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滚动检测卷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1108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滚动检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滚动检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滚动检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滚动检测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滚动检测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滚动检测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滚动检测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集聚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A B C D2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A人类不合理灌溉B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C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D夏季风强劲答案1.B2.C解析第1题,图中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主要

2、是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集聚,对;土壤贫瘠、使用化肥与盐碱地比重大关系不大,错;降水量少,淋盐作用弱,盐分随季节变化小,对;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与盐碱化无关,错。第2题,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大,主要原因是地势低平,距海近,沿海地区海水浸渍,C正确;人类不合理灌溉是人为原因,A错;降水集中,降水多,盐分随季节变化大,B错;夏季风强劲,带来降水多,不是导致盐碱化的原因,D错。读“黄河三角洲四种湿地分布图”,回答34题。3属于水稻田湿地的图例是()A B C D4有关黄河三角洲区域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两岸的湿地对黄河干流径流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B黄河三角洲面积呈上升趋势,主要是黄河的

3、造陆作用C黄河三角洲沿海的风暴潮冬季北部多于南部,夏季反之D黄河三角洲农业和石油开发,湿地生物生产力不断增加答案3.B4.C解析第3题,水稻需水较多,应分布在河水较丰富的地方,因此应选B。第4题,黄河三角洲沿海北部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比南部大,因此冬季的风暴潮北部多于南部;黄河三角洲沿海南部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比北部大,因此夏季的风暴潮南部多于北部。黄河下游多地上河,河水多补给两岸的地下水。黄河三角洲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黄河三角洲农业和石油开发,会破坏湿地,湿地生物生产力将下降。下图为“某区域R河流域图”。读图,完成56题。5有关R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源头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B源

4、头到P点河段有凌汛现象CP点到Q点河段水量逐渐减少DQ点到河口河段水能最丰富6图中种植业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A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地酸化C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D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5.C6.A解析第5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热带。图中等高线数值表明,本区的海拔并不高,不会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A错。这里的纬度低,是热带地区,没有结冰现象,不可能有凌汛,B错。从P点到Q点河段流经草原、荒漠区,降水少,沿岸种植业发展用水量大,所以河流水量逐渐减少,C对。根据图中地势变化,Q点到河口落差并不大,水能不会太丰富,D错。第6题,图中

5、种植业区位于热带草原和热带荒漠的过渡地带,降水少,蒸发量大,发展种植业时不合理的灌溉,很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大面积开垦草地可能导致土壤荒漠化、沙化,A对。同时也会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但不会引起土地酸化,可能发生土壤盐碱化,B错。种植业区降水较少,地形平坦,水土流失少,C错。同理D错。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据此完成78题。7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气候干旱,降水少,

6、蒸发旺盛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值上升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 BC D8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利于调节气候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A BC D答案7.A8.D解析第7题,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是红碱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是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水量减少,以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红碱淖位于沙漠地区,湖区周边没有成片森林存在;湖区生态环

7、境恶化、湖水pH值上升、水质下降与水位下降无关。第8题,保护红碱淖具有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意义。读下图,回答910题。9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可能是()A工程质量低 B设计不准确C人为破坏严重 D泥沙淤积严重10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D恢复原始生态环境答案9.D10.D解析第9题,乙图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流经四川盆地,由于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库区淤积,致使库容减小,发电受

8、限。第10题,甲图河流位于法国境内,其电力构成以核电为主,拆除水坝是为了恢复原始生态环境。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水电站中的第二级,上接乌东德水电站,下游为溪洛渡水电站和向家坝水电站,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战略部署的重点工程。下图表示大坝建成后100年内白鹤滩水库干流库区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数字模型),水库长约190千米。据此回答1112题。11有关白鹤滩水电站建坝的叙述,错误的是()A河流流量较大B峡谷地带,建坝工程量小C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D可发挥本地区水能丰富的优势12有关白鹤滩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床主要泥沙淤积区在库区中段偏下游处B河床主要泥沙淤积季节为冬春季节C大坝

9、建成前期河床泥沙淤积严重D45月该水电站发电效益最大答案11.C12.A解析第11题,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因此该地河流流量大;该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峡谷地形,建坝工程量小。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泥沙淤积区主要位于库区中段靠近大坝的位置,即库区中段偏下游处;该地区夏秋季节降水多,河流侵蚀和搬运能力强,因此夏秋季节泥沙淤积多;该地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大坝建成前期泥沙淤积少;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河流流量大,水电站发电效益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是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在上水库中蓄水

10、,相当于储存了电能,当上水库的水向下流时,可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释放能量。读“我国某地抽水蓄能电站景观图”(图1)及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完成1315题。13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水的势能,增加发电量B提高水的下流速度,增加发电效率C调节电力供应D蓄积山区雨水,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14下列关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水库主要的作用是蓄积上水库向下流动的水B下水库海拔较低,落差较小,发电量小C上水库海拔高,库容更大D上水库工程建设的难度一般比下水库的大15在一天中,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A上午 B下午C前半夜 D后半夜答案13.C14.D

11、15.D解析第13题,从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电站将水从低处水库抽到高处水库,提高水的势能,增加水的下流速度,从而实现发电。据此推测,该电站发电时期为用电高峰时期,而在用电较少的时期,将部分电能用于抽水,从而调节不同时期的电力供应。第14题,从上题解析可知,上水库的主要作用是蓄积由下水库所抽调的水,而下水库的主要作用是发电。上水库海拔高,库容小,工程建设的难度较大。第15题,根据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推测,该电站发电时期为用电高峰时期,而在用电较少的时期,将部分电能用于抽水,因此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用电较少的后半夜。16在我国西北地区,漫画所示的人类行为会

12、导致()水资源短缺大气环境改善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加剧A B C D答案A解析漫画的表面意思是在沙漠地区建设高尔夫球场,沙漠地区气候干旱,而高尔夫球场需水量大。因此,这幅漫画意味着人类在干旱地区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这将进一步导致水资源短缺,加剧荒漠化。17下图说明湿地具有的功能是()A涵养水源 B净化水质C调节气候 D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B解析仔细读图可知,污水进入湿地后,经过土壤和植物根系的截留、吸附、过滤等作用,出水水质变好。18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三江平原丧失了大量天然沼泽。保护该区域湿地的有效措施是()A封山育林 B商业开发C疏浚河道 D退耕还湿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三江平原地区大量天

13、然沼泽丧失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开垦,因此,保护该区域湿地的有效措施是退耕还湿。19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不合理灌溉,土壤盐渍化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A B C D答案A解析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东北地区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黑土层遭到破坏,湿地面积减少,这些是东北地区目前土地利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20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的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

14、到的GIS功能是()A输入 B管理C分析 D输出答案C解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的储存和管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等。要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RS(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读图,完成2122题。2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不属于遥感技术优点的是()A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 B监测范围广C能够迅速获取信息 D能实施动态监测22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主要应用于()资源调查人口增长预测环境监测自然灾害调查A BC D答案21.A22.C解析第21题,遥感技术对地面进行探测时受地面条件影响较小,但并不是说完全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第22题,遥感不能对一个区域的人口增长进行预测。下图为某地(31N,104E)附近地区的两幅卫星图片(图甲拍摄于2008年5月10日,图乙拍摄于2008年5月20日)。读图完成2324题。23从图中判断,图乙出现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是()A冰川 B洪涝C堰塞湖 D干旱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