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2.3水体的运动(1课时)同步习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1128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2.3水体的运动(1课时)同步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2.3水体的运动(1课时)同步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2.3水体的运动(1课时)同步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2.3水体的运动(1课时)同步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2.3水体的运动(1课时)同步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2.3水体的运动(1课时)同步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2.3水体的运动(1课时)同步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 水体的运动(1课时)一、选择题 (2017江西调研五)在喀斯特地区的河流汇流过程中,由于富含碳酸的水体对可溶岩的溶蚀作用,导致河流输出大量溶解无机碳(DIC),反映了流域化学风化消耗大气CO2的强度。三岔河流域处于云贵高原的乌江源区,下图为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三岔河流域阳长水文站水文过程与实测水体DIC浓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1三岔河流域()A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B适宜发展内河航运C流量季节变化大,春汛为主D侵蚀作用大于堆积作用2冬季DIC浓度高于夏季的原因在于()A冬季气温低B大气降水量大C地下水补给较多D枯水期含沙量大3三岔河流域化学风化最强烈的是()A春季B夏季C秋

2、季D冬季 (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五)通常,底层海水pH值高于表层海水,远海表层海水pH值高于近海表层海水。据海洋监测研究表明,表层海水pH值的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图为2000年以来山东省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值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2000年以来,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值的总体变化趋势是()A上升B下降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5造成2000年以来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值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入海径流带来大量污染物B陆风不断增强,导致海水上泛C海水温度升高,浮游植物增多D海风不断增强,远海海水流入近海 (2017新余四中月考)某湖泊(水库)呈树枝型,流域面积

3、约10000km2,水面积达500km2。图1阴影部分表示正常湖区轮廓线,虚线表示某次持续降雨后的湖区轮廓线;图2为7月份水库对周围降水的影响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出()A从轮廓形状可知该地地形平坦B水库中心区域年降水量比周围偏少,是因为地处背风坡,气流下沉为主C实线和虚线重叠处指示地形陡峭D湖区面积最大时当地农民正种植小麦7假如某次暴雨天气降水量为150mm,3天后全雨水汇集到湖区,水库水位将比降雨前上升约()A1.5米B3.0米C3.2米D3.6米 (2017吉林普通高中第三次调研)水库主要是为了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稳定径流量的水利工程建筑物,下图为非洲水库分布

4、图,其中J国自2017年以来雨季降雨量远超往年,71座水坝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些公路和桥梁被洪水冲垮,上千人因房屋被毁而流离失所。读图,回答89题。8影响非洲水库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纬度位置C地形D海陆位置9非洲下列分布图与水库分布图最相似的是()A年均温分布图B年降水量分布图C畜牧业分布图D人口分布图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陆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10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A甲热带雨林气候墨西哥湾暖流B乙热带雨林气候南赤道暖流C丙热带草原气候北赤道暖流D丁热带草原气候南赤道暖流11一艘来自甲地的货轮走最近航线驶往中国上海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5、()A经巴拿马运河,先逆流后顺流B经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先顺流再逆流最后顺流C经巴拿马运河,一路顺流D经好望角,先逆流再顺流最后逆流二、综合题12(2017威海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伊塞克湖(下图所示)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这里没有酷暑和严寒,是中亚地区最有名的度假胜地之一。当地人说,从来没有雨直接降落在中央湖面上。吉尔吉斯斯坦将优先发展黄金开采业作为国家采矿业的首选目标,简称“黄金战略”。政府希望通过开采藏量丰富的黄金资源,解决财政危机,重振严重衰退的经济。首先选中开发的是库姆托尔

6、金矿,该金矿位于伊塞克湖东南岸4000米的高山中。目前该国无力独自开采金矿,只能借助外国资金、设备来开采。(1)分析伊塞克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2)伊塞克湖从来没有雨直接降落在中央湖面上,推测该湖所在地区降雨丰富的地点,并解释原因。(3)分析伊塞克湖东岸附近夏季多发洪灾的原因。(4)伊塞克湖州的居民对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的“黄金战略”提出质疑,并组织了一系列的抗议活动。请分析当地居民这样做的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依据该地区位于两大高原交界处,地形过渡地带河流源地可知落差大,侵蚀作用大于堆积作用。2.C【解析】冬季降水少,地表径流更多受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来源于溶洞,DIC含量

7、高。3.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夏季流量远大于其他季节,而DIC浓度差别不大,则可以判断夏季的化学风化最强烈。4-5.BA【解析】由图可知,2000年以来胶州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值总体呈下降趋势。第5题,胶州湾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随着入海径流流入胶州湾,导致海域内藻类大量死亡,藻类吸收的二氧化碳大幅减少,海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造成表层海水pH值下降;陆风不断增强,会导致pH值较高的底层海水上泛到表层,造成近海表层海水pH值升高;海风不断增强,会导致pH值较高的远海表层海水流到近海,造成近海表层海水pH值升高;海水温度升高,会导致表层海水藻类植物及浮游

8、生物大量增多,并大量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造成近岸表层海水pH值升高。6.C【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该地的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从湖泊形状来看,地势崎岖;如果地势平坦,则湖泊较为规则,A项错。实线和虚线重叠处表示的地区地势陡峭,C项对。水库中心区域降水少是由于湖泊中心区域夏季水域增温慢,对流运动微弱,B项错。库区面积最大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种植冬小麦为秋季,D项错。故选C项。7.B【解析】降水量为150毫米,水库的流域面积为10000km2,水面积达500km2。根据计算:降水量流域面积水库面积3米,故选B项。8.A【解析】水库主要是为了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

9、、稳定径流量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影响非洲水库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所以A项正确。9.D【解析】水库主要是为了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稳定径流量的水利工程建筑物,与水库分布图最相似的是人口分布图,所以D项正确。10.B【解析】甲地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但由于地势低平,抬升作用小,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A错误;乙、丙都位于山脉的东北侧,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乙地的水汽来自流经加勒比海的南赤道暖流,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丙地的水汽来自流经大西洋的北赤道暖流,降水多,同样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B正确、C错误;丁处于山脉的西南侧,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D错误。选B。11.A【解析】读图

10、可知,甲地地处80W以西,经巴拿马运河向西与120E的经度差小于180,航程最短,为最近航线;货轮航行于加勒比海时逆着南赤道暖流,过巴拿马运河后进入太平洋,开始时会逆着赤道逆流,之后会顺着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进入东海后又顺着台湾暖流到达上海港。选A。二、综合题12.【答案】(1)冬季: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南下;夏季:海拔高、气温较低;面积较大的咸水湖,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强。(2)湖泊东岸位于西风带;来自大西洋、湖泊蒸发的水汽被吹送到湖泊东岸,受山地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降水。(3)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且降水多;东岸入湖径流量较多(或东岸地势低平);东岸多城

11、镇,人口密集,受灾程度高。(4)金矿是非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本国资金缺乏、开采技术落后;采矿形成的废水、废渣造成环境污染。【解析】第(1)题,冬季:从河流的流向可知湖的北部为山地,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南下;夏季:主要是海拔高、气温较低;再结合水热容量进行分析湖水的调节作用,面积较大的咸水湖,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强。第(2)题,联系中亚的有关地理知识可知当地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湖泊东岸位于西风带;来自大西洋、湖泊蒸发的水汽被吹送到湖泊东岸,受山地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降水。第(3)题,从河流的补给特征和当地社会经济进行分析。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且降水多;东岸入湖径流量较多(或东岸地势低平);东岸多城镇,人口密集,受灾程度高。第(4)题,从经济、技术和环境污染方面进行分析回答。金矿是非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本国资金缺乏、开采技术落后;采矿形成的废水、废渣造成环境污染。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