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培训)水泥销售专业质量培训手册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517607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54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销培训)水泥销售专业质量培训手册_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营销培训)水泥销售专业质量培训手册_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营销培训)水泥销售专业质量培训手册_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营销培训)水泥销售专业质量培训手册_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营销培训)水泥销售专业质量培训手册_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销培训)水泥销售专业质量培训手册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销培训)水泥销售专业质量培训手册_(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销培训)水泥销售专业质量培训手册第一章 水泥生产工艺1、简述水泥的生产工艺。水泥的生产过程分为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三个阶段,即为“两磨一烧”。(1)水泥生产用原燃材料水泥生产主要原料有石灰石、砂岩、硅铝质材料、铁质原料、石膏及混合材料。石灰石主要提供CaO成分,砂岩主要提供SiO2成分,硅铝质材料主要提供SiO2、Al2O3成分,铁质原料主要提供Fe2O3成分。生产用燃料主要为原煤、天然气等,随着技术进步,工业、生活废弃可燃物也成为水泥生产重要燃料。(2)新型干法预分解回转窑生产工艺流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是当今水泥工业的最主要生产工艺,主要是在原料的均化技术和熟料的煅烧工艺上有突

2、破性进展,熟料烧成热耗大幅降低,生产的熟料品质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其核心的生产工艺仍然是“两磨一烧”,即“生料粉磨、熟料煅烧和冷却、水泥粉磨”。这样的概括是仅就水泥生产中的主要单元操作而言的,对其它重要生产环节:如破碎、烘干、配料、均化、储存、计量、输送、收尘等均未涉及。代表当今水泥生产技术水平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具有单位容积产量高、热利用效率好、电耗低、污染小、劳动生产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规模经济效益良好等特点,而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大型化、生产工艺节能化、操作管理自动化、环境保护生态化已经成为当前水泥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具体生产流程可细分为矿山开采、原料破碎、原料均化与储存、原料配料、原料

3、粉磨及废气处理、生料均化及入窑、熟料煅烧和冷却、原煤均化、煤粉制备与计量输送、熟料散装与输送、水泥配料及粉磨、水泥存储与发运等环节。第二章 水泥、熟料产品基本知识1、水泥的定义是什么,如何对其进行分类和命名? 答:凡细磨成粉未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按其用途和性能可分为三类:(1)通用硅酸盐水泥:用于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的水泥;(2)专用水泥:专门用途的水泥;(3)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为了命名的需要和方便,在水泥分类的基础上,又将水泥按主要水硬性物质分为硅酸盐水泥(即波特兰水泥)、铝酸盐

4、水泥、硫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和以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材料以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等五种。同时对水泥特性给予明确地划分,如快硬性分为快硬和特快硬两类;水化热分为中热和低热两类;抗硫酸盐性分为抗硫酸盐和高抗硫酸盐两类;膨胀性分为膨胀和自应力两类等。三类水泥分别按照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混合材料、用途和主要特性命名。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专用水泥以其专门用途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例如A级油井水泥、砌筑水泥等。特性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水泥的主要特性命名,并可冠以

5、不同型号或混合材料名称,如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等。2、简述水泥产品的标准由来。世界水泥主要标准:世界水泥标准体系主要有英国标准(即BS标准)、欧洲标准(即ISO标准)、美国标准(即ASTM标准)三大标准体系,均采用软练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标准体系为最通用标准体系,达50%以上,我国于1999年也等同采用了ISO标准。中国水泥标准沿革:195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全国统一的水泥国家标准颁布实施,采用多品种、多标号的产品结构和硬练胶砂强度检验方法;1979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主要将试验方法由硬练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改为软练胶砂强度检验方法;1990年进行了第二

6、次修订,主要将硅酸盐水泥分为型和型水泥,型水泥采用美国标准,型水泥采用英国标准,回转窑生产的水泥包装袋上增加“旋窑”两字,以区别于立窑厂生产的水泥,初步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1999年进行了第三次修订,采用了三大体系中采用比例最高的ISO标准体系,主要将试验标准砂由单级砂改为级配砂,水泥强度由标号改为等级,取消了老标准中325标号,促进了水泥实物质量大幅提高;2007年,对国家标准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将原先三个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合并成一个标准,取消了普通水泥32.5等级,明确了水泥混合材的品种及活性,规范并促进了各等级水泥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008年6月1日水泥正式实施(即GB-2007)同时

7、2015年11月30日全部取消复合硅酸盐水泥非早强水泥(PC32.5)至此中国水泥标准与国际标准完全接轨,水泥产品质量融入国际统一标准评判体系,有效地提升了我国水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通用水泥标准规定六大水泥的代号是什么?混合材允许掺量是多少? 答:为了使用方便,六大水泥标准根据水泥的英文名称词头和国际通用型式对六大水泥的各个品种规定了由两个字母组成的代号。硅酸盐水泥分为型硅酸盐水泥为P.、型硅酸盐水泥为P.;普通硅酸盐水泥为PO;矿渣硅酸盐水泥为PSA和PSB;火山灰硅酸盐水泥为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为PF;复合硅酸盐水泥为PC。P.型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允许掺量为:0%P.型硅酸盐水泥混合材

8、允许掺量为:5%PO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允许掺量为:5%且20%PSA矿渣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允许掺量为:20%且50%PSB矿渣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允许掺量为:50%且70%PP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允许掺量为:20%且40%PF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允许掺量为:20%且40%PC复合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允许掺量为:20%且50%4、简述水泥混合材的分类、品种和特点。答:混合材料是指在粉磨水泥时与熟料、石膏一起加入磨机内用以改善水泥性能和调节水泥标号的矿物质材料。根据其活性大小分为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两大类。活性混合材料是指符合GB/T203、GB/T18046、GB/T1596、GB/T284

9、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非活性混合材料是指在水泥中主要起填充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矿物质材料;活性指标分别低于GB/T203、GB/T18046、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石灰石和砂岩,其中石灰石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应不大于2.5%。水泥中掺混合材有如下优点:(1)改善水泥性能,生产不同品种水泥;(2)调节水泥标号,合理使用水泥;(3)节省熟料,降低能耗;(4)综合利用工业废渣;(5)增加水泥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水泥中掺加混合材料也有一些缺点,如带来生产控制的复杂化,早期强度有

10、所降低,低温性能较差等。5、什么是水泥的安定性?影响水泥安定性因素有哪些?答:水泥安定性是水泥质量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反映水泥质量的好坏。影响水泥安定性因素有f-CaO、MgO、SO3指标。水泥浆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为水泥体积安定性,即在水泥和水以后,逐渐水化硬化,水泥硬化浆体能保持一定形状,不开裂、不变形、不溃散的性质。一般来说,除了膨胀水泥这一类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稍有收缩,大多数水泥在此过程中体积稍有收缩,但这些膨胀和收缩都是硬化之前完成的,因此水泥石(包括浆体和混凝土)的体积变化均匀,即安定性良好。如果水泥中某些成分的化学反应不在硬化前完成而在硬化后发生,并伴随有体积

11、变化,这时便会使已经硬化的水泥石内部产生有害的内应力;如果这种内应力大到足以使水泥石的强度明显降低,甚至溃裂导致水泥制品破坏时,即是水泥安定性不良。6、三氧化硫过多对水泥有什么影响?答:水泥中的三氧化硫主要是在生产水泥的过程中掺入石膏或是煅烧水泥熟料时加入石膏矿化剂带入的,如果掺量超过一定限量,例如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三氧化硫超过3.5%,矿渣硅酸盐水泥三氧化硫超过4.0%,在水泥硬化后,它会继续水化并膨胀,导致硬化的水泥破坏,因此三氧化硫也是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7、水泥中的氧化镁超标对水泥的危害性?答:在水泥熟料中存在游离的氧化镁,它的水化速

12、度很慢,且水化产物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能产生体积膨胀,可导致水泥结构裂缝甚至破坏。因此氧化镁是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GB175-2007中规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氧化镁控制在5%以内,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氧化镁控制在6%以内。8、国家标准对水泥中氯离子含量有哪些严格的控制标准?答:氯离子是诱发钢筋锈蚀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钢筋过早锈蚀,混凝土原材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控制相当严格,GB175-2007中对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严格控制在0.06%以内,并且我国部分地区明确要求混凝土在选配水泥时,必须进行氯离子含量的测试,从根本上避免将过量氯离子带

13、入混凝土中。水泥是较易出现氯离子超标的建筑原料,因为这种原材料多是人工配料合成生产,近几年水泥企业在水泥粉磨工程中大量使用助磨剂或掺加早强剂,从而增加产量和增加水泥的早期强度,但这些助磨剂或早强剂含有对建筑工程中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氯离子。一些水泥生产企业特别是一些小水泥企业,对产品质量监控不严格,一些氯离子超标的水泥流入建材市场,对建筑工程造成了极大安全隐患。9、何谓水泥强度?何谓水泥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答:水泥胶砂浆硬化试体所能够承受外力破坏的能力,称为水泥强度。用兆帕(MPa)表示,它是水泥重要的物理力学性能之一。根据受力形式的不同,水泥强度通常分为抗压、抗折二种。水泥胶砂硬化试体承受压缩

14、破坏的最大应力,称为水泥抗压强度。水泥胶砂硬化试体承受弯曲破坏的最大应力,称为水泥抗折强度。10、简述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答:影响水泥强度的因素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水泥的性质、水灰比及试体成型方法、养护条件、操作和时间。水泥的性质主要有熟料的矿物组成和矿物结构、混合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石膏掺量、粉磨细度等决定,所以不同品种和不同生产方式所生产的水泥,其性能是不同的。水泥只有加水拌和后才能产生胶凝性,加水量多少(即水灰比)对水泥强度值的高低有直接影响,加水量多,强度较低。同时,试体的成型方法包括灰砂比、搅拌、捣实等也直接影响到水泥强度值的高低。水泥胶接材料有一个水化凝结硬化的过程,

15、在此过程中,周围的温度、湿度条件对其影响很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水泥强度增长越快,温度越低,增长越慢。潮湿的环境对水泥凝结硬化有利,干燥的环境对水泥凝结硬化不利,特别是对早期强度影响更大。由于影响水泥强度的因素很多,故在检验水泥强度时必须规定特定、严格的条件,才能使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11、水泥出厂时,为什么不立即给质保书?答:水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保证出厂水泥产品符合公司内控指标要求,方可出厂。产品出厂时须取样并检测各项指标,由于各项指标的检测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物理性能检验需较长时间,如3天强度要在成型3天后检测。因此GB175-2007标准规定“当用户需要时,生产者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d内寄发除28d强度以外的各项检验结果,32d内补报28d强度的检验结果”。12、为什么要规定初、终凝结时间?影响凝结时间的因素有哪些?答:水泥从和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可塑状态发展到固体状态所需的时间称为水泥的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又分为初凝和终凝。所谓初凝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达到认为规定的某一可塑状态所需的时间。初凝表示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并凝聚成块,此时不具有机械强度。终凝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达到认为规定的某一较致密的固体状态所需时间。它表示胶体进一步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