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三集)八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53686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三集)八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三集)八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三集)八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三集)八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三集)八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三集)八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三集)八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专题八 讲好中国故事 唱响时代赞歌【背景材料】2016年10月9日晚,央视一套中国民歌大会迎来收官之夜。作为国庆期间陪伴了观众8个夜晚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国民歌大会在圆满完成节目使命的同时,收获观众好评无数,成功地在当前令人眼花缭乱的综艺市场中撕开了一个口子,一跃成为现象级节目的典范。中国民歌大会以“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为主题,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我国民族民间原生歌曲为内容主体,通过准确的思想定位、精心的总体设计、丰富的艺术手段、精美的景观呈现,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中国民歌版图”。32组来自各民族、各地域的民歌选手们联袂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文化盛宴。中国

2、民歌大会艺术性很强,不是简单的再现民歌,而是用艺术的美来提升生活的原生态。讲述民歌故事,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全国观众特别是向80后、90后观众,普及民俗文化知识和音乐知识。”中国民歌大会的良心制作不仅收获了观众缘,很多的专家学者和老艺术家都对其给予了肯定。不少和蒙曼一样的行业学者一致认为,中国民歌大会的诞生充分表明了传统音乐元素并没有随着岁月而失去光泽,而是在现代音乐的包装下还能熠熠生辉,只是在这个时代的聆听者要懂得发现和珍惜这些艺术珍宝。民歌由历代劳动人民集体创造,仅靠口头传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一;而包括民歌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DNA。无论哪一首民

3、歌,都是将民族独有的浪漫主义情怀照进现实生活,从而造就出携带民族基因的不朽文化。中国民歌大会本着寓教于乐的节目宗旨,对民歌文化进行挖掘和弘扬,不仅对大众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所助益,也对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做出了重大贡献。【考点链接】一、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1.政府履行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强对民族文化保护和整理的力度。在增加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的同时,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群众民歌活动从精神层面上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政府履行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的体现。2.政府的宗旨和原则。近年来,我国政府运用多种方式,包括光碟播放、比赛等形式,开展群众民歌活动,扩大了民歌活动队伍,

4、充实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文化优秀人才,营造浓厚的精神文明氛围。这是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3.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民歌是劳动人民的心声,它最真实、最生动、最直接地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人民斗争走上了新的阶段,也使反映人民生活斗争的民歌取得了更辉煌的成就。民歌中出现歌颂党这一主题是必然的。4.综合国力竞争。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弘扬民歌艺术,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二、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1.精神活动离

5、不开物质载体。中国民歌大会有着极为丰富的道具设置,蒙古包、渔船、织布机、大高台这些表演者日常生活中的实物,都被当作道具搬上舞台。有许多动物演员参演,孔雀、白马、汗血宝马等都活生生地出现在了舞台上,勾勒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随着节目的热播,康定情歌、赶集、乌苏里船歌、鸿雁这些大家曾经非常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畔响起,一时间在观众中掀起一股民歌热潮。3.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举办中国民歌大会,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的作用,为坚持

6、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新形势下举办中国民大会,为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良好的文化条件,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5.传承优秀文化。通过文化知识的世代传承,使得人类文化的资源日渐丰富,人类文化的生存能力也越来越强。其中,歌唱语言是人类学习文化的重要方式。在歌唱中,既包含了口头语言,也包含了音乐语言。在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民歌的创作来源于歌唱行为中。 6.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

7、两个方面。让主持人下乡采风,走进田间地头,真正去接触民歌的源头,搜集不同民族最经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民间艺术。7.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中国民歌大会在以往民歌类节目基础上另辟蹊径,推陈出新,立足寓教于乐,运用纪录片式的创作手法,从主持人下乡采风,到最终的舞台呈现,使观众能够对民歌及其根源有一个宏观全面的了解。8.保护好文化遗产。民歌集中体现出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独特的精神和气质,是不可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歌大会立足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结合黄河、边疆、长江、沿海等不同地域的独特人文风情,共同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中国民歌版图”。9.文化是民族

8、的,又是世界的。在舞美设计上,中国民歌大会在宏观的角度上体现中国元素和国际审美,用斗拱的设计作为舞台的主要景观,斗拱是典型的中国建筑形式,从外观上看更像一个粮仓。粮食是生活之根本,取斗拱的造型也意味着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10.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传媒技术发展尤为快速,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文化交流与发展使世界趋向一体化。很多网络、电视、校园里边的民歌大赛,更加推动了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中国民歌文化的进一步提升。11.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民歌作为文化的一种承载形式,是民族精神的积淀,也是民族性格的诠释。

9、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因为地域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歌文化。12.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举办中国民歌大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民歌大会的举办,贯彻了“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激发了文化创作生产活力,发展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1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节目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我国民族民

10、间原生态歌曲为内容主体,通过精心的总体设计、丰富的艺术手段和精美的舞台呈现,向观众全方位展示中国民歌艺术的魅力。15.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本次民歌大会精心遴选节目和人员,做到“三个坚决不用”,即对党离心离德、品德不高尚的人员坚决不用,低俗、恶俗、媚俗的节目、人员坚决不用,有污点有绯闻、有道德问题的人员坚决不用。三、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它产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之中,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民歌是经过劳动人民长期而广泛的群众性即兴创作、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

11、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中国民歌大会上,丰富多彩的民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将大大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凝聚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开启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3.坚持联系的观点。民歌不仅在人类生存需要和生产实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在对人类的生存机会方面产生作用。随着生产力的演变,民歌的文化功能也从实用为主,向情感交流、宣泄方面转变。同时,在民族区域中,通过唱歌可以把人类的身心调整到更好的状态。 4.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浩瀚的大海,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引以自豪,流传久远的民歌,民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 56个民族拥有古老的历史,悠远的文

12、明和灿烂的文化,神州大地的肥沃土壤孕育的优秀民歌。5.坚持发展的观点。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新中国民歌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使中国民歌艺术不但在作品上,而且在教育与教学体系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涌现出吴雁泽、李双江、郭颂、阎维文、彭丽媛等一大批歌唱家。6.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明星霸屏”的当下,中国民歌大会从传统民歌文化切入,通过准确的思想定位、精心的总体设计、丰富的艺术手段、精美的舞台呈现,体现出民歌与祖国山川、人民生活劳作的紧密关系,全方位展现了中国民歌艺术的魅力。7.矛盾具有特殊性。民歌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艺术,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在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点上

13、,音乐形式主要涉及音阶、结构、音调、音律、旋法等要素的特点,歌词主要涉及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的特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8.坚持矛盾分析法。一般来说,民歌成为该区域的一张宣传名片,从而成为人们了解区域风土人情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兴起,以及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中国民歌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生存的土壤不断在缩减。9.树立创新意识。随着人们生活推进,民歌已不再以原有的方式出现。人们运用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特有交流语言,并注入新的活力。没有听众,没有市场,民歌艺术很难生存和发展。民歌要发展,就要创新,不能墨守成规,应主动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 10.人民群众

14、是实践的主体、历史创造者。民歌震撼人的不是艺术,而是人民朴实的生活。艺术方式只是手段,不是终极目标,通过艺术方式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进化,才是艺术的根本。民歌大会追求的目标不是收视率有多高,而是节目是否能走进观众的心里。11.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民歌艺术工作者的天职。1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唱民歌有利于传承弘扬华夏民歌文化,提升中华民族亲和力

15、,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培育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爱国主义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跟踪试题】1.民歌是劳动人民的心声,它最真实、最生动、最直接地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人民斗争走上了新的阶段,也使反映人民生活斗争的民歌取得了更辉煌的成就。民歌中出现歌颂党这一主题是必然的。材料说明A.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非常艰巨C.党是我国国家权力的拥有者、行使者D.党的领导是公民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和标志2.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弘扬民歌艺术,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以下对综合国力认识正确的是竞争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 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竞争的重点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竞争的方法是在国际交往与合作中附加种种政治条件A. B. C. D.3.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强对民族文化保护和整理的力度。在增加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的同时,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群众民歌活动从精神层面上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这表明,我国政府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切实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树立求真务实的的工作态度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