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9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53557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9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9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9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9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9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强化作业9鉴赏诗歌的形象(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强化作业九鉴赏诗歌的形象一、(2016届安徽太和中学高三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题杜居士许 浑松偃石床平,何人识姓名。溪冰寒棹响,岩雪夜窗明。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应知此来客,身世两无情。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杜居士的形象。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时,可根据生活环境、以及“机尽”“神闲”的特点概括人物形象,再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答案:杜居士是一个隐士形象。他幽居深山,不为人所识;无世俗之心,也不问世事;享受闲适与自由。2简要赏析第二联中“响”和“明”二字的妙处。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侧重炼字。作答时,先点明两字所用的手法,再结合诗句描绘画面,最后点明

2、效果。答案:深冬时节,舟行溪中,船桨破冰,声响山中;雪积岩石,光映窗明。诗人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摹,形象生动地衬托出了隐居环境的幽静。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江城子癸酉春社王 炎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注】王炎:生于宋绍兴八年(1138),到癸酉宁宗嘉定六年(1213),此时他七十五岁。春社,祭祀土地的日子,以祈求丰收。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1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解析:

3、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时可抓住“老大”“独处”“怯寒”“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等,先概括出抒情主人公的特点,再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即可。答案:本词塑造了孤寂惆怅而又年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春社时节,大好的春光与热烈的庆典挑起词人踏青的闲情,可是年迈体衰迫使他不得不在家蛰居,但逢春社,又不甘寂寞,唯有借助野蔬山肴与村酿来排遣惆怅情绪。2请简要分析本词的表达技巧。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晖晖”“依依”“离离”是叠字;“情绪有谁知”是设问;“人独处,燕双飞”是对比;“花不语,笑人痴”是比拟。作答时,先说明手法,再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即可。答案:叠字:开篇用“渺渺”“晖晖”“依

4、依”“离离”,写出阳光明媚、春水悠远、草木泛绿的春日景致,于清幽淡远之景中透出词人的寂寞情怀。(寓情于景亦可)设问:“情绪有谁知”一句,作者设疑,而下文“人独处”巧妙地回答了上文的疑问,更好地表达了词人的孤寂之情。对比:上片中“人独处,燕双飞”,以燕的“双飞”与人的“独处”相对比,无限情绪皆包含在种种形象之中,收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反衬或以静衬动亦可)拟人:词的下片结尾处一反平平叙写,采用拟人的手法,说花“不语”“笑”,全篇也因之活跃飞动。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春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

5、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景物形象的能力。第一问可抓住和风、啼鸟、河畔草、树头花这些意象作答;第二问可从表现诗人情感角度作答。答案:(1)和风、啼鸟、河畔草、树头花。(2)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用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反衬自己沦落江州的愁苦伤感之情。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和艺术手法的能力。情感可抓住“故园”“沦落”等词进行揣摩。艺术手法,应重点锁定“觅”“为传”等字,考虑拟人、想象手法。作答时先点明手法,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2)以

6、拟人手法虚写(想象)春天到了自己家乡,到处找我不见,而我只有托春天向家人传达沦落江州的愁苦,含蓄蕴藉。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邯郸道上清宋荦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注。【注】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第一问要求概括前两句的画面特点,作答时,先要描述诗句内容,再高度概括画面特点。第二问可结合“秋声”“古”“荒”“清”等词语进行揣摩。答案:(1)通过秋风、古木、荒祠、雨

7、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阵阵、古木沧桑、祠庙破败的古道秋景图。(2)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氛围。2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表现手法的能力。可结合诗下注释确定手法,作答时先点明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答案:借用卢生“黄粱一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步卢生后尘、热衷功名利禄的“名利客”的讽刺。五、(2016届四川天全中学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少 年 行杨 亿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注】节物:时令,节气。借用陆凯赠范晔的诗“折梅送驿站,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

8、聊赠一支春”。寿阳妆:是寿阳公主梅落额头的故事。的的:明明白白的意思。天真:自然本色。1这首词为咏梅之作,可前三句并未写梅,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艺术手法及其作用。前三句点明江南严冬风雪肃杀的环境,其实是为写早梅作铺垫,衬托梅高洁坚贞的品质。作答时,先点明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答案:起了衬托的作用。点明地点为江南,时令为严冬,刻画出风雪肃杀、寒冷的景象,为写迎冰雪而开的早梅作铺垫。此处既没有点破梅,又没有刻画梅,却从“水昏云淡”、前村飞雪中,烘托出梅的“冰姿玉态”,把梅高洁、坚贞、傲雪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2从全词看,本词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解析:本题考查把

9、握诗歌艺术手法及思想感情的能力。作为咏物诗,首先考虑的手法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作答时,先点明手法,再结合诗中“一枝芳艳”“冰姿玉态”“等闲风雨又纷纷”等句子分析梅的品质特点及遭遇,进而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答案:(1)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2)借梅花的特征表达了自己虽经坎坷,但仍不畏挫折、保持高洁节操的思想感情。“冰姿”二句,是作者对不惧风雪、冰肌玉骨的梅花的高度赞美。“等闲”一句写梅花遭到风雨的摧残,“又”字蕴含对梅花遭遇的同情。作者以梅自比,写出了自己无故遭受挫折的坎坷以及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六、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咏 笼 莺纳兰性德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10、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注】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栖栖(xx):忙碌不停,亦解为孤寂零落。1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解析:作答本题,可结合对黄莺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声音描写考虑。答案:本诗前两联从三个方面照应诗题中的“笼”字。从动作方面描写黄莺被迫在笼中栖息,从心理方面写黄莺在笼中焦躁不安,从声音方面写黄莺在笼中感受不到春的温馨而悲啼的情状。虽未提一“笼”字,却写出了“笼”这个特殊环境对黄莺的影响。2简析诗人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解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不难看出本诗是一首咏物诗,确定手法时首先可考虑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作答时先点明手法,再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答案:(1)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2)借黄莺写出了虽处在金衣翠幕之中,和别的鸟长有一样的翅膀,在同样的季节,却受到雕笼的束缚不能展翅高飞的境况,寄托诗人追求自由而不得的不满,怀才不遇的怨恨之情(或“白白浪费青春年华的怨恨”)。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