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的“十三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51053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科的“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麻醉科的“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麻醉科的“十三五”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麻醉科的“十三五”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科的“十三五”发展规划.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醉科十三五规划我科室已开展各种麻醉,包括静脉插管全麻、椎管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复合麻醉,有创静脉和动脉穿刺及监测,自体血回输,门诊日间手术及无痛诊疗等项目,随着手术科室的发展,麻醉科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这一特殊时期,我科要完善科室管理制度,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实现科室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目标,全面提升麻醉科在我院的地位和作用,使麻醉科的综合实力得以大幅提升。 目前,我科有医护人员共29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 3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7名,主管护理师6名,护师5名,护士6名。现有可用手术间5间,麻醉恢复室1间,多功能监护仪6台,麻醉机5台,除颤仪1台,血糖仪2台,可视喉

2、镜1套,周围神经刺激仪一台,自体血回输机一台。2015年手术麻醉量1327台,门诊麻醉量1006台,无痛分娩12例,急救插管39例。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及医院发展需求,制定我科十三五发展规划: 1、麻醉科承担全院急危重症抢救、会诊,门诊日间手术麻醉,部分疼痛治疗工作。将对全科室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继续教育,住院医师和护理人员进行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进一步从规模上、水平上完善学习平台,鼓励发表论文,开展新技术,分层次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学习,鼓励参加学习深造,培养优秀人才,同时要根据手术量适当增加人员数量。 2、设备添置 根据手术量的增加,可考虑增加2-4台麻醉机及监护仪,可视喉镜2个,根据门

3、诊无痛诊疗量的增加无痛肠镜检查,可把淘汰的麻醉机放在内镜室使用。 3、疼痛门诊计划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扩大,以目前我院分布在各科的病例,现在各科的疼痛治疗设备和技术,加上麻醉医师的统一管理和特殊治疗,使我院疼痛治疗水平有一个大的飞跃。 4、完善麻醉操作规程 计划五年内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规程培训,使麻醉操作程序化、标准化,麻醉管理个体化。 5、门诊麻醉 门诊麻醉是现代麻醉必然要面临的问题,我科将与相关科室领导协商,规划好门诊麻醉所需设备用品,以及做好必要的宣传工作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力争使门诊麻醉管理和操作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门诊麻醉的安全性。6、麻醉科的“经济增长点”传统观念认为,麻醉科的

4、专业范围仅在于手术期间的麻醉处理,但现代麻醉学科已从单一的临床麻醉拓展到重症监测与治疗、急救复苏、疼痛治疗及戒毒等领域,其中疼痛治疗是近几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分支专业之一,由于我院麻醉科目前的业务范围仍然在临床麻醉范围,因而上述领域将成为我科的潜在增长点,“短平快”的无痛人流,只要加大宣传力度,规范工作流程,同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此项服务马上可以快速持续增长,随着消化病科的逐步壮大,将开展食道,胃肠道有创或无创的诊断性检查、治疗,麻醉科可为他们保驾护航,介入治疗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麻醉科的顶力支持,术后镇痛对患者生理和精神方面均有很大好处,对手术创伤恢复非常有利,然而, 在我院这项服务仍然较为局限,

5、这与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认识水平不无关系,因此,需要麻醉科在这一方面的宣传和普及,晚期癌症患者中伴有剧烈疼痛者很少有真正得到良好镇痛治疗,麻醉科可望在癌痛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更好地参与这一服务,各种严重的慢性疼痛,在麻醉科参与下有一部分可取得显著效果。 8、麻醉科开展新业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服务质量和要求,提高医院知名度,改善医院服务形象,吸引更多同类患者前来就诊,增强医院竞争力,增加医院经济收入和提高经济效益,改变麻醉科的被动性,由于麻醉科临床业务范围的特殊性,若只局限于手术系统内的手术麻醉,那么,在目前的麻醉科医师数量下,手术麻醉数量稍一增加,麻醉科马上出现人员不足的情况,有时甚至影响到手术的准时进行,而当出现外科系统住院病人数减少时,又会出现麻醉科人员过剩的情形,因此,在开展这些业务后,手术室麻醉科人员工作安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