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编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时作业20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51778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编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时作业20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编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时作业20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编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时作业20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编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时作业20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编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时作业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编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时作业2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 (时间:60分钟满分:66分)1阅读下面这两首同题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春思方岳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春思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注】多可:多所许可,有宽容、随和的意思。生:语助词,无意义。(1)试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两首同题诗的区别。_(2)两首诗都写到“春风”,其内涵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_解析(1)方诗用拟人化的笔调,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热情地赞美了富有生机的春风。首句开门见山,直写春风“太忙生”。接着写“花”“柳”“燕”“蜂”“雨”等。作者选取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春天景物,并采

2、用“忙”“行”“作”“酿”等动态词语勾勒了一幅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图景,表达对春的喜爱与赞美。诗中景情一致、情景交融。(2)李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的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希望他早日归来。三、四句由开头两句生发而来,写夫君也一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己低,妾已断肠,进一步表达了思妇的思念情深。五、六两句,写东风掀动罗帏,而思妇的心却不因春风的到来而变得欢快,反而更加伤感,在她眼里,春风是“不相识”的,不该贸然造访。全诗由景生情、以景寄情,突出征人思妇的两地相想之情,表达对忠贞爱情的赞美。答案(1)方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用花、柳、燕、蜂等事物写春

3、风带来的生机,暗示沐浴春风的惬意,抒发喜春之情,表达对春风的赞美。李诗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的春天景物起兴,由景生情、以景寄情,抒发了戍男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最后两句写思妇“埋怨”春风,正是明志自警,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表达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赞美。(2)方诗中的“春风”是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大忙人”,它一路奔忙,复苏了大地,绽放了花儿,浓绿了柳枝,又催促燕子筑巢、蜜蜂酿蜜,吹来了春雨又带来了晴天。李诗中的“春风”,是寄托“相思”的载体。“春风”怡人,可在思妇眼里却是“不相识”,因为“春风”在思妇孤独伤感之时贸然造访,显得不合时宜,徒惹人伤感。2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柳絮二阕韩琦惯

4、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一春情绪空缭乱,不是天生稳重花。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1)两首诗的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_(2)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第三、四两句在描写柳絮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的不同。_答案(1)漂泊不定、轻薄浮躁的特点。第一首中的“不定家”、第二首中的“不自持”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絮的这一特点。(2)第一首的三四句通过诗人的感悟间描写柳絮。“空缭乱”“不稳重”都是诗人的感悟,间接地写出了柳絮无结果、不可靠的特点。第二首的第三四句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柳絮。柳絮穿入花枝而过,借来了花的色香,引来了无数蜂儿排队追逐,生动

5、而形象地描绘出了柳絮轻薄浮浪的特点。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惜牡丹花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惟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花下醉李商隐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夜里持火赏花的情景,表达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心情?_(2)如果说“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表现力最强的字或词,那么这两首诗的“诗眼”分别是什么?又分别是怎样突出的呢?_答案(1)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对时间无情流逝(或青春易逝)的感伤之情以及对生命的珍惜之情。(2)白诗的诗眼是“惜”,李诗的诗眼是“醉”。白诗第一句中的“惆怅”

6、,第二句中的“惟有”,第三句中的“应”字,层层铺垫,把诗人怜花惜花的一片痴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李诗第一句写诗人遇花而醉;第二句中的“沉眠”进一步写“醉”;第三、四句写“酒醒”后还要持烛赏残花,突出了诗人陶醉的程度。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江上秋夜道潜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注】翻叶动秋声。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注】井梧:井边的梧桐。(1)这两首诗中诗人都深夜未眠,其原因各是什么?_(2)两诗的最后一句有相似之处,但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请做简要分析。_答案(1)朱淑真的诗中诗人因孤寂伤感而无眠。道

7、潜的诗中诗人因夜雨风急而难眠。(2)朱淑真的诗“月在梧桐缺处明”描绘了一幅梧桐萧萧、秋月高悬、秋夜疏朗的月色图,衬托了诗人的孤寂落寞。道潜的诗“月在浮云浅处明”描绘了一幅风停雨住、月出浮云的清新、宁静的秋夜月色图,表达了作者宁静、愉悦的心境。5阅读下面陈子昂的两首诗,回答问题。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春夜别友人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注】春秋时魏绛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

8、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1)第一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技巧?请简要分析。_(2)陈子昂的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_解析送魏大从军是送别友人从军之作。首二句暗用霍去病及魏绛的典故,表明军情紧急,侧面点明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之举。三、四句写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五、六句写从军所往之地,地势险要,足见从戎者责任重大。末二句以汉将留功的典故,明确表露对友人扬名塞外之期待。春夜别友人也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诗人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宴

9、席。颔联写在饯别的厅堂里把臂抚琴,回忆朋友的情意,想象分别后绕山过水、路途遥远的情景。颈联写户外所见,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尾联写目送友人赴古道,心想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流露出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答案(1)用典,全诗用霍去病、魏绛、六郡豪杰、窦宪等四个典故,肯定了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扬名塞外。(2)送魏大从军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全诗语气慷慨雄壮,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春夜别友人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朋友间的深挚情意,离情缠绵而不过分哀伤。6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江行赠雁欧阳修云间征雁水间栖,缯缴方多羽翼微。岁晚江

10、湖同是客,莫辞伴我更南飞。归雁杜甫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注】此诗写于欧阳修被贬谪下夷陵的路上。缯缴(zn zhu):猎取飞鸟的射具。(1)两首诗都写到了雁,各自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_(2)两首诗借雁这个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_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这两首诗虽然都写雁,但是因为借助雁所表达的情感不同,因而刻画描写的雁的形象也不同。如欧诗表现了大雁不怕辛苦地远飞而时刻面临危险的特点,杜诗表现了大雁自由自在、畅快飞翔的特点。(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江行赠雁一诗写于欧阳修被贬谪下夷陵的路上。他看到几只南征的大雁栖息于江水之间,这些经历长途艰辛的鸟儿太疲倦了,羽翼已衰微。诗人觉得自己的命运与这些雁十分相似,于是借征雁表现自己的孤寂与悲愤。归雁的一、二句点明了时间和客居情况,表达急切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大雁北飞之地就是中原地带,那既是作者故乡的所在地,也是唐王朝中央政权的所在地。诗人想到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到故乡,而自己却多年滞留异地,不禁愁思缕缕。答案(1)欧诗写了一只时刻有危险的远飞的征雁。“征”写大雁要飞得很远,辛苦劳累;“缯缴”表明雁经常受到射杀(或:随时有危险)。杜诗写了高飞之归雁。“高高”表现雁的自由自在、畅行无阻。(2)欧诗明写征雁,暗写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被贬的孤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