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技能四地理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的判读专题限时训练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0864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技能四地理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的判读专题限时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技能四地理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的判读专题限时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技能四地理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的判读专题限时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技能四地理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的判读专题限时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技能四地理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的判读专题限时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技能四地理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的判读专题限时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技能四地理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的判读专题限时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能四 地理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的判读专题限时训练单独成册一、选择题(2017高考押题卷)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据此完成13题。1图中进水口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A减少引水杂质B方便引水管自流C防止泥沙淤积D过滤水中污染物2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A增加地表径流B降低土地盐碱化C缓解水土流失D增加水汽输送量3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A东南丘陵B河套平原C黄土高原D藏北高原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引水卧管设计在清水层设计有开启进水口,而在浑水层是封闭的,这样有利于减少引水杂质。第2题,

2、坝窖联蓄工程拦蓄了泥沙,有利于缓解当地的水土流失;同时有利于地表径流下渗,增加了地下径流。第3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工程是为了缺水严重的地形起伏比较大的有洪水灾害的山区设计的,最符合条件的是黄土高原。答案:1.A 2.C3.C(2017山东日照模拟)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我国多见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等雪山冰川附近。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读红石滩河床景观图和冰川区水层分布图, 回答45题。4上述材料表明()A橘色藻喜低温,泥石流的周期性发生提供了原生石B人工整理河道过程中挖出的裸露卵石,不能称为原生石C

3、红石滩分布区多发冰川泥石流,没有暴雨泥石流D从河谷上游到下游,组成红石滩的石块逐渐增大5近年来,高海拔雪山矿泉称为开发的热点。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雪山矿泉的水质优良的原因()高海拔的低温、缺氧环境,微量元素丰富雪山岩层的过滤和矿化循环时间短 人烟稀少,环境未受外界污染ABCD解析:第4题,读图及材料可知,红石滩多位于雪山冰川附近,通常是有冰川融水汇集的河床中,由于分布的海拔较高,推断其喜低温。从图示来看,红石滩分布在河谷之中,原生石是由于每年夏季冰雪融水量大的时候,发生的泥石流从高处携带而来,A对;人工整理河道过程中挖出的裸露卵石,也属于原生石,B错;我国多见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等

4、雪山冰川附近,该区域降水量大,多发暴雨,C错;根据沉积作用可知,从河谷上游到下游,组成红石滩的石块逐渐减小,D错。第5题,高海拔的低温、缺氧环境,微量元素丰富,对;读上图可知,雪山岩层对于地下水经过多次过滤和矿化,对;该地区地下水循环时间长,错;海拔高,人烟稀少,环境未受外界污染,对。答案:4.A 5.B(2017河南鹤壁市段考)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了减轻水土流失,有人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变外环式梯田为内环式梯田。内环式梯田是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封闭成一个个凹地,降雨时雨水汇集到梯田底部形成一个个微型湖泊,泥沙也随雨水淤积于其底部,从而减小了泥沙的入河量,久而久之黄土高原也将趋于平

5、缓。读图,完成67题。6与外环式梯田相比,内环式梯田的好处是()A修建梯田的工程量较小B可使黄河下游地区土壤的肥力提高C可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D可改变当地的气候,增加水资源量7为了缓解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状况,从2002年起,黄河水利委员会每年都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有效地控制了黄河下游河床增高的趋势。下图中能够正确示意调水调沙前(实线)后(虚线)黄河下游河床变化的是()解析:第6题,与外环式梯田相比,内环式梯田的工程量相当,水资源总量不会增加,从材料可以总结,内环梯田可以减轻黄河下游地区的泥沙淤积,故C项正确。第7题,从材料中可以总结出,调水调沙前(实线)后(虚线)黄河下游

6、河床变化,调水调沙前河床泥沙淤积严重,调水调沙后泥沙淤积减弱,河床下切深度增加,故B项正确。答案:6.C 7.B(2017高考仿真卷)下图是我国某地毛竹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M处可能是()A竹材造纸厂B竹纤维提取厂C动物饲料厂D动物养殖场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产业链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该地可能位于黑龙江省该产业链可增强土壤肥力 该产业链无“三废”排出ABCD解析:第8题,竹材造纸易造成水污染,与图中循环产业链的设计理念不符;竹纤维提取厂污染物排放多且难以处理;手工厂的下脚饲料和笋制品厂的下脚料可以制作动物饲料,但不能直接当成动物饲料。第9题,据图可知,竹炭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多

7、余能量成为竹叶黄酮厂、人造板厂、笋制品厂生产的重要能量来源,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笋制品厂和竹叶黄酮厂的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成分,用于毛竹林灌溉,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毛竹林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图中显示不出是否有废气排出,故无法判断有无“三废”排出。答案:8.C9.B(2017重庆市调研)2016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利马号称世界“不雨城”,但全年有半年大雾弥漫,沾衣欲湿,利马人把这种浓雾称为“毛毛雨”。由于这种“毛毛雨”时常滋润,使地处低纬热带沙漠之中的利马,常年依然繁花似锦,风光秀丽。读图1和图2,回答1011题。1

8、0利马多大雾而“无雨”的最主要原因是()A秘鲁寒流经过附近海域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B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稀少而形成雨影区C位于沿海平原受安第斯山脉阻挡抬升作用小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形成辐射雾11图2是利马郊区附近的山坡上,“没有水的秘鲁人”建设了许多网子,用以从潮湿的雾中获取水分。这种取水原理类似于()A形成热带沙漠地下冷却凝结水B实验室制作蒸馏水的收集原理C仙人掌针刺绒毛从空气中汲水D波巴布树松软木质雨季吸储水解析:第10题,利马靠近海洋,水汽较充足;受秘鲁寒流影响,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大气下冷上热,大气层稳定,水汽易冷凝形成雾。第11题,网子起到雾中水汽附着物的作用,与C项类似。答

9、案:10.A11.C二、非选择题12(2017河北衡水中学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纺锤树为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的落叶乔木,高约30米,树干粗大,但木质却非常疏松(表硬里软),根系较发达。该树种耐旱忌涝,喜热、喜光、忌寒。现我国福建与广东都有栽植,下图所示纺锤树由珠海农科所从国外引进。下面为哥伦比亚示意图与纺锤树景观图。(1)简述哥伦比亚的城市分布特点和原因。(2)指出图中甲、乙两地适宜纺锤树生长的地区,并说明判断理由。(3)据材料说明纺锤树适应哥伦比亚自然环境的形态及生理特征。(4)指出我国福建、广东栽种纺锤树需要注意的主要事项。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哥伦比亚城市主要分布在

10、西部高山区,多沿河、沿海分布。哥伦比亚纬度低,地处热带,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气候潮热,不适合人类居住,高山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第(2)题,根据图文信息可知,纺锤树耐旱忌涝,喜热、喜光、忌寒,应选择在乙地种植。原因是甲地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时间长,且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不适合纺锤树的生长。第(3)题,结合纺锤树的生长习性进行解答。第(4)题,我国福建、广东降水较多,种植纺锤树应选择在排水好的坡地,还要注意冬季防寒,病虫害防治等。答案:(1)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山区,东部分布少;多沿河、沿海分布。原因:哥伦比亚处于热带地区,西部高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东部海拔低,比较潮

11、热,不适合居住;沿海地区,海运便利;沿河分布,城市取水方便。(2)乙地。该树种耐旱性强,说明其生存环境较干旱。甲地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时间长,且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终年多雨,不适宜耐旱植物的生长;乙地纬度相对较高,受赤道低压控制时间短,地处东北信风背风坡,雨季短,旱季长,气候较干旱。(3)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地下水;树干粗大,木质疏松,有利于雨季贮水,旱季利用;旱季落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腾。(4)选取排水良好的坡地进行载种,防雨季积水;周边不宜栽种高大乔木,以避免遮挡阳光;冬季做好防冻防寒工作;注意病虫害的防治等。13(2017江西五市八校联考)下图中M国,有50多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

12、造船厂,对外贸易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黑暗多雾的自然原因。(3)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4)分析M国大力发展海运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甲半岛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根据右侧小图分析,在冰期时,西侧由于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第(2)题,甲半岛西部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黑夜漫长,北部有北极圈穿过,有极夜现象,所以黑暗。冬季该地受来自西部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暖湿气流带来的水汽较多,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充足;冬季陆地温度较低,所

13、以水汽易凝结成雾。所以大雾较多。第(3)题,读图判断,甲半岛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甲半岛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有利于生活和居住。东南部临海,海湾内风浪小,渔业资源丰富,海运便利。第(4)题,图中M国是挪威,根据图例,该国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海运运费低,运量大,该国海岸线曲折漫长,优良港湾多;该国造船业发达。答案:(1) 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2) 黑暗: 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黑夜漫长,北部有极夜现象。多雾: 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 暖湿气流影响,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充足;陆地温度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3)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甲半岛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东南部临海,渔业资源丰富,海运便利。(4) 对外贸易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本国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海运运费低,运量大;海岸线曲折漫长,优良港湾多;造船业发达。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