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发展战略)温州市第三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544100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0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发展战略)温州市第三中学五年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0(发展战略)温州市第三中学五年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20(发展战略)温州市第三中学五年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20(发展战略)温州市第三中学五年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20(发展战略)温州市第三中学五年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发展战略)温州市第三中学五年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发展战略)温州市第三中学五年发展规划(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战略)温州市第三中学五年发展规划温州市第三中学五年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框架结构 一、规划背景 二、指导思想 三、办学总目标 四、具 体 目 标 规 划 A、规划一:行政管理 (一)行政管理指导思想 (二)行政管理目标: 1、正确的管理思想: 2、严密的管理机制: 3、现代化管理手段: (三)行政管理具体措施: 1、干部队伍建设 (1)加强培养。 (2)定期培训 (3)严格要求。 2、制度建设 3、师德建设 4、学校办公自动信息化 B、规划二:德育工作 (一)德育工作指导思想 (二)德育工作总目标 (三)德育工作具体目标 1、德育组织网络化。 2、德育内容体系化。 3、德育工作

2、全员化。 4、德育制度科学化。 5、德育管理有序化: 6、德育科研规范化。 7、德育效果最优化。 8、艺体普及提高并举。 (四)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五)德育工作途径 1、课堂教学 (1)思想品德和政治课 (2)其他各科教学 2、班主任 (1)建立培训制度: (2)建立班级德育工作小组制度: (3)完善考核制度: (4)建立激励机制 3、共青团、学生会 (1)完善值周班制度 (2)学生业余党团校 (3)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4)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 (5)建立学生干部培训制度和传帮带制度 4、德育活动 5、劳动与社会实践 6、德育科研 (1)形成德育科研机制 (2)开发校本德育课程 (

3、3)完善、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 (4)创建现代民主化的班级管理模式 (5)研究制定德育制度 (6)创新道德教育的载体 7、心理健康教育 8、家庭教育 9、校园环境育人 (1)平安校园建设 (2)绿色校园建设 (3)人文校园建设 10、形成校内合力 C、规划三:教学工作: (一)教学工作指导思想: (二)教学工作目标: 1、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1)专任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 (2)教科研能力 2、教科研发展目标 (1)构建教科研梯队。 (2)提高教科研水平。 (3)推进课程改革。 3、教学质量发展目标: (1)初中教学质量 (2)高中教学质量 (三)教学工作具体措施: 1、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 (1)教师学历进修、继续教育 (2)不断提供理论学习资料 (3)继续开展课改的教学观摩、研讨等活动 (4)启动135工程,完善名师工程 (5)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新形式 (6)健全校本教研制度 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科研处作用 健全教研组、备课组校本教研制度 健全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制度 2、实施科研兴校,健全教科研机制 (1)利用网络指导和服务于教育科研 (2)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打造高素质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创建科研型的成长基地。 (3)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建设。 制定、完善教科研考核评价制度 成立学术委员会。 创办教科研刊物。 (4)选择重点研究领域,构筑课题网络体系。 确

5、定课题主攻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 以学校主课题为支撑,探索学校教学、德育和管理等方面的的运作模式 (5)将校本课程开发纳入课题中。 (6)课程改革 成立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成立新课程指导小组 派遣教师进行理论及业务学习,聘请专家专题讲座; 加强备课组活动 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探索研究 定期举行全校性的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培训 3、强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教学管理: 备课管理: 教案管理: 上课管理: 作业管理: 学习辅导管理: (2)信息化管理: (3)教学评价: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4)激励: D、规划四:后勤工作 (一)后勤工作指导思想: (二)后勤工作目标: (三)

6、后勤工作具体措施: 1、校园改建 (1)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 (2)体育馆、图书馆 (3)田径运动场 (4)食堂、学生宿舍: (5)把校园设计成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三个功能区块 (6)校园环境: 2、后勤管理: (1)增强服务意识 (2)严格财务工作管理,健全财务制度 (3)提高设施使用效率 温州市第三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2006年2010年) 一、规划背景 温州市第三中学创办于1954年秋,是本市建国后创办的第一所以完全中学建制的普通中学。学校地处市中心小南路,占地面积27400余平方米,拥有总建筑面积9799.9平方米的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体育馆、学生宿舍、食堂。学校现有教职员

7、工150多人,在校学生1800多人。 近年来,学校分别获得全国德育实验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文明学校、市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市园丁杯银杯奖、省先进团委、市级优秀学生会等称号。 2006年开始,学校将实施校园改建工程,预计2010年竣工。届时,一座现代化的新学校将矗立在市中心闹市区。 但机遇和挑战并存。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学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生源不理想,硬件设施的相对滞后,重点学校的扩招,导致学校在市区的影响力和在同类学校的竞争力的减弱。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温州三中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三中校情的新路子,尽快提升三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已成为全体三中

8、人的共识。把三中建设成有特色、高质量的现代化市级名校,已历史性地摆在全体三中人的面前。 二、指导思想 温州三中现代化建设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结合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创新教育”的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对教育的要求及学校工作的实际,认真研究学校校情,对学校进行准确定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制度改革,遵循“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办学总目标 学校办学总目标是:2010年前把学校

9、建成为一所具有一流校风、有较高的社会声誉、有自己鲜明特色的现代化精品学校。为此,将按照以下目标予以实施: 目标一:按现代化学校的标准抓好校园改建工作,2008年秋季前新教学楼完工并投入使用,2010年校园改建工作基本完成。 目标二: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2010年前通过市重点中学评估验收。 目标三:努力构建良好和谐的学校德育文化,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的高素质人才。形成特有的德育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德育制度,构建德育模式,彰显德育特色,2010年前成为市级文明单位。 目标四:大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依靠教育科研探索规律,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10、2010年内成为省级教科研先进集体和省级校本教研示范学校。 目标五:按照市级达标中学的要求,从2006年起逐步缩小初中规模,扩大高中招生规模。争取每年高中招生班级数达到6个教学班,到2010年高中班级数达到16个教学班以上,初中控制在18个班级之内。 四、具 体 目 标 规 划 规划一:行政管理 (一)行政管理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发扬民主,建立和健全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行政管理目标: 行政管理要有正确的管理思想、严密的管理机制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这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1、正确的管理思想:实

11、行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管理思想,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员工、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理解教职工的情感,关心教职工的疾苦,尊重教职工的劳动,支持教职工的工作,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2、严密的管理机制:完善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奖惩制、结构工资制。总的原则是强化竞争机制,以聘任制为突破口,优胜劣汰。在学校内部,允许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工资待遇视业绩浮动。 3、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2010年前实现校园内办公自动化,行政管理信息化。 (三)行政管理具体措施: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教代会的民

12、主管理作用。完善议事程序和规则。注意发挥民主党派在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参政议政,审议学校的重大决策,反映教职工的要求和建议。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师德建设,加快行政管理信息化进程。 1、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对干部的培养教育,严格要求,全面提高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现代化管理人才。 (1)加强培养。放手让年青干部在教育教学中起领头羊作用,实践中学会管理,教改中增长才干。通过实践,掌握行政管理的方法,体会行政管理的精妙,从而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2) 定期培训。有计划地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干部接受专家的系统培训,更新管理理念,充实干部的政治理论知识

13、和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进而提升他们的管理艺术。 (3)严格要求。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要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必须具备五项基本素质:爱教育,重事业;懂业务,会管理;办实事,创业绩;勤实践,善创造;诚待人,不谋私。 2、制度建设 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民主意识,每年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推行重大事项由学校教代会集体讨论通过执行的方式,强化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增强对职称评聘、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招生、重大决策和重要资金投入工作的透明度。加强财务管理,严格遵守财经制度。加强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使学校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环境。 3、师德建设 认真组织教

14、师参加政治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江泽民同志提出的 “创新教育”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教育的要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动教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使教师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通过讲座、座谈、演讲、观看视频等手段,倡导积极向上的师德师风,评选师德标兵,树立身边典型;教育教师树立依法治教、文明施教、精心执教、廉洁从教的良好的师表形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4、学校办公自动信息化 2008年前行政管理系统逐渐实现办公室公文流转、请示汇报、短信通知、人事档案信

15、息化;教务处考试报名信息化,网上成绩查询,课表排列电子化,图书管理网络化;政教处班级管理、学生奖惩信息化;设立学校的“家校短信服务中心”号码和相关服务。 2009年开展网络远程教学,实现20%的课程能进行网络教学,网上答疑,实现家长在网上查询学生信息,学校开通自动答疑系统,实现校园内办公自动化,教学管理、行政管理信息化。 2010年信息中心逐渐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虚拟图书馆,E网考勤机(实时在/离岗查询),使学校各部门逐渐走上信息高速公路这一快车道。 规划二:德育工作 (一)德育工作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以中学德育大纲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适应社会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结合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