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精确复习练案必修1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0773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精确复习练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精确复习练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精确复习练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精确复习练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精确复习练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精确复习练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精确复习练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四讲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有关全球温度上升3对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B)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北半球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小幅增加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加,东半球相反解析根据粮食增产和粮食减产的图例,结合图可以确定全球变暖对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有的地方会增产,如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有的地方会减产,如北半球低纬度和南半球大部分地区。2据图推

2、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地区中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B)A澳大利亚B西亚C北非D中亚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及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则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西亚地区。(2016南昌模拟)“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甲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乙中、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C)A B C D解析读材料分析,“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

3、“新仙女木”事件之后便进入温暖的全新世,从图甲中可以看到,末次冰期大约距今2万年,所以图乙对应末次冰期,图乙中的对应最后一次寒冷事件。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近2万年来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B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解析近2万年来,图甲中气温是上升趋势,图乙中显示近2万年来海平面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趋势一致,A项正确;从图乙看,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B项正确;图甲中可以看到,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D项正确;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是上升趋势,但是期间也有一定的波动,C项错误。(20

4、16山西质量检测)下图示意某岛屿降水量分布。读图,回答56题。5造成该岛东、西部降水差异的因素是(B)A太阳辐射 B地形 C洋流 D海陆位置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中经纬度及岛屿轮廓可知,该岛为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其东部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而西部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该岛东、西两岸都有暖流经过,都受东南信风影响;东、西两岸纬度相同的地方,太阳辐射也基本相同。6甲城市的气候特征与下图中、四种气候类型最相似的是(D)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上题可知,该岛位于南半球,图中甲城市位于岛屿西部,属于热带

5、草原气候,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最相似。(2016株洲检测)下图为沿某大陆34纬线所作的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表示1月均温,表示11月次年4月降水量,表示7月均温,表示510月降水量)。读图,回答79题。7该大陆是(B)A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 D亚欧大陆解析图中信息显示,该大陆1月气温高于7月,所以该大陆位于南半球,排除D项;观察气温曲线变化趋势可知,该大陆西海岸附近气温明显降低,可推断出西海岸附近有高大山脉,故该大陆应为南美大陆。8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C)A纬度位置 B地形C洋流 D大气环流解析由图可知,无论是1月还是7月,该大陆西岸的温度都低于同纬度大陆

6、东岸,结合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34S附近大陆西岸有寒流经过,大陆东岸有暖流经过,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9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D)A纬度位置 B地形C洋流 D大气环流解析34S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夏季少雨冬季多雨;同纬度的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降水较多,冬季风来自大陆,降水少,所以导致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大气环流,D项正确。(2017湖南衡阳月考)读“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011题。10关于P、Q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C)A降水均集中于夏季B植被均为落叶阔叶林C降水量

7、差异主要是受地形影响形成的DPQ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P、Q两地均距海洋较近,均位于50N附近的大陆西岸,均受西风带影响,但两地降水量差异较大,P地降水远多于Q地,说明P地可能位于西风迎风坡,而Q地位于背风坡。P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均匀,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Q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稍多,植被为温带草原或温带荒漠。PQ没有体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1与图中Q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D)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Q地年降水量不足300mm,为温带大陆

8、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年降水量少,夏季降水稍多,符合该特征的是D图。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被称为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升高了0.40.8。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升高16。材料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为什么会使全球气候变暖?(2)简要回答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3)我国在实

9、现低碳经济目标的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4)2016年末至2017年初,世界不少地方遇到极端严寒天气,但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并未改变。请你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答案(1)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2)有利影响: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如高纬度地区。不利影响:使蒸发增加,加重干旱缺水程度,使农业减产,如低纬度地区。(3)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或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或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4)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

10、的阴晴、冷暖、雨雪等大气状况,有时变化剧烈;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的平均状况,变化缓慢。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个地区气温都在上升;在局部地区或一定的时间里,气温可能会出现下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实现低碳经济的措施等。第(1)题,从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角度考虑,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吸收的长波辐射越多,从而使气温升高。第(2)题,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对农业生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气温升高,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可能加剧干旱缺水程度,使农业减产。第(3)题,实现

11、低碳经济目标可采取的措施主要从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节能环保意识;植树造林等方面分析。第(4)题,从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入手分析即可。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6年1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沙特、埃及和伊朗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西亚、北非动荡5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这一地区。下图为沙特阿拉伯及其周边地区图。(1)比较沙特阿拉伯西部地区降水的南北差异,并从地形、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其原因。材料二图甲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全境大部分都是高原,尤其是中部地区海拔更高,年均温在22 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图乙

12、为图甲中两地的气候特征图。(2)据图文材料,分析安哥拉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3)据图文材料,比较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答案(1)南多北少;南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加上南部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加上位于西南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2)有利条件:国土大部分位于低纬地区,光热充足,气候干旱,地表物质多为裸露沙石,比热容小;昼夜温差大;地广人稀,后备耕地资源面积大;地势较为低平,适宜种植业发展。建议:发展节约化农业,运用喷灌、滴灌技术节约用水;种植耐旱和单位产值高的作物。(3)地降水量小于地;地终年少雨,地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原因:地受从陆地吹向海洋的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且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故终年少雨;地冬半年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夏半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多(地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南信风的交替控制,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