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5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0854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5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5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5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5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5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5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5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检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模拟精选题 (依据高考命题大数据软件分析,重点关注第2、10、11、12、13题)一、选择题(2016陕西西安长安区一模)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回答12题。1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A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土层和沟壑B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过渡地区C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稻作农业2生活

2、在这里的人们()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B借黄土肥沃优势,发展了大规模机械化农业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D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解析文中“黄土地”即指黄土高原,然后结合这里的资源环境特色分析作答。答案1.C2.D(2017课标区高考信息卷)读下图,回答34题。3由图中信息判断,为保障种植业生产而改善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4图中地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在于()A防洪 B发电C养殖 D防治水土流失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支流众多而需要修建水库保持水土,同时周边有大量的抽水井存在。所以,此地需要改善水源条件以更好的发展种

3、植业。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库修建在支流处,可见其主要作用不是防洪和发电;图中区域是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所以,这些水库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答案3.C4.D(2016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1月教学质量监测)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57题。5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A B C D6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A河流上游地区 B山麓地带C冲积扇 D河流出山口7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冬季风势力增强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4、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解析第5题,在风力大、沙源供给相对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条件下,沙丘易流动,三角坐标图显示恰好是风大且沙源不多的情况,符合要求。第6题,河流上游地区,河流出山口处地下水埋藏较深、难以形成绿洲;山麓地带未必有河流,地下水埋藏不稳定,只有冲积扇地下水埋藏浅,多绿洲。第7题,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不注意环保问题等都导致绿洲地带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表现为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答案5.D6.C7.C(2016四川成都二诊)下图为世界六大洲林地、耕地和草地等三种农业用地占本洲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读图回答89题。8图

5、例中、代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A林地、耕地、草地 B耕地、林地、草地C耕地、草地、林地 D草地、耕地、林地9在南美洲所示的农业用地比重最大,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势平坦开阔 B山地面积广大C河流少水量小 D气候温暖湿润解析第8题,欧洲、北美洲有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南美洲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故在这三个大洲林地面积比重大,则代表林地;非洲以热带草原为主,草地面积比重大,故代表草地;代表耕地。第9题,南美洲气候湿热,利于林木生长;同时湿热的雨林区不利于人类生存,而耕地面积比重小。答案8.C9.D(2016福建厦门一模)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101

6、1题。10图中、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11据图可判断()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解析第10题,一般在相同降水量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量越小,则依据选项中的三类土地利用类型,可判断为林草地。运用排除法,选A项。第11题,图中显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林草地地表径流量最小,表明下渗量最多;而植被覆盖率最低的撂荒地的地表径流量最大,表明下渗量最少。即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答案10.A11.B(2016江西上饶二模)北半

7、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答1213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水位(m)42.141.941.741.54142.145464442.942.542.2TSS (106kg)20015010060402001 3002 35082030036031012.下列对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湖畔土壤肥力下降湖泊航运条件变差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A B C D13该湖泊

8、可能位于我国()A华北平原 B长江中游平原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解析第12题,从表中数据可看出,该湖泊TSS通量总体为正,说明湖泊泥沙不断增加,湖畔由于泥沙淤积而土壤肥力升高,故错误;泥沙淤积而湖泊面积减小,会使湖泊湿地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错误;湖泊泥沙淤积而蓄水量变小,则调蓄功能减弱,故错误。第13题,该湖泊水位从6月开始升高,7、8月达到最大,表明该时段河流水补给湖泊,而季风区河流水补给以降水为主,则该地降水以78月为主,结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可判断该湖泊可能位于华北平原。答案12.D13.A二、非选择题14(2016河南八市4月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古尔班通古特

9、沙漠位于天山北侧,面积4.88万平方千米,海拔300至600米,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局部及边缘绿洲分布状况。(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自然成因。(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有众多优良的冬季牧场,分析其冬季牧场形成的主要原因。(3)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扩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危害。解析第(1)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处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为温带沙漠,自然成因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外力作用等角度作答。第(2)题,冬季牧场的形成,从气候、牧草和地表积雪等角度分析。第(3)题,应从土地面积、农牧业生产、交通等角度分析。答案(1)深居内陆,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

10、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光照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岩石风化强烈;大风天气多,风力作用强。(2)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区高;多绿洲,水源丰富,草类茂盛,提供冬季所需牧草;冬季地表积雪较少,利于牲畜越冬。(3)破坏土地资源,土地面积减少;土地退化,生产能力下降,土地载畜量下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掩埋村镇、道路等。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一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对接2015山东文综卷,56)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过度放牧环境污染加剧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过度农垦A B C D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大部分地

11、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解析第1题,内蒙古高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交界处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第2题,图中荒漠化推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因此与冬季西北风有关。封沙育草是针对绿洲边缘地带的荒漠化所采取的生物工程措施。华北北部和东北部分地区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答案1.D2.C(对接2015山东文综卷,56)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

12、止沟头的()A侧蚀 B下蚀 C沟头崩塌 D溯源侵蚀4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AA点 BB点 CC点 DD点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河流侵蚀作用的判读。根据文字材料“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即沟头防护工程是为了防止沟头前进,保护地面不被沟壑切割破坏,即防止沟头的溯源侵蚀;侧蚀、下蚀是发生在河流的干支流沿线,不是在沟头位置。故D正确。第4题,本题考查植被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及其位置的选取。根据题意,种植树木主要是为了配合防护埂防治沟头处的水土流失。在A、C、D处种树,都不能减少

13、对沟头的侵蚀,B坡在沟头处。在B处种树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B坡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故B正确。答案3.D4.B5(对接2016新课标,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中,巴丹吉林沙漠以湖泊、奇采、沙山等闻名于世。该地年降水量4080 mm。蒸发量超过3 000 mm,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其中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有5个,冬季不结冰。该地沙丘广布,最高达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2014年12月,该地寻找饮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共开掘八口井,每昼夜近1万立方米的优质矿泉水喷涌而出。(1)分

14、析巴丹吉林沙漠降水少的原因。(2)有学者认为该地湖泊补给水源主要来自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试推测其依据。(3)试分析该地高大沙丘的形成原因。(4)你是否赞同在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大量开发地下水,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深居内陆,离海较远;地形阻挡,水汽难以到达。(2)断裂带经过该地,地下水在断层处出露;该地位于西北内陆,湖泊冬季不结冰,说明水温高(可能来自地下水);该地气候干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河流欠发育(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少)。(3)该地位于西北内陆,附近沙源丰富,冬春多大风天气,携带大量沙尘在此处堆积;沙山内部湿度较大,且顶部附近植物较多,形成固定沙丘,随着沙尘持续堆积,形成高大沙丘。(4)同意。地下水资源丰富,补给稳定;优质矿泉水,水质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沙丘内部干燥(植被死亡),沙丘活化,沙尘天气增多;地下水补给速度慢,无法满足大量开采需求;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命题角度二湿地的形成与保护对接2015安徽文综卷,35(2)(3)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