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3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1113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3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3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3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3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3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3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3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3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称,而今只剩下83个。我国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剩下的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材料二如下图。(1)说明洞庭湖湿地的主要作用。(2)分析洞庭湖迅速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3)简述湖泊萎缩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湿地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1)洞庭湖湿地具有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农副产品,发展旅游业等作用。(2)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水富营养化严重等。(3

2、)影响:削弱了调蓄径流的功能,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对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能力下降;农业生产受到影响;湖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供水和航运能力下降等。措施:在长江上游植树造林;退田还湖;拆除围垸,迁移居民;疏通出湖河道等。知识归纳(1)湿地资源的功能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大河中下游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内陆干旱区湖泊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的发生大河上游(如

3、我国三江源湿地)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水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东北三江平原湿地主要目的是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湿地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2)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a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使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丧失,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b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

4、湿地消亡的人为原因见下表: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结果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围湖(海)造陆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湿地水量减少、干涸环境污染湿地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造成进入湿地的营养物质增加,使湿地内藻类与水草丛生大量引水灌溉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湿地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不同类型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a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b内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a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

5、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由气候变干、蒸发加强引起的;如果是近几十年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降水季节变化有关。b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泥沙淤积减少,或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对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的;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化量的多少。考向预测1.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考向一湿地的成因典例剖析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

6、泥炭。下图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答案(该岛屿)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风(位于西风带)。受海洋(寒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一年中雨日较多,)日照时间少;年均温较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解析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是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因此要结合图中所示信息解释该岛屿冷湿的原因。从图示岛屿的纬度来看,该岛屿位于西风带,所以常年受来自海洋的湿润的西风影响,年降水量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该岛屿位于南半球、南极洲的外围,受寒流影响,温度低;从等高线的数值看,该岛屿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

7、,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跟踪训练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过去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容易保存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片荒地多,人为影响小A B C D答案C解析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不利于水分蒸发,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于水分下渗;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夏季降水较多,水洼连片,容易形成湿地。考向二湿地的作用及保护措施典例剖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中心位置,“湿地之中有城市,城市之中有湿地”已成为

8、该市的一大特色。该市准备在10年内投资600多亿元打造“东方湿地之城”,形成“大水面,大绿地,大空间”的城市特色,创造“天蓝、水清、地绿、气爽”的最佳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1)简述黄河三角洲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2)黄河三角洲湿地可以发挥哪些生态功能?(3)依据材料,简要说明东营市为何要打造“东方湿地之城”?(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措施。答案(1)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黄河不仅能从中游带来大量泥沙在这里沉积,还能给这里补给大量的水;加之这里水体流动缓慢,使得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从而形成了大片湿地。(2)湿地是蓄水池,能调节气候,是众多珍稀

9、濒危鸟类的栖息地,湿地中的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3)因为湿地具有美化环境、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污染、吸烟除尘、过滤空气、改善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作用。(4)制定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加大保护湿地的投入;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泥沙淤积;防治水污染;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注意黄河三角洲湿地所处位置,结合湿地形成的基本条件(地势条件、水分条件等)进行分析。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黄河不仅能从中游带来大量泥沙在这里沉积,还能给这里补给大量的水;加之这里水体流动缓慢,使得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从而形成了

10、大片湿地。第(2)题,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功能,可以借鉴东北地区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内部水源充足,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能调节气候;是众多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地;湿地中的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第(3)题,东营市是人口规模较大、石油资源丰富、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建设“东方湿地之城”,可以美化环境、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污染、吸烟除尘、过滤空气、改善居住环境等,有利于东营市的可持续发展。第(4)题,本题考查湿地的保护措施。为保护该地生态系统,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制定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加大保护湿地的投入;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减

11、少泥沙淤积;防治水污染;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等。跟踪训练读“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处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此处沼泽的形成原因。(2)近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该措施的生态意义。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较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等。(2)停止农垦减少了对沼泽湿地的破坏,这样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等。解析第(1)题,乙处位于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属于湿润地区,降水较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发育,不利于水分下渗,所以形成沼泽。第

12、(2)题,我国逐渐停止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的农垦项目,减少了对沼泽湿地的破坏,这样有利于保护沼泽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沼泽有调蓄洪水、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等功能,所以要保护沼泽湿地。2016年6月1日,由于连续暴雨,武汉开启“看海”模式,多条街道被淹,儿童节成泼水节。武汉曾经优于水,如今却忧于水,目前武汉城区湖泊有38个,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数字是127个。完成12题。1改革开放以来武汉湖泊快速萎缩的最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 B围湖造田C城市建设 D拦湖养殖2如今的武汉忧于水,主要是因为湖泊的萎缩显著影响了水循环环节中的()A大气降水 B地表径流C地下径流 D蒸发答案1.C2.B解析第1题

13、,据材料可知武汉地区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湖泊面积快速萎缩。第2题,湖泊面积萎缩,影响了其与长江干流之间的补给,使长江水位快速上升,洪水灾害加剧。下图是某研究所利用水池(4米2米1米)、土壤、芦苇丛、水管等材料设计制作的一个人工湿地系统的示意图。据图完成34题。3该系统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防风固沙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A B C D4若该图示意某真实的湿地生态系统,则在去除湿地植被的情况下,可以检测到()A湿地下游的含沙量增加B湿地下游流速明显减慢C湿地下游的排水量减少D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答案3.D4.A解析第3题,仔细读图可知,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后,经过下渗,增加了土壤的

14、含水量,又经过土壤和植物根系的涵养、过滤等作用,出水量减少,水质变好,故该系统具备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功能;图示没有风沙现象及其他更多生物,所以该系统不能模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第4题,依据题干要求,若去除湿地植被,则土壤会因失去地表植被的保护而容易受到流水侵蚀,发生水土流失;土壤养分流失,湿地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湿地水土流失,会使湿地下游地区排水量增加,含沙量增加;湿地下游流速与地势的坡度大小、河道的弯曲状况等有关,无法确定其是否明显减慢。5滩涂湿地的重要价值有()保持水土水产养殖旅游观光远洋航运A B C D答案C解析滩涂一般是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是重要

15、的后备土地资源,其主要开发方向是水产养殖;同时滩涂湿地因其特殊的地貌还具有旅游观赏价值。(2016杭州调研)读下表,完成67题。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表(单位:hm2)转化来源湿地类型旱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草地其他河渠4897023548滩涂431552 027017 627水库坑塘25 657332115 694926水田767931 05300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即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即湿地面积减少。6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水库坑塘、滩涂、水田、河渠B河渠、水田、滩涂、水库坑塘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滩涂D河渠、水库坑塘、滩涂、水田7与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