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50102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2011-2015)教师培训工作总结一、培训的措施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21号)和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陕教师【2013】31号)为指导,着眼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通过统一思想认识、建全教师培训机制、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创造提高培训条件、优化培训资源、改革培训模式、创新培训形式等措施,使全县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五年来,我县教师培训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统一思想认识

2、,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宗旨,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建设梯次发展、结构合理、师德过硬、专业精良、乐思善研、具有风格的研究型、专家型品牌师资队伍,服务于课程改革的需要,帮助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为目标。2、健全机制,完善制度。为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建立了教体局局长任组长,各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研师训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的运行机制。把教师培训工作作为学校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之一;结合省市相关规定,教师五年内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时不得少于360学时(集中培训90学时,远程培训12

3、0学时,校本研修校150学时),教师的培训情况与教师个人的转正定级、评模选优、职称晋升、调资晋级、岗位竞聘等直接挂钩。3、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尤其是为农村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师学习、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实行领导包片教研员包校制度,实现了包括教学点在内的网络全覆盖。开展“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以“三区一体化”建设为契机,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和研训平台,实现资源互补,优质资源共享。4、优化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实效。建立了专家培训团队、名师工作坊、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实效。5、改革培训模式,创新培训形式。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

4、导意见(教师20136号)的要求,实行了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制度,建立了与中小学校共同确定培训项目及内容的新机制。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改革传统讲授方式,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了培训吸引力、感染力。二、培训的成效 1、转变了观念,更新了理念。通过培训,教师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明显转变,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抓学习助教学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实现了凭经验主宰教学到学习创新教学的转变;多形式的培训,使教师执教理念得到提升,投身课改的积极性提高,教研氛围更浓,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2、参训意识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2011年以来,我县

5、参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3205人次,“国培计划”项目培训2834人次,参加校本研修学时登记(2013、2014两年)3647人次,1783人参加“名师大篷车”送教到县活动。此外,组织全县教师开展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以及课题研究方法培训。教师参训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显现了教师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增强。3、变革学习方式,实现了多元化获取信息的途径。近几年的培训使教师学会从“封闭式”被动获取知识走向“开放式”主动摄取营养的学习方式。受地域、环境、办学条件等的限制,教师学习、交流的范围很有限,通过“派出去”、“请进来”以及网络远程培训、“三区一体化”建设等途径,极大改善了教师学习的机会,

6、搭建了更优质的获取教育教学资源的平台,构建了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为教师学习、交流和业务能力提高创造了便利条件。4、积极践行课改,提高教学质量。大力进行教师培训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在我县积极倡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主题下,全县中小学教师在专家、骨干教师的引领下,以先进的理念为支撑,以坚定的信念为动力,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保障,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导学导教”、“跨越式”等教学模式都是教师们践行课改之产物。5、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普遍提升。我县“ 双高双普”、“教育强县”的创建,极大地改善了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信息化办

7、公和多媒体教学技术被教师广泛运用,加快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三、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纵观我县近几年师资队伍建设历程,一方面,为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日益增强,创新能力的迅速提升,学习氛围日趋浓厚、课改成果不断涌现而倍感欣喜;另一方面,也深感教师培训工作在满足教师专业成长个性化需求、教科研的示范引领以及教师研修平台的搭建上还存在的突出问题。1、从宏观上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充分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和课改要求。少数教师仍然对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自我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致使思想落后,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套,创新意识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2、培训形式单一,内容针对性

8、不强。不能满足不同层面教师的个性化需求。3、教师受训后的跟进管理措施不力。特别是对参加国培、省培、市级培训的教师跟进管理措施不足,他们的示范性效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4、幼教师资的培训力度不够。近年来,我县幼儿教育迅速发展,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但师资队伍的素质满足不了岗位、社会及家长的要求。5、培训学习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冲突的矛盾。一方面是参加脱产研修与各校人员较紧张的矛盾;另一方面是受训教师返岗后的教学实践与工作环境及工作平台的矛盾。6、多元化教师研修平台构建滞后,限制了教师自主研修、结对帮扶、区域协同研修的开展。三、目标和措施十八大明确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确立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提

9、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总要求。结合 2013年教育部党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 6号),本着“构建平台,提升引领,促进发展”,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针对我县教师培训工作实际确定如下工作目标:一、 做好训前调研,以需定训,按需施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二、 改革培训模式,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三、 完善教师培训评价体系,提高教师参训的内驱力。四、 搭建多元研修平台,构建教师自主研修路径。五、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10、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六、 强化后拓性跟踪指导,巩固培训效果,确保培训质量全面提升。为保证目标的有效实施,特拟定如下措施:一、认真做好训前调研,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深入农村学校,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找准存在问题,明确培训重点。根据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提高培训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等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增强培训的科学性,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实际需求,服务教师的专业成长。二、积极探索培训模式,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实效。一直以来,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靠行政推动和培训机构推动,忽视了教师参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影响了培训效果,也加大了培训的管理难度。集中培训

11、、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校相对独立的培训形式也制约着培训质量度提高。为此,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尝试“行政推动与自主选择相结合”、“机构推动与自主选择相结合”、 “集中+远程”、“集中+校本”、“远程+校本”、 “集中+远程+校本”等培训模式。采取“现场研修”、“案例讨论与分析”、“专家讲座”、“听课评课”、“课题研究”等培训形式,从而使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轻松高效。 三、科学的培训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师自主参训、产生高效的保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完全靠行政推进不仅制约着教师参训的主动性,直接影响着培训质量的提高。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

12、推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因此,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评价制度势在必行。规定教师在五年一周期任职期间内,除按规定的培训方式(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修校)完成360学时外,同时建立将师德、业务能力、专业素质等方面也纳入教师资格审验内容的评价体系,这样,就会大大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四、加强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实现教师研修平台多元化。结合我县教师研修现状,积极推进教师网上和网下研修相结合,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开展区域间教师网上协同研修,促进教师同行交流,培养网络研修骨干队伍,打造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校整合,推进培训机构与中小学结对帮扶,引进优

13、质培训资源,建立校本研修校良性运行机制。五、创造条件,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意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县将结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针对教师现状,继续完善学校信息技术设备,改善信息技术应用的条件,进行专题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六、完善训后跟踪指导机制,加强训后跟踪指导,巩固培训效果。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旨在领会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创新的学习风尚。所以,为达到培训初衷,使参训教师学有所获,学以所用,训后的跟踪指导尤为重要。为巩固培训效果,由教研师训中心建立确实可行的跟踪指导机制,通过:实行导师制;由学科专家巡回听课、评课,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实践课题研究;指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进行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的问题研究意识。开展网络平台专题研讨,指导教师实践研讨。建构专家引领型学习共同体;实现共赢。评价成果资源化;为教师向专家型转化提供平台等途径,使培训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进而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