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3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精确复习练案必修2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0774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第3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精确复习练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第3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精确复习练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第3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精确复习练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第3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精确复习练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第3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精确复习练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第3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精确复习练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第3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精确复习练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2016湖北荆门一模)香料作物华尼拉原产美洲,马达加斯加引种后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华尼拉适宜生长环境:气温2123,年降雨量1 5003 500毫米(要求9个月雨季,3个月旱季),海拔1 500米以下的坡地。据此并读“马达加斯加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12题。1华尼拉的原产地最可能在(B)A加拿大B墨西哥C秘鲁D阿根廷解析从题干材料华尼拉的生长环境可知,其生长环境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只有墨西哥符合条件。2上图中最适宜华尼拉生长的地点是(A)A甲B乙C丙D丁解析该岛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排除乙地;丙、丁两地不符合其地形条件的要求,可排除;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且为

2、海拔小于1 500米的坡地,最适宜华尼拉生长。(2016辽宁大连二模)烤烟是云贵高原种植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烤烟的生长习性是喜光、喜热、不耐寒,土壤要求红壤最好,黄壤次之,黔中高原一带分布黄壤,而滇中高原一带则为红壤。读“黔中高原贵阳和滇中高原玉溪的气候图(下图)”,回答34题。 3下列不属于云贵高原发展烤烟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是(C)A气温适中,降水适量B劳动力丰富,质优廉价C土层深厚,多有机质D技术成熟,经验丰富解析根据材料判断,烤烟最适宜生长在红壤中,红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据图判断云贵高原气温适中,降水适量,适宜烤烟生长;云贵高原劳动力丰富,质优廉价,发展烤烟种植业成本低;技术成熟,经

3、验丰富,烤烟质量好,故C选项正确。4滇中玉溪香烟久负盛名,玉溪香烟质量优于贵阳的主要因素是(B)市场 土壤 科技 光照ABCD解析滇中玉溪香烟久负盛名,玉溪香烟质量优于贵阳的主要因素是滇中高原红壤,年降水量较少,气温较高,光照充足,利于烤烟生长,故B选项正确。(2017上海闵行二模)油橄榄在地中海沿岸有4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的橄榄油产量占全球90%的市场份额。1964年我国开始引入种植油橄榄,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成功。读图,回答56题。地区年均气温7月气温1月气温年降水量mm日照时数h年均湿度%地中海13.61522303.89.26008002 4392 783476

4、5甘肃武都14.724.94.54749001911.74065四川广元1726.14.98001 0001 3001 40069四川三台16.726.94.78821134135679四川达州14.717.626.04.91 0761 2701 35572805.表格中的我国四个地区,最适合油橄榄种植的是(A)A甘肃武都B四川广元C四川三台D四川达州解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地中海地区最适宜种植油橄榄。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甘肃武都的气候条件与地中海地区最接近,所以该地应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油橄榄的地区,故A项正确。6与地中海沿岸油橄榄种植国相比,我国种植区的优势是(D)A气候条件优越B消费市场广阔

5、C生产工艺先进D劳动力成本低解析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油橄榄种植国有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这些国家的气候条件优越,油橄榄的种植历史悠久,生产工艺先进,橄榄油产量占全球90%的市场份额,所以这些都不是我国油橄榄种植区的优势,我国与这些国家相比,经济落后,劳动力丰富而廉价,故D项正确。(2016和平区模拟三)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其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来说,当区位熵大于1时,则该地区的某项经济指标在全国有优势;当区位熵小于1时,则处于劣势。下面表格为我国某地形区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区位熵,据此回答78题。农产品产量(万吨)区位熵小麦5 959.32.41玉米4 206.61.19稻谷841.

6、10.18棉花233.54.227.该地形区是(A)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四川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形区的棉花生产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而稻谷生产劣势明显,因此排除B、C、D,A项正确。8与塔里木盆地相比,该地形区棉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B)A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质量更好,市场需求多解析塔里木盆地秋季更为干旱,因此A项错误;C、D项为塔里木盆地棉花生产的优势,故排除。华北地区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棉花需求量大,故B正确。(2017河南洛阳三模)近年来,多肉植物凭借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形态奇特、憨厚可爱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7、销量节节攀升。读图,回答910题。9影响多肉植物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因素是(C)A技术B气温C市场D土壤解析题文材料表明多肉因其自身特点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销量攀升,可知其能规模化生产是因市场的需求。10进口外国的多肉植物,要特别关注(D)A品种的稀缺性B价格的合理性C个体的观赏性D肉汁的含毒性解析由于一些品种的多肉植物中含有毒素,且消费者对于进口的多肉植物缺乏了解,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多肉植物肉汁的含毒性,答案选D项。11(2016新疆乌鲁木齐二诊)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青海蚕豆由于无虫蛀、籽粒大而饱满、颜色乳白鲜亮,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美誉。蚕豆是青海传统的粮食、蔬菜、饲料、绿肥兼用

8、作物,主产区海拔1 1003 200米,年均气温0.6,属冷凉性气候,但全年日照时间在2 5682 931小时,非常适宜蚕豆生长。材料二下图为青海蚕豆种植分布示意图。(1)分析甲区域成为青海蚕豆集中种植区的自然原因。(2)说明青海蚕豆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3)简述发展蚕豆产业对青海的有利影响。答案(1)位于(湟水)谷地,地势低,热量较为充足;靠近河流,便于引水灌溉;地形较为平坦,土层较深厚、肥沃。(2)青海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蚕豆籽粒大而饱满;深居内陆降水少,光照强,蚕豆颜色鲜艳;高原山地广布,低温天气长,病虫害少,农药残留少;气候凉爽,蚕豆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多,品质优良。(3

9、)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地方收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带动加工工业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第(1)题,甲区域成为青海蚕豆集中种植区的自然原因,可以从热量、地形、水源等方面回答。第(2)题,青海蚕豆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海拔、温差、空气等自然方面回答。第(3)题,发展蚕豆产业对青海的有利影响,可以从增加地方收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回答。12(2017重庆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伏马铃薯是喜冷凉型作物。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都”,其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已经

10、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种植向现代种植的转变。该市总面积5.45万km2,目前总人口约289万,耕地面积1 300万亩。(1)指出该区域盛产马铃薯的优势气候条件。(2)分析该区域生产马铃薯有利气候条件形成的原因。(3)分析该是成为“中国马铃薯之都”的社会经济原因。(4)你是否赞同在该市进一步开垦耕地、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气候冷凉;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2)该区域地处温带,获得太阳辐射较低纬度地区少;地处内蒙古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冷凉;该区域降水主要受东南风的影响,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该区地处半干旱区,云量少,光照充足;地处内陆高原,多晴朗天气,白天地面接收

11、太阳辐射较多,气温上升快;夜间地面有效辐射强,气温下降快,昼夜温差大。(3)人口少,人均耕地多,有利于保证马铃薯较大规模的种植;马铃薯的种植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靠近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京津冀地区,交通方便,为马铃薯运销终端市场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条件。(4)赞同。理由:该市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开垦潜力,有利于提高规模效应。反对。理由:该市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过度开垦将破坏生态环境。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由于所处纬度较高,气候冷凉;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适合马铃薯的生长习性。第(2

12、)题,认真审题,注意题目要求是气候条件的成因。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温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较低纬度地区少,而且地处内蒙古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冷凉;该区域降水主要受东南风的影响,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由于距海较远,降水较少,该区属于半干旱区,云量少,光照充足;地处内陆高原,多晴朗天气,白天地面接收太阳辐射较多,气温上升快;夜间地面有效辐射强,气温下降快,昼夜温差大。第(3)题,影响农业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等方面分析。该区域地处我国西北,人口少,人均耕地较多,有利于保证马铃薯较大规模的种植;当地马铃薯的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靠近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京津冀地区,市场需求量大;有铁路、公路等相连,交通方便,为马铃薯运销终端市场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条件。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问题,要求观点与理由要统一。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市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开垦潜力,进一步开垦耕地、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有利于提高规模效应,所以可以赞成。由于该市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进一步开垦耕地、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会进一步增加,过度开垦将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反对。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