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整合提升模块三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二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仿真演练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0862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整合提升模块三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二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仿真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整合提升模块三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二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仿真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整合提升模块三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二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仿真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整合提升模块三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二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仿真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整合提升模块三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二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仿真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整合提升模块三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二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仿真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核心整合提升模块三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二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仿真演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广东湛江一模)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13题。1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2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爬山难度B增加耕地面积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3适合用

2、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的特点应具有()A耐旱、耐贫瘠 B耐旱、耐盐碱C耐涝、耐贫瘠 D耐涝、耐盐碱解析:第1题, “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说明植被少、坡度大;而该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海南岛;降水多,则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该山体为石灰岩矿山,易出现因水土流失导致的荒漠化,自我修复能力差,故要进行人工修复。第2题,注意修复的目的是使其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植被修复离不开水,该山体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同时石灰岩地区地表水缺乏,故修建退台要考虑收集雨水。第3题,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区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故植被要能适应干旱和土壤贫瘠的条件。答案:1.C2.C3

3、.A(2017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山西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能源的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该区域有隔离护坝、公路、排水沟等设施。读图,回答45题。4排水沟宜建在 ()AA BBCC DD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公路建设与固沙草方格有关B该区生态建设末期以工程措施为主C建隔离护坝主要防止飞沙进入河道D该区生态建设初期以生物措施为主解析:第4题,露天采掘会使采掘区地势变低,为了避免周围水体或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进入采掘区,应该在其周围修建排水沟或隔离护坝。图示采掘区周围有A和D,其中D位于河流与采掘区之间,应为隔离护坝;A应为排水沟。第5题,在重要的交通线附近,可修建固沙草方格来阻

4、挡沙漠侵袭,保护公路的安全。一般生态建设初期以工程措施(隔离护坝、排水沟等)为主,后期以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等)为主。隔离护坝的作用是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答案:4.A5.A(2017河南六校联考)读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完成68题。6甲、乙、丙依次是()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C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D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7目前,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调配工程,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的我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是()A我国能源消费

5、结构不合理B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C我国人均能源不足D我国西部能源总量大8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风力发电,主要的困境是()A风能不足且不稳定 B水资源短缺C土地资源不足 D生产成本过高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甲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地区水电较丰富;乙图例代表的地区位于内蒙古、陕西和山西,这些省级行政区域煤炭资源丰富,故为火电丰富区;丙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是电力短缺区。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这是我国建设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第8题,内蒙古自治区地形开阔,多大风,风能资源丰富,但是在时间上不稳定;水资源与风能开发关系不大;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广阔,未利用土

6、地多,而且风能发电对土地的占用量较少;由于风能发电投资多而发电量不大且不稳定,成本高,因此在市场上无价格优势。答案:6.C7.B8.D(2017太原一模)发达国家在经历了20多年金融自由化后,金融危机重创了其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再工业化的政策,掀起了再工业化的浪潮。下图示意再工业化的动力机制。据此完成911题。9再工业化使发达国家 ()A新兴产业比例下降 B资源环境问题加大C传统工业部门复兴 D实体经济地位上升10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我国的影响是()A延缓制造业升级换代进程B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C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加大D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11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我国应(

7、)A大量承接低端产业的转移B大力推进新型工业的发展C从“走出去”转向“引进来”D逐步取缔中小型民营企业解析:第9题,再工业化会增加工业在国家总产值中的比重,则实体经济地位会有所上升。图示信息显示再工业化是升级制造业,并不是简单的传统工业部分复兴,也不会使资源环境问题加大;再工业化也包含新兴产业,则新兴产业比例不会下降。第10题,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会吸引一部分准备布局在发展中国家的先进工业转移到发达国家,则会延缓我国制造业升级换代进程。第11题,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一般会发展新型工业,我国应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发展,提升我国工业的市场竞争力。答案:9.D10.A11.B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0

8、17河南百校联盟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武安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是邯郸市唯一的县级市,钢铁、煤炭等工业发达。武安采矿业和炼铁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成为全国有名的“钢铁大县”和邯郸市“产能大县”,拥有数十家钢铁企业,进入21世纪,武安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失衡,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铁矿、煤炭枯竭,经济迅速走向衰落。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已成为武安的“新形象”。下图示意武安市在河北的地理位置与范围。(1)说明20世纪80年代武安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6分)(2)近年来,河北省西部一些钢铁企业计划向黄骅搬迁,试解释黄骅港成为钢铁企业搬迁

9、目的地的主要原因。(6分)(3)分析武安市近年来钢铁工业不断衰落的主要原因。(8分)(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问题:说明武安市钢铁工业的衰落对我国一些矿业型县级市产业发展的启示。问题:请为武安市钢铁产业发展和经济振兴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解析:第(1)题,说明20世纪80年代武安市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可从煤炭资源、消费市场、水源、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第(2)题,分析钢铁工业搬迁的原因可从当地资源状况、运输成本、土地价格等方面作答。第(3)题,分析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可从生产结构、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环境污染、政策、新技术等方

10、面作答。第(4)题,问题可从矿产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作答;问题可从产业内部结构、布局调整、产业升级、旅游业、治理污染等方面分析作答。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原料充足;邻近京津冀工业发达地区,市场广阔;临近河流,水源比较充足;有铁路、高速公路等干线经过,交通便利;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等。(2)港区范围广,环境容量大;海运成本较低,便于海外铁矿资源的进口,黄骅市沿海滩涂广阔,地价较低。(3)产业结构单一;钢铁市场需求量下降;钢铁生产能源消耗过大,成本较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政策上压减钢铁产能;新技术革命的冲击。(4)问题: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产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高度重视

11、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原有矿业企业转型升级。问题:优化钢铁产业内部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调整钢铁企业布局,分散或转移污染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新兴工业,推动产业升级;依托太行山山区优势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大资金投入,治理污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13(2017福建厦门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

12、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1)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6分)(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8分)(3)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风沙活动的原因,并说明“冬小麦红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明确黄泛平原是黄河决口泥沙堆积形成,即可分析多沙地的原因。第(2)题,注意红薯生长习性:“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沙地本身就疏松,同时起垄地势较高而利于排水、不易涝。第(3)题,红薯“喜温”与当地冬季寒冷不符,故冬季不能种植而地表裸露;起垄必然翻动土地,在春季大风下会加剧风沙活动。“冬小麦红薯”模式解决了冬春季地表裸露问题,故能抑制风沙。答案:(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输沙量大;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多暴雨,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成灾,大量泥沙堆积地表。(2)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岗地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起垄种植可加厚土层,且更易排水。(3)开封冬半年气候寒冷,不适宜喜温的红薯生长,只种植红薯会导致冬春季土地裸露;春季红薯种植前需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红薯生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