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9单元世界地理检测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0859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9单元世界地理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9单元世界地理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9单元世界地理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9单元世界地理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9单元世界地理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9单元世界地理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9单元世界地理检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九单元世界地理模拟精选题(依据高考命题大数据软件分析,重点关注第2、6、9、10、14题)一、选择题(2017山东烟台栖霞模拟)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3题。1图中甲被称为“西方的香港”,使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因素是()A地处国际航道的要冲 B天然港湾有利于停泊C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 D陆地交通线稠密便捷2图中乙流域河谷地区是优质葡萄产区,其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 B光照 C热量 D水源3丙所在国被称为“烈日下清凉的国土”,对其影响较小的是()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解析本题组以直布罗陀海峡周边区域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交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活动和气候成因。第1题,图中甲

2、地处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加之苏伊士运河开通,因此成为联系大西洋与印度洋必经之地。第2题,乙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温差较大,加之地形起伏和缓,土壤肥沃,有利于葡萄种植。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因此需要灌溉,水源成为其主导区位因素。第3题,丙国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晴朗。临近海洋,受大西洋(地中海)的调节作用;地处河流源头,海拔高气温低;山地阻挡了南部撒哈拉大沙漠热浪的侵袭;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故夏季“清凉”。选C。答案1.A2.D3.C(2017课标区高考信息卷)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

3、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位置图,完成46题。4图示无流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为()A牧场 B梯田 C盐沼 D沙漠5图中所示的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有可能出现在()A2月 B4月 C7月 D10月6图示区域应分布在()A沙特阿拉伯 B澳大利亚C埃塞俄比亚 D纳米比亚解析第4题,据材料可知,无流区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从图中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地处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最可能的景观为沙漠。第5题,河流流程最短的应为降水最少的时候,其不属于地中海气候,所以降水量最少的时候应为该半球冬季时,故C正确。第6题,据经纬度可以判断为澳大利亚。答案4.D5.C6.

4、B(2016广东广州高三1月模拟)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7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人才向东流动 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C降低生产成本 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8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A增加劳动力需求 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C制约制造业发展 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解析第7题,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从而获得最大利润,欧洲制造向东移会降低劳动力等成本。第8题,伴随制造业转移,就业机会也会向外转移,劳动力需求减少,A错;研发中心一般位于技术水平较高地区,不

5、会随制造业转移,B错;产业转移也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当地环境会得到改善。答案7.C8.D(2016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下图示意某区域。读图,完成911题。9图示a国的气候特征是()A阴雨天气多,降水丰富B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C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慢D四季分明,降水年际变化小1020世纪60年代以前,采珠业是a国的支柱产业,20世纪70年代后采珠业迅速衰退,其主要原因是()A国际市场需求量锐减 B养殖技术迅速发展C海水温度迅速上升 D石油开采业的发展11下表是2014年a国人口统计资料,关于a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人口总数男性人口数量男性人口比重女性人口数量女性人口

6、比重人口增长率a国9 881 5806 864 56169.5%3 017 01830.5%4.13%A.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B增长模式为传统型C吸引了大量男性人口迁入D人口分布比较均匀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图示a国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晴天多;沙漠地表热容量小,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快,夜晚降温快;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降水年际变化大。第10题,20世纪60年代以前,采珠业是a国的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一是因为该区域石油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从采珠业转移出来;二是因为海上石油的开发破坏了珍珠母贝的生存环境,导致珍珠产量下降,并不是国际市场需求量锐减

7、和海水温度迅速上升所致。第11题,读表中数据可知,a国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不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而是因为该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男性人口迁入;导致人口增长率高,不完全是人口自然增长导致的,所以不能判断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该国为热带沙漠气候,人口集中分布在绿洲和城市,人口分布很不均匀。答案9.B10.D11.C(2017湖北武汉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在该区域南部地区生活的富拉尼人,以游牧业为主。读图回答1213题。12影响该区域年降水量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高低 B地形起伏 C距海远近 D大气环流13富拉尼人迁徙的时间最有可能是()A10月南迁,4月北

8、迁 B10月北迁,4月南迁C10月东迁,4月西迁 D10月西迁,4月东迁解析第12题,根据经纬网可以判断。图中地区是非洲西北部。图的南北两侧年降水量线密集,降水量变化很大,中心区域则较少;从纬度来看,中部地区是撒哈拉沙漠,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稀少;南侧为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时候降水量较多;北侧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中海气候,降水量也较多。所以这种降水量的分布主要是受大气环流影响的结果。故选D。第13题,游牧活动的迁徙就是考虑牲畜食物来源问题,食物一般就是指植被,植被的生长条件一般是受气候直接影响,气候的变化最

9、终是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所以动物的迁徙其实就是追随太阳直射点,二者的规律是一致的。据此可以判断游牧业的富拉尼人应该是10月份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致,向南迁徙;4月份则向北迁徙。故选A。答案12.D13.A二、非选择题14(2016陕西西安长安区模拟)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河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巴基斯坦等高线地形图(图甲)和巴基斯坦年等降水量线图(图乙)。材料二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处亚热带,水果资源非常丰富,巴基斯坦素有东方“水果篮”之称。在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橘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类,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

10、葡萄、柿子等。(1)根据材料一,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特征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2)简析印度河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品质好的优越自然条件。解析第(1)题,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起伏等方面;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直接看图中年等降水量线信息即可回答。第(2)题,印度河平原的形成得益于印度河,同时材料中提及“印度河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则印度河的意义体现在提供了肥沃的平原和充足的灌溉水源。第(3)题,种类多取决于热量差异大,而热量差异大的原因一般从纬度跨度和山地相对高度的角度分析;品质好一般从光热资源和昼夜温差的角度分析。

11、答案(1)西部、北部以山地、高原为主,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北向西南递减。(2)印度河携带泥沙堆积形成肥沃的印度河平原;印度河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之利。(3)种类多:纬度较低且跨度较大;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品质好: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15(2016山东济宁期末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素有“北美大陆地中海”之称,沿湖地区经济发达。阿巴拉契亚山脉全长约2 600公里,矿藏丰富。(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冬春季节多雨的原因。(2)据图说明田纳西河流域发展炼铝业的优势区位条件。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皮毛贸

12、易站,两个多世纪以来,主要职能几经改易(如下图)。匹兹堡:(3)结合匹兹堡的发展历程,谈谈对我国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解析第(1)题,从水汽、盛行风、地形等方面去分析。第(2)题,炼铝业是动力导向型产业,由图中信息看出,该地能源丰富,城市众多,市场广阔。第(3)题,关注背景材料,结合匹兹堡职能转变,很易得出启示。答案(1)湖区提供充足的水汽,冬春季盛行偏北风,在(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地形雨)。(2)煤炭和水能资源丰富(靠近能源供应地);接近底特律等消费市场(市场需求量大)。(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的交通、资源或技术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应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

13、和第三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科技水平,治理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一世界地理总论(对接2015新课标,46)下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甲所在大洋是()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乙大陆的环境特征与纬度位置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A暴雪 B烈风 C酷寒 D冰原3一艘海轮航行到丙地时,晚霞照映船舷。此时北京可能()A红日东照 B烈日当头 C太阳西挂 D满天星斗解析第1题,注意图中两个极点的位置,通过大陆轮廓可判断甲位于欧洲与北美洲之间,为大西洋。第2题,乙大陆为南极洲大陆,因纬度高而气温低,故酷寒是其典型的由纬度位置带来的特征。第3题,依据图中

14、信息,可判断丙地经度为105W、且在赤道上,此时为18时左右,则北京时间为9时左右,正是红日东照。答案1.B2.C3.A4(对接2014新课标,36)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甲国降雨量较为丰富,年平均降雨量为1 180毫米左右,3至5月、9至11月为雨季,其余为两个旱季。该国东北部地区属于低降雨区,年平均降雨量为735毫米;维多利亚湖周边地区属于高降雨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 863毫米。(1)描述甲国的地理位置特征。(2)分析维多利亚湖的水文特征。(3)咖啡是甲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推断该国的咖啡主要种植区,并说明推断依据。解析第(1)题,从纬度、海陆、相对位置及特殊位置等方面描述

15、。第(2)题,从水量及其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等方面分析维多利亚湖的水文特征。第(3)题,咖啡是热带作物,需要在高温多雨的平地地区生长,从等高线分析即可排除山地不宜种植,而维多利亚湖周围的平地热量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降水丰富,适宜种植。答案(1)赤道附近(热带地区或低纬地区);地处内陆(内陆国);位于非洲东部,尼罗河上游;位于东非裂谷带。(2)白尼罗河的水源补给地,该湖属于淡水湖;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湖泊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小;植被覆盖较好,含沙量小;地处热带,全年高温,无结冰期。(3)咖啡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甲国南部(维多利亚湖周边地区)。 判断依据:南部位于赤道地区,热量充足;湖边及河流下游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于高降雨区(1 8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