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1112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形态的塑造教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内力作用角度1岩石圈物质循环(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关于图中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指化学沉积作用B指搬运作用C指成岩作用D指火山喷发作用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解析:第1题,图中表示一些离子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岩石,属于化学沉积作用;箭头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应为固结成岩作用;是由变质岩转化为土壤/沉积物的过程,应为外力对岩石的破坏作

2、用;所示箭头岩浆的一些物质进入大气,是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第2题,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再通过地壳物质循环进入内部圈层,所以说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物质进入大气中,岩浆中的碳释放到大气圈。全球气候变暖是近现代事件,而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从地球诞生后一直存在。大气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其吸收太阳能不会到达地球内部。答案:1.AD2.AC角度2内力作用与地貌(2016高考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

3、成34题。3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 D背斜西侧小4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3题,从题干中看,地层年代由到变老,仔细读图,图中河谷处的岩层呈现中间新、两翼老的特点,说明该河谷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第4题,从题干信息看,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要在较为好的沉积环境中才能发现。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所在阶地面积较大,沙、卵石的沉积厚度较大,沉积环境最好,

4、甲地沉积物为黏土,丙地和丁地位置高。答案:3.C4.B(2017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 D丙甲乙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 B2C3 D4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甲为砂岩层,乙为断层,丙为岩浆岩。图中甲岩层未被岩浆岩冲断,故甲的形成晚于丙;丙处岩浆岩形成晚于乙断层上覆侵蚀面,故三者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乙丙甲。第6题,图示地质剖面图上没有一个完整的褶皱构造,但褶皱构造留下的痕迹岩层倾斜比较明显。图中甲处岩层和被乙断层错断的岩层明显倾斜,且倾角不同,表明这是两次褶皱造成的。答案:5.B6

5、.B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中分别表示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2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技巧(1)建立正常地层的特点模型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说明地壳下沉,没有受到挤压力或拉张力作用。岩层弯曲,说明岩层受挤压力作用。岩层平直但有断层出现,说明受强大张力作用。(2)判断地质剖面图中的特点是否弯曲背斜或向斜的地质构造。是否有断层线断层地质构造。是否有岩层上下错位地垒或地堑的地质构造。(3)判断岩层新老关系正常状态的岩层下老上新。背斜两翼新、中间老;向斜两翼老、中间新。侵入岩层的岩体侵入的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形成时间晚。(4)分析岩层缺失原因若某岩层缺失,一种情况是形

6、成该岩层时,地壳上升,没有形成该岩层;另一种情况是该岩层形成后,由于地壳上升,将该岩层全部侵蚀掉。(5)判断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如背斜山(谷)、向斜谷(山)、断层谷、断层崖、断块山等。(2017嘉兴测试)沘江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流域内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区,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读沘江及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1在沘江流域实施了梯级开发,其主要目的是()A增加发电量B增强通航能力C防洪与抗旱 D促进旅游业2沘江谷地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背斜地垒地堑A BC D解析:第1题,沘江位于横断山区,地势崎岖,但流域内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它属于动力导向

7、型工业,故梯级开发的目的是发展水电。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沘江位于地堑构造中的向斜槽部。答案:1.A2.D(2017温州模拟)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1 600多年。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34题。3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A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B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C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西移DP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4结合材料判断,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A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B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C加强保护,人为破坏少D岩性坚硬,外力

8、侵蚀弱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花岗岩为岩浆岩,石英砂岩和片麻岩属于变质岩,A错;庐山是断层抬升而成,B对;从图中可知鄱阳湖向东南移动,C错;P为断层抬升侵蚀而成,D错。第4题,从材料中可知由于鄱阳湖水位降低,海昏侯墓才出露;结合地质剖面图,可推测该墓保存完好得益于地壳断裂下陷,使墓地沉入湖底。答案:3.B4.A(2017天一大联考)图1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2示意图1中两点之间的地形变化过程(阶段一阶段三为由早到晚)。据此完成56题。5下列地形区的形成原因与图中之间地形变化原因相似的是()A富士山区 B落基山脉C东非大裂谷 D墨累达令盆地6与图中处地势高低变化呈正相关的地理要素是()A动物复

9、杂程度 B植被产草量C流水侵蚀力度 D岩石风化程度解析:第5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西部地形隆起地区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安第斯山。富士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落基山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地壳隆起形成的;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块内部;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第6题,根据图示可知,处地势在逐渐增高,之间的山地增高更显著。随着处地势的逐渐增高,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气流逐渐被阻挡,处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减少,动物复杂程度、植被产草量、流水侵蚀力度均在下降,而随着降水量减少,干旱加剧,岩石风化程度增加。答案:5.B6.D(2017苏锡常镇四市调研)“玉中之王”和田玉是中元古代晚期古

10、海洋中的白云岩(镁含量较高的碳酸岩)在高温高压特殊环境下重结晶形成的。如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据此回答78题。7和田玉属于()A甲 B乙C丙 D丁8和田玉形成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A(b1b2)a B(e1e2)dCe1 De2解析:第7题,从题干中可知和田玉基岩是白云岩,属于沉积岩,然后经变质作用而形成和田玉,从图中“风化物”指向可知戊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和田玉的形成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的过程,与图中e1相吻合。答案:7.D8.C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角度1流水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2017高考全国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

11、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 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降水较少 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A BC D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

12、,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形成的,山地中河流多、沟谷多、降水丰富是其形成的必备条件。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与山体的坡度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降水集中并不能代表降水多。第2题,砾石颗粒较大,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说明流水搬运能力较弱,沉积能力较强。山地相对高度小会导致水流速度较慢,流水搬运能力较弱;河流流程较长,大颗粒的砾石在河流的中上游沉积。第3题,据图可知,贺兰山东麓南部山地高差大,坡度陡,河流搬运能力强,沉积物颗粒大,土壤较少,土层浅薄。贺兰山东麓南部洪积扇众多,河流较多,水源丰富;据图可看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所在地区海拔接近;贺兰山东麓为迎风坡,其南部和北部降水、

13、光照条件相近。答案:1.C2.B3.B(2016高考全国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46题。4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5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6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

14、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距今时间越长的贝壳堤距现今的海岸线越远,距今时间越短的贝壳堤距现今的海岸线越近,说明海岸线是处于变动中的。但由于贝壳堤是由海浪将贝类生物搬运至海岸带堆积而形成的,在任一条贝壳堤形成过程中,要使贝类生物稳定堆积,海岸线的位置就要保持稳定。第5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因此泥沙堆积不会形成新的贝壳堤,A选项错误;泥沙在贝壳堤外堆积,将使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从而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B选项正确;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不利于泥沙在河口地区堆积,从而不利于河口三角洲的形成,C选项错误;泥沙在河口地区的堆积作用减弱,有利于河水排泄入海,不会迫使河流改道,D选项错误。第6题,贝壳堤是由海水将死亡的贝类生物搬运至海岸带堆积而形成的;随着河流入海口的泥沙被搬运至贝壳堤外堆积,海岸线将向海洋方向推进,从而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旧的贝壳堤失去贝壳源补充而停止生长,新的贝壳堤在河流入海口附近的海岸带发育;由此可知,多条贝壳堤的形成与河流入海口位置多次变动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