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等值线图的判读押题专练(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0963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等值线图的判读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等值线图的判读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等值线图的判读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等值线图的判读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等值线图的判读押题专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等值线图的判读押题专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2等值线图的判读押题专练(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2 等值线图的判读1某湖泊最深处为17.4米,下图为该湖泊等深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A该湖北部宜开发为游泳场B该湖的湖床东部低于西部C补给相同的水量,水深超过4米后水位上涨缓慢D该湖泊冬季往往成为大量候鸟的栖息地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23题。2图中河段,流速最快的是()Aa Bb Cc Dd3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河谷北侧地表径流流速快于南侧B乙地基带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丙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D河流从丁地流向甲地【答案】2A3.B【解析】第2题,坡度线数值越大坡度

2、越陡,河流流速越快。第3题,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除了坡度因素外,还有植被覆盖程度、土壤状况等,A无法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南部,因而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注意指向标,丙位于南坡,为迎风坡;图中呈现的是坡度,无法判断海拔,因而D无法判断。下图为辽宁省年平均风速等值线图。读图回答45题。4甲地的风速数值可能为()A2.0 B2.3 C2.6 D3.15影响辽宁省风速等值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C海陆轮廓 D纬度位置读世界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67题。6图中a的值可能是()A10 C B0 C C10 C D20 C7造成图中0 C等温线陆地上向南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3、太阳辐射 B地形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洋流【答案】6B7.C【解析】第6题,从图中信息可以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的,等温线之间的差额为10 C,图中a等温线为10 C或0 C,因为a地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故应为0 C。第7题,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因此海洋升温、降温都较慢,陆地均较快。因此在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造成图中0 C等温线陆地上向南突出的主要原因就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如图是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完成8

4、9题。8甲地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A29米 B31米 C39米 D41米9图示区域内,进行新农村建设最合理的区位是()A甲 B乙 C丙 D丁如图为某流域某季节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关于图中降水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降水由南向北逐渐减少B降水南北多,中部少,西部最少C水系密度大的区域,降水多D东南部降水最多,西南部降水最少11对该区域地形的推测,合理的是()A东南部比北部地势起伏大B甲地位于盛行风背风坡C乙、丙两地海拔相同D地势西高东低12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2015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所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

5、回答下列问题。(30分)(1)图中C处有一石碑“X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该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段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的原因。(9分)(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6分)(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线的剖面图,出现了上图所示右侧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请在图中右侧分别画出DE、GH线的交点。(6分)(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

6、?为什么?(9分)答案:(1)画图略。该小河上、下游河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河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2)看不到C处的同学,因为C、D处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学,因为D、E处之间是低谷,不会阻挡视线。(3)画图略,分别在图中的最低和最高处。(4)3 C。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 1 000米,气温下降6 C。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10 C等积温线分布图。材料二河套平原是我国重要水稻产区,年均种植面积120万亩,约占农田总面积的20%,近年来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当地农民浇灌稻田依旧普遍采用传统“深水淹灌”方式。(1)简析包头、唐山两地积温差异。(10分)(2)分析山西陈醋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3)分析水稻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会对河套平原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8分)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