方向,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掌握一些常见的裂项技巧:;此外,需注意裂项之后相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项或多项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18.“微信运动”已成为当下热门的健身方式,小王的微信朋友圈内也有大量好友参与了“微信运动”,他随机选取了其中的40人(男、女各20人),记录了他们某一天的走路步数,并将数据整理如下:(1)若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式,试估计小王的所有微信好友中每日走路步数超过5000步的概率;(2)已知某人一天的走路步数超过8000步

13、被系统评定“积极型”,否则为“懈怠型”,根据题意完成下面的列联表,并据此判断能否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评定类型”与“性别”有关?附:,010005002500102706384150246635【答案】();()没有95%以上把握认为二者有关. 【解析】试题分析:(1人中该日走路步数超过步的有人,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结果;(2)根据所给数据,得出列联表,利用公式计算与临界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试题解析:(1)由题知,40人中该日走路步数超过5000步的有34人,频率为,所以估计他的所有微信好友中每日走路步数超过5000步的概率为;(2) ,故没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二者有关. 19.

14、如图,矩形中,为的中点,将沿折到的位置, (1)求证:平面平面;(2)若为的中点,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在矩形中,由题意可得,结合,可得平面,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可得面面;(2)在矩形中,求得,然后利用等积法求得三棱锥的体积.试题解析:(1)由题知,在矩形中, , ,又,面,面面; (2). 20.已知椭圆:的左顶点为,右焦点为,过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椭圆于另一点,交轴于点,(1)求椭圆的方程;(2)过点作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连接(为坐标原点)并延长交椭圆于点,求面积的最大值及取最大值时直线的方程【答案】();()面积的最大值为3,此时直线的方程为【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关于 、 、的方程组,结合性质 , ,求出 、 、,即可得结果;(2)设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由韦达定理,弦长公式及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得面积为,根据基本不等式可求最大值及直线的方程.试题解析:(1)由题知,故,代入椭圆的方程得,又,故,椭圆.(2)由题知,直线不与轴重合,故可设,由得,设,则,由与关于原点对称知, , ,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面积最大值为3,此时直线的方程为.21.已知函数, (1)分别求函数与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