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2020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514233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6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售后服务)2020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_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售后服务)2020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_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售后服务)2020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_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售后服务)2020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_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售后服务)2020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_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售后服务)2020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售后服务)2020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_(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售后服务)2020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建设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一、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时代背景1、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新要求相比,政治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必将进一步的改革。2、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和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1)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政府还没有从管制型角色中转换过来,和市场

2、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2)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政府行政效能没有很好彰显,在一方面也影响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群众对此存在疑虑;(3)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年屡屡暴露出的大案要案无疑是政府的一块“硬伤”,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影响了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任务就是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3、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重大举措面对新形势,经济社会生活中暴露出

3、的矛盾和问题,也强烈呼唤政府责任。可以看到,随着改革推进,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舆论和群众都越来越频繁地呼吁政府承担起公共责任,让社会更公正公平,让社会更有秩序。这些呼吁,无疑显示,社会对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方面应负的责任,已经建立起新的共识,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好的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朱常宝、张绪刚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朱常宝 张绪刚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转变政府职能是相辅相成的两件事情,只有转变政府的职能,才能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之所以说要转变政府的职能就是因为目前政府职能中还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追根溯源建主要是改革开放二十多

4、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运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加入WTO后政府面临严峻的挑战,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说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政府的服务内容、服务的方式,施政目标要做大的转变。一 转变政府职能问题的提出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就指出,改革目标的每一次调整都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新要求1984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在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这是上层建筑适应经

5、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大问题。转变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中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调整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环境管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专业经济部门要逐步

6、减少,综合经济部门要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同时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良好的社会秩序。199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按着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要转变到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上来,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逐步转移给市场、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按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着手制定进一步改革和调整政府机构的方案,把综合经济部门逐步调整和建设成职能统一,具有权威的宏观调控部门;把专业经济管理部门逐步改组为不具有政府职能的经济实体,或改为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单位和自律性

7、行业管理组织,对其他政府部门也要进行合理调整。1997年党的十五大丰富了转变职能的内容,提出“要按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力交给企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

8、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又指出“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从以上对政府职能的历史回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是一个从一个无所不包的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过程,从集权型政府向分权型政府转变,从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向政府、企业、社会各自具有自己的合理边界转变,从政府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来看,从过去的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到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转变,从政府的施政目的和方向来看,从以往的管理取向向服务取向转变。对于这一变化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做了这样的概括政府职能转变在观念层面的收获主要有三个方面:

9、一是有限政府的观念现在我们更加明确,政府主要解决的是公共问题,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明确了政府的定位,就是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政府由过去的管理、管制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今天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方式和手段更加突出服务,强调以人为本。三是政府更加重视成本效益,考虑成本效益。从以上这些说明来看,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治理的模式,二是政府职能作用的领域;三是政府职能作用的目的;四是政府职能作用的方式。而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问题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市场经济主体和广大社会公众提供良好服务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我们对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然后才能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指明道

10、路。二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入WTO的需要,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服务型政府以及服务型政府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但是大家的认识取向基本是一致的。有观点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的、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着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有的观点认为服务型政府与其他政府范式的根本区别体现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政府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者,始终是一种“从社

11、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执行着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职能。而服务型政府倡导的价值取向恰恰相反;不是政府统治社会,而是社会控制政府,它体现了国家权力向社会权力的转移,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移,服务型政府并不是要剥夺政府的权力,只是政府的权力并非凌驾于社会之上和不受控制,而是来源于社会、受制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使政府权力重新回归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在政治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人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提供私人和社会无力或不愿提供的、却又与公共利益相关的非排他性的政府。有人认为服务型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改变为兴利者和服务者,意味着施政目

12、标由机关和专家决定到由民众和合法期待来决定,政府以控制管理为要务转变为以传输服务为要务,管理目标由经济领域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从上述定义来看,有的是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定义服务型政府,有的是从政府的职能范围角度定义服务型政府,有的是从政府的治理模式的角度定义服务型政府,因此我们对服务型政府的把握也应该从以上的角度入手。服务型政府主要是针对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大包大揽和以计划指令、行政管制为主要手段的管制型政府模式而提出的一种新兴的现代政府治理模式,与管制型政府相比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含义:首先,从理念上看,服务型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和官员必须树立“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的思想,即人民

13、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的让渡,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天职,人民利益至上,政府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其次从政府职能范围来看,管制型政府是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而建立,因此对市场和社会的介入是无孔不入,政府职能也无限膨胀,职能设置上不合理使政府管了许多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情。而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职能是有限的政府要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市场政府主要是做市场和个人不能做、不愿做和做不好的事情。第三,从政府运行机制来看,管制型政府向来只从便于自身控制、管理出发,整个社会运行都由政府在主动推动,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怎样服务,都是政府独断和一相情愿的强制性提供,而较少地考虑社会公众

14、的愿望和多样化需求,政府和公众是一种命令服从式的单向关系,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政府的“恩赐”。而服务型政府则不同,它要求政府的施政目标必须首先征得服务对象,即民众的同意。三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处理好的几大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必须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博士认为:“要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真正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得以深化,还需要重点把握一些基本的理论原则:一是确定政府的功能边界,使政府真正成为一个有限政府,这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二是重新确立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使政府在一个平等的契约关系中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这

15、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所在;三是强化自上而下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这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内在机制”。著名青年行政学者毛寿龙博士也指出: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变革,政府的职能以及运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样一个变革过程反映出了这样一些特征:一是从过去什么都管的无限政府转向专心致力于解决和管理公共事务的有限政府,二是从过去人治的政府转向法治政府;三是从过去强制管理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的政府。从以上毛寿龙博士关于政府职能转变过程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其中就包括了如何处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且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要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如果政府与被服务的对象之间不平等,那么服务型政

16、府所进行的服务也就不能反映社会广大公众的利益和要求。因此毛寿龙指出,强制服务绝对不是服务型政府所追求的目标。这是因为,强制的服务往往不给被服务的对象退出的机会而容易导致冲突;强制的服务容易导致社会和下级执行部门的显性或隐性抵制以及缺乏监督机制,使服务得不到很好地执行;三是强制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利益不对称;四是强制服务往往强调公共利益至上,不给少数人任何利益余地,甚至会借公共利益的名义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五强制服务往往缺乏对他人利益的尊重。基于以上考虑,毛寿龙博士认为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服务应当是以自愿为基础的,同时要尽可能地扩大社会认知共同体,即使是强制也要得到大家的认同。同时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还包括重新界定政府职能的范围,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由于过去长期计划经济的作用几乎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